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演进逻辑

发布时间:2017-09-28 08:43

  本文关键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演进逻辑


  更多相关文章: 形而上 回到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摘要】: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个特色学科,它对中国现当代意识形态的构筑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随着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兴盛以及马克思思想向西方学界和文化的回归,传统马克思哲学史研究面临着时代挑战。梳理并反思中国马哲史研究的历史逻辑,探究其发展的思想轨迹,无疑会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建构,开拓出一个广阔的空间。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哲学史研究的逻辑进程主要有三条路径:形而上、回到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者分别在不同的时间点上构成马哲史研究的核心议题,因此不可避免地都带有历史的问题和局限。形上追问,是要理论研究重新找回反思精神,回到思想的本真状态,它是伴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一股自上而下的思想解放浪潮而来,旨在消除文化大革命以来极左思想的影响;"回到马克思",试图告别前苏联模式对于马克思理论的意识形态化解读,通过回到马克思的理论原点来重新发现马克思的理论宗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指向未来的当代课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赋予马哲史研究的一个时代问题,也就是说,马克思哲学研究只有回应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诸多挑战,才能继续保持理论的生命力。
【作者单位】: 广西艺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
【关键词】形而上 回到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CZX012)
【分类号】:A811
【正文快照】: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以下简称马哲史)发端于1979年(1),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大潮之中,迄今已历30余年,支持其绵延至今的演进逻辑主要有三条:形而上、回到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此三条演进逻辑形成的脉络和时间各有不同,但都被打上了时代精神的烙印,

本文编号:9348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9348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e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