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性变革

发布时间:2017-09-28 23:30

  本文关键词:论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性变革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历史性 历史生存论


【摘要】:本文通过与旧哲学(西方传统哲学)的比较,从四个层面论证了马克思哲学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个革命l生变革。它们是:理论硬核的攻破、提问方式的转换、解释原则的更新和终极价值的寻求。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社会历史性 历史生存论
【分类号】:B0-0
【正文快照】: 我国哲学界在马克思哲学的总体性质方面经历了认识层次上的跃迁:从物质本体论到实践哲学,持实践观点的学者各有其解释的视角和出发点。可见,马克思哲学所实现的变革仍有待继续研究,以理论地表征马克思哲学与时俱进的开放本性并拓宽其当代发展视域!一、理论硬核的攻破马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福森;生存的关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原则[J];理论探讨;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漆丹;;我国股份公司股东表决权信托的法律效力[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余慧阳;郁琳;;文艺复兴与近代民法理念的孕育[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冯正强;当代国际贸易中非关税壁垒的新体系及其作用机理[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杨金土 ,孟广平 ,严雪怡;对技术、技术型人才和技术教育的再认识(二)[J];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2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俊民;会计师事务所诚信监管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2 马丽娜;科技投资项目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张庆;哈耶克自由经济、社会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4 张正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5 李新曦;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的素质塑造[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6 董耀鹏;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控制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7 崔禄春;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8 侯典明;江泽民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9 张占斌;博彩业与政府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10 王广彬;中国社会保障法制史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祥东;汤斌理学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2 余文华;新社会阶层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影响初探[D];湖南大学;2007年

3 万力;基于产权理论的审计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4 谢晓军;校本课程价值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5 阎占芳;“两个务必”思想与新时期党的执政理念[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陈怡群;上海文化市场管理面临的形势、问题和对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7 张科;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苏丽杰;论爱的教育的价值追求[D];西南大学;2008年

9 郭红明;论马克思的自由观[D];河南大学;2008年

10 孟燕燕;论基于网络文化背景的教师发展[D];河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勾长明;;浅析道德价值及其特征[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0年02期

2 徐岿然;;从大实践的境域看儒家思想——兼论儒、道、墨的异同与互补[J];齐鲁学刊;2010年02期

3 李炳南;;论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机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刘宇兰;;论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性变革[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08期

5 张和平;;论施密特的“马克思的自然观”[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高岸起;;论方法在实践中的作用[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莫伟民;;德里达的解构策略[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8 马英芹;;对实践活动的特征及形式的思考[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2期

9 龚海波;葛小燕;;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客体”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年05期

10 吴宏政;;从实践唯物主义到历史生存论[J];学习与探索;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包敦典;;论管理劳动与价值创造的社会历史性[A];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探析[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秀军;黔东南州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历史性跨越发展[N];贵州民族报;2010年

2 范国民;荣获全国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称号[N];铜仁日报;2008年

3 记者 胡丽丽;市政协《回眸三十年》结集出版[N];临汾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罗小莉;顾明杰到铜仁日报社调研[N];铜仁日报;2008年

5 王冀平;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加强和谐教育[N];中国改革报;2005年

6 田力夫;以实践来检验一切[N];中国远洋报;2004年

7 陈军科;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N];浙江日报;2004年

8 徐冠华(国家科技部部长、中科院院士);当代科技发展六大趋势[N];文汇报;2002年

9 ;体育文化与体育文化人的特征[N];中国体育报;2002年

10 东北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孙雷;略论高技术的负效应[N];光明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关锋;论马克思的实践理性[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陈茂华;理查德·霍夫施塔特的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3 蒋硕亮;国家公务员复合利益均衡激励理论及其运用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茵;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晓丹;试论社会转型与人格重塑的实践本性及其意义[D];贵州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军英;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人文精神及其构建[D];内蒙古大学;2006年

4 赵海涛;社会转型期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基础的强化与转型[D];华侨大学;2005年

5 满泽亮;转型时期集体谈判核心地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6 季国良;民国科学家的人文关怀[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7 罗军;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哲学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曲国俊;生与死的别样思考——论《心灵史》的生死观[D];延边大学;2004年

9 杨合起;论人的需要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D];郑州大学;2003年

10 李巧兰;论社会的历史性——人、自然、价值视野的统一[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9387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9387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2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