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学的社会历史批判——马克思开辟的形而上学批判的独特样式

发布时间:2017-10-03 07:34

  本文关键词:形而上学的社会历史批判——马克思开辟的形而上学批判的独特样式


  更多相关文章: 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的社会历史批判 人的生命的具体性


【摘要】: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是马克思哲学中一个十分重大的课题,这一点在马克思不同时期的著作中有着十分丰富的探讨。马克思对形而上学的批判不同于现当代西方哲学的其他思想家,他试图深入到形而上学的背后,发掘和揭示其在现实生活中得以存在的社会历史根源,试图通过对这种社会历史根源的消解和批判来实现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并由此开辟了形而上学批判的一种独特样式,即"形而上学的社会历史批判"的样式。马克思对形而上学的"社会历史批判",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使人的生命存在摆脱被"抽象化"的命运,从而拯救人的生命的"具体性",因而包含着丰富的人文价值取向。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吉林大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
【关键词】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的社会历史批判 人的生命的具体性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哲学中‘主体性’问题的深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7CZX002
【分类号】:A811
【正文快照】: 一、形而上学批判:马克思哲学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要理解马克思哲学真实的理论性质及其在哲学史上的真实位置,有一个重要课题是不可回避并需要认真予以回答的,那就是马克思哲学与形而上学的关系。这首先是因为形而上学是哲学史上长期占据核心地位的哲学形态,其影响是如此之大,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芮必峰;健全的社会与健全的传播——试论弗洛姆的传播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李家成;论中外教育研究中的“生命”概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汤文曙;马克思历史观的主体视角及其当代价值[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刘荣清;马克思现代理性主义人性观的生成——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吕新萍;从知识、方法多元性看社会工作研究多元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6 陈爱萍;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演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孙显元;;总体社会、主体社会和社会建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高敏;“西方马克思主义”“总体性”思想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启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陈绍山;关于消费的哲学反思[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陶富源;“实践本体论”错在哪里[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泽民;试论实践存在论的美学思考方式[D];复旦大学;2004年

2 何建华;经济正义论[D];复旦大学;2004年

3 赵海峰;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4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5 张希希;论有效的课堂交往[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史耀疆;制度变迁中的中国私营企业家成长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7 陈章乐;社会主义法治化初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8 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9 何玉兴;社会群体沟通平衡问题学理资源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10 赵雪纲;论人权的哲学基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晓敏;马克思与卢卡奇的异化理论之比较[D];吉林大学;2004年

2 于波;儒学与未来科技[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3 李欣;本体论视域中的美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樊育红;当代知识管理观分析[D];苏州大学;2001年

5 王迅;霍克海默的批判理论述评[D];苏州大学;2001年

6 吴燕;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马克思感性世界理论的初步构建[D];黑龙江大学;2001年

7 张彭松;总体性与历史的终极关切——对青年卢卡奇总体性范畴的反思[D];黑龙江大学;2001年

8 岳友熙;人类精神的诺亚方舟[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李文记;论竞技体操的美学特征[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李红专;试论马克思关于人的价值尺度与生产力尺度的思想[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9639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9639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7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