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平等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3 19:22

  本文关键词:邓小平平等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平等 邓小平的平等思想 社会主义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世界多元文化及思想的不断涌入,我国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制度经受着实践的考验和历史的评鉴。平等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价值标准之一,亦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重要目标。如今,在看到中共十八大对其予以高度重视的同时,我们亦应该意识到平等的实现是一个需要我们长期探索的艰难过程。邓小平的平等思想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重要理论和实践经验。因而对邓小平平等思想的深入研究和系统总结,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与发展了我国社会主义理论,还为社会主义平等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本文对邓小平的平等思想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四部分: 第一部分概括了邓小平平等思想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中国传统平等思想、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中的平等观为邓小平的平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理论支撑。 第二部分梳理了邓小平平等思想在不同时期的具体体现,其内容包括新民主主义时期的邓小平平等思想、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的邓小平平等思想和改革开放时期的邓小平平等思想。这部分内容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论述了邓小平平等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主要表现,为后文邓小平平等思想的系统总结提供了历史依据。 第三部分总结了邓小平平等思想的本质内涵和基本特点。从本质内涵看,邓小平平等思想是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有机统一,是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的动态平衡,是手段和目标、过程和结果的具体统一,是平等和效率的有效结合。从基本特点看,邓小平平等思想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灵活运用,是发展观与平等观的具体统一,是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第四部分分析了邓小平平等思想的历史局限和当代价值。一方面,邓小平的平等思想存在着历史局限,,即“先富”带“共富”缺乏制度保障、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平衡发展,以及代际平等和代内平等形成偏差;另一方面,邓小平的平等思想不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平等观,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还在此基础上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研究邓小平的平等思想有利于梳理不同时期邓小平平等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利于归纳总结邓小平平等思想的本质内涵,有利于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关键词】:平等 邓小平的平等思想 社会主义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A849;D61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目录10-13
  • 第1章 导论13-22
  • 1.1 研究背景13-14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4
  • 1.3 文献综述14-18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18-20
  • 1.4.1 研究内容18-19
  • 1.4.2 研究方法19-20
  • 1.5 研究难点和创新之处20-22
  • 第2章 深厚的思想渊源是邓小平平等思想的理论支撑22-37
  • 2.1 中国传统平等思想22-28
  • 2.1.1 中国古代平等思想22-26
  • 2.1.2 中国近代平等思想26-28
  • 2.2 马克思主义平等思想28-32
  • 2.2.1 马克思主义平等思想的选择29-30
  • 2.2.2 马克思主义平等思想的基本内涵30-32
  • 2.3 毛泽东的平等思想32-36
  • 2.3.1 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平等思想32-33
  • 2.3.2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的平等思想33-34
  • 2.3.3 坚持人民民主的平等思想34-35
  • 2.3.4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化平等思想35
  • 2.3.5 以独立自主为原则的平等外交思想35-36
  • 2.4 小结36-37
  • 第3章 邓小平平等思想在不同时期的具体体现37-62
  • 3.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邓小平的平等思想37-42
  • 3.1.1 在巩固经济战线过程中的平等思想37-40
  • 3.1.2 在加强战时政治建设进程中的平等思想40-42
  • 3.2 建国初到改革开放前邓小平的平等思想42-48
  • 3.2.1 在逐步实现土地所有制进程中的平等思想43-44
  • 3.2.2 在生产建设困难时期的平等思想44-45
  • 3.2.3 在维护各个政治关系过程中的平等思想45-47
  • 3.2.4 在文化教育整顿进程中的平等思想47-48
  • 3.3 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的平等思想48-61
  • 3.3.1 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完善市场经济:经济平等思想48-52
  • 3.3.2 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政治平等思想52-54
  • 3.3.3 以物质文明为基础的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平等思想54-56
  • 3.3.4 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平等思想56-58
  • 3.3.5 建立国际新秩序:国际平等思想58-61
  • 3.4 小结61-62
  • 第4章 邓小平平等思想的本质内涵和理论特色62-68
  • 4.1 邓小平平等思想的本质内涵和理论特色62-65
  • 4.1.1 是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有机统一62-63
  • 4.1.2 是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的动态平衡63
  • 4.1.3 是手段和目标、过程和结果的有机统一63-64
  • 4.1.4 是平等和效率的有效结合64-65
  • 4.2 邓小平平等思想的基本特点65-67
  • 4.2.1 邓小平平等思想是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65
  • 4.2.2 邓小平平等思想是发展观与平等观的具体统一65-66
  • 4.2.3 邓小平平等思想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灵活运用66-67
  • 4.3 小结67-68
  • 第5章 邓小平平等思想的历史局限和当代价值68-73
  • 5.1 邓小平平等思想的历史局限68-70
  • 5.1.1 “先富”带“共富”缺乏制度保障68
  • 5.1.2 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平衡发展68-69
  • 5.1.3 代际平等和代内平等形成偏差69-70
  • 5.2 邓小平平等思想的当代价值70-72
  • 5.2.1 对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继承和发展70-71
  • 5.2.2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完善71
  • 5.2.3 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指导71-72
  • 5.3 小结72-73
  • 结论与展望73-74
  • 1、结论73
  • 2、展望73-74
  • 参考文献74-79
  • 致谢79-8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80-8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立显;论社会公正、平等与效率[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2 罗婧文;徐安兴;;论邓小平平等观的特征及实现途径[J];成功(教育);2008年12期

3 杨军;;在思想斗争中实现理论创新——再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7年04期

4 粟丹;;毛泽东与邓小平的平等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5 李仕平;;邓小平人权思想探析[J];改革与开放;2012年20期

6 龙平平;;邓小平的历史贡献和深化邓小平理论研究的重点问题[J];党的文献;2013年01期

7 胡岳岷;;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皇冠上的明珠——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一种解说[J];当代经济研究;2014年08期

8 莱斯利·A.雅各布;刘宏斌;方秋明;;追求平等机会:平等主义的正义理论与实践[J];国外理论动态;2013年08期

9 薛锋;;论中国古代平等思想的两次发展高潮[J];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12期

10 史云贵;;公平正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价值基础——兼论公平与自由、平等价值的相关性[J];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本文编号:9662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9662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6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