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正义理论视域下当代中国正义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5 16:22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正义理论视域下当代中国正义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正义理论 中国正义问题 经济发展 社会发展 人的发展


【摘要】:正义是人类追求的价值理想,也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在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健全的今天,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与过快的经济发展相比,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社会问题逐渐凸显,正义问题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研究。深入挖掘马克思文本中的正义思想,寻求其对解决中国正义问题的指导,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梳理和解读马克思的经典文本,厘清了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形成过程,发掘其正义理论的精髓。马克思正义理论经历了年轻时期的通过自由主义正义理论来批判普鲁士政府的非正义,到对自由主义正义理论自身的分析与批判,最后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通过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非正义从反面构建了正义理论。马克思理论认为,正义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与生产力相关,是阶级社会特有的产物,并且随着它所存在的社会历史环境的变化对现实提出不同的时代要求。以此为基础,本文将马克思正义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现实问题结合,探讨了在当前的社会中存在的正义问题以及如何运用马克思正义理论来促进社会正义的实现。这对于缓解社会矛盾,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正义建设有重要作用。马克思正义理论与中国社会实践的结合,既是理论发展的现实需要,又为中国社会正义问题得以解决提供必须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马克思正义理论 中国正义问题 经济发展 社会发展 人的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A811;D6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导论7-12
  •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7-8
  • 研究现状8-10
  •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10-11
  • 创新性与不足11-12
  • 第一章 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形成过程及内在意蕴12-25
  • 1.1 马克思正义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及理论来源12-16
  • 1.1.1 正义及相关概念12
  • 1.1.2 马克思正义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12-13
  • 1.1.3 马克思正义理论的理论渊源13-16
  • 1.2 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发展过程16-22
  • 1.2.1 正义的追寻与困惑——青年时期的探索16-17
  • 1.2.2 正义出路的探索——自由主义正义理论批判17-19
  • 1.2.3 正义理论的新视角——历史唯物主义正义理论构建19-22
  • 1.3 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内在意蕴22-25
  • 1.3.1 正义的实质:实现利益关系的反映22
  • 1.3.2 正义的核心:分配正义22-23
  • 1.3.3 正义的旨归: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23-25
  • 第二章 当代中国社会存在的正义问题25-33
  • 2.1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25-28
  • 2.1.1 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25-26
  • 2.1.2 收入差距日益扩大26-28
  • 2.2 社会发展相对滞后28-30
  • 2.2.1 社会发展的制度性缺陷28-29
  • 2.2.2 公共服务差异显著存在29-30
  • 2.3 个体发展机会不均等30-33
  • 2.3.1 个体发展的起点差异30-31
  • 2.3.2 教育及就业的差异31-33
  • 第三章 马克思正义理论对中国正义发展的启迪33-43
  • 3.1 经济发展是正义实现的基础33-37
  • 3.1.1 以经济发展为核心,奠定正义实现的物质基础33-35
  • 3.1.2 完善现有分配制度,实现发展成果的合理共享35-37
  • 3.2 社会建设是正义实现的条件37-39
  • 3.2.1 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37-38
  • 3.2.2 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38-39
  • 3.3 人的发展是正义实现的关键39-43
  • 3.3.1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39-41
  • 3.3.2 实现教育的公平和平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解放41-43
  • 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7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47-48
  • 致谢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大志;《正义论》之后的罗尔斯[J];哲学动态;2000年10期

2 蔡杨凌潇;;简论古希腊早期的正义观[J];法制与社会;2009年04期

3 杨茜;;“正义”语境下的社会契约论[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何俊武;;政治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之维[J];求索;2006年09期

5 李红亮;郑冬梅;;从“处女嫖娼案”谈正义对法律的重要性[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9年03期

6 梁金霞;;略论正义是道德教育的核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2期

7 倪勇;;马克思主义正义观及其当代走向[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04期

8 葛涵;;《理想国》中的正义观[J];南方论刊;2009年04期

9 林进平,徐俊忠;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正义观——兼谈马克思何以拒斥、批判正义[J];学术研究;2005年07期

10 唐柳;;论法与正义的关系[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宝才;马菊霞;;中国传统正义观[A];中国宝鸡张载关学与东亚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周远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义观的现实选择[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3 杨芳;;公共政策中的公共理性[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廖申白;;正义、和平善治与公共理性(提纲)[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李建森;;价值预设与叙述技术:罗尔斯“一般正义观”解读[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6 姚大志;;何谓正义: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和其他[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7 李承锋;陈建平;;明清传奇中林冲形象的文化意蕴[A];水浒争鸣(第九辑)——2006年全国《水浒》与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朱富强;;两类立法原则之评述:法理的基础[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9 印大双;;论法哲学视野下的司法审判[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10 刘中新;;在防雷执法处罚中如何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权[A];2006年湖北省气象学会学术年会暨湖北省第一届防雷论坛学术论文详细文摘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美]卡琳·罗马诺 王雪 编译;阿玛蒂亚·森:改变思考“正义”的方向[N];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吴平;正义比太阳还要光辉[N];检察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李磊;塔顶的慈善[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4 郭大勇;“专业审判”不能违反自然正义[N];中国商报;2011年

5 唐汉思(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呼之未出的正义[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6 大谷实;日本对付重大凶恶犯罪的刑事立法动态[N];法制日报;2004年

7 张恒山;制度正义的当代诠释[N];学习时报;2006年

8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社会学院 姚大志;当代西方正义理论透视[N];社会科学报;2008年

9 王彬;秩序与自由[N];法制日报;2003年

10 张铁薇;侵权法价值目标的变迁[N];光明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勇(邓曦泽);王霸:正义与秩序[D];武汉大学;2007年

2 曹海军;文本与语境:罗尔斯正义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涂良川;论马克思的正义观[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文东;当代中国发展语境中的正义共识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5 杨晓畅;多元社会的正义事业[D];吉林大学;2011年

6 钟英法;罗尔斯公共理性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7 宿晓;国际正义与全球正义辨[D];吉林大学;2006年

8 张洪高;从仁爱到正义:中国道德教育核心价值的转变[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赵亚琼;罗尔斯政治哲学中的理性(reasonableness)观念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10 李丹;作为政治建构的公共理性[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远航;中国共产党的正义观及其理性基础[D];长春工业大学;2011年

2 陈传军;从乡村的纠纷解决看乡土正义[D];重庆大学;2012年

3 张笑扬;正义尺度的想象—南茜·弗雷泽的正义观解析[D];中共广东省委党校;2012年

4 马新霞;马克思的正义观在当代中国的实践困境与出路[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5 任童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义观初探[D];吉林大学;2013年

6 李倩;巴利的公道正义观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7 王蓓;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D];吉林大学;2014年

8 薄珏;马克思正义理论视域下当代中国正义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9 孙鹏;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社会正义概念的本质特征和主要内容[D];西北大学;2010年

10 代小婉;弗雷泽的正义观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777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9777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5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