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梦与群众路线的内在联系

发布时间:2017-10-07 03:23

  本文关键词:论中国梦与群众路线的内在联系


  更多相关文章: 群众路线 中国梦 中国共产党


【摘要】:本文认为,中国梦发展战略与党的群众路线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实现中国梦必须要走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坚持走群众路线,其重要的目标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一、中国梦的内涵和群众路线的本质要求相一致;二、中国梦的实现目标与群众路线的价值追求相一致;三、中国梦的实现主体决定了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四、中国梦实现是群众路线提出的直接动因;五、中国梦的最终实现需要党以创新的精神贯彻群众路线。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群众路线 中国梦 中国共产党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梦研究”(项目批准号:13@zh02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252
【正文快照】: 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做了两件重要的事情:一是提出实现中国梦的理念,二是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笔者以为,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实现中国梦必须要走群众路线;坚持走群众路线,其重要的目标就是实现中国梦。本文试对这个问题作一番探析。一、中国梦的内涵和群众路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景元,胡红玉;优才成长离不开自我教育——试析周恩来成才与他的自我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2 黄伟;;民族区域自治:实现民族平等的制度保证[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秦立海;雅尔塔协定、中苏条约与重庆谈判[J];安徽史学;2004年06期

4 翟彦;;传统农业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价值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5 常林彬;促进科技进步 保持党的先进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6 文敏;李小芳;;试析周恩来经济建设的和谐思想[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4期

7 李颖;陈独秀大革命时期错误定性表述问题辨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高盛源;余波;;大革命时期党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启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9期

9 陈答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视阈中的抗日战争[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金林祥;;深入开展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研究与实践[J];爱满天下;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雪华;;改革开放30年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2 陈信琼;;新四军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A];铁军精神研究——新四军成立70周年纪念文集[C];2007年

3 李敦送;;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其现实意义[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傅伯言;曾丽雅;;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胡克夫;;试论新中国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和防疫体系的创立与发展[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张新华;;《论十大关系》的文本解读及相关文献的比较研究[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吴敏先;曹冬梅;;论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正确抉择和设想[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刘仓;;建国后毛泽东的科技战略思想研究[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张颖;;毛泽东与建国之初的中英建交谈判[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孟庆春;;张学良抗日主张与行动中几个关节点评析[A];江桥抗战及近代中日关系研究(下)[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慧勇;周恩来与“文革”后期中央行政体制的重新整合[D];南开大学;2010年

2 陈东;国民政府江西第五次剿共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3 于文善;抗战时期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文玉;周恩来的人民观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王明;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唐政;新中国建立以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历程及经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根寿;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8 郭艳文;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U,

本文编号:9866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9866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9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