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化逻辑”还是“资本逻辑”——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资本论》
本文关键词:“异化逻辑”还是“资本逻辑”——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资本论》
更多相关文章: 异化逻辑 资本逻辑 人道主义 科学抽象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资本论》
【摘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开始了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但这时马克思的批判逻辑是以"异化劳动"为核心的"异化逻辑",这一逻辑还是一种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人道主义",还缺乏对资本主义深刻、全面的经济与历史分析。到了《资本论》时期,马克思的批判逻辑转变成了以"拜物教"为核心的"资本逻辑"。资本逻辑作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科学抽象",比异化逻辑更客观、更理性,借助于它,马克思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与其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深刻解剖和批判。从《手稿》到《资本论》,马克思并未用"资本逻辑"否定"异化逻辑",而是实现了从异化逻辑到资本逻辑的"合理推进"。异化逻辑只有发展到资本逻辑才能获得其全部意义,而资本逻辑也只有借助异化逻辑才能完成其历史使命。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 异化逻辑 资本逻辑 人道主义 科学抽象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资本论》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资本论》哲学思想的当代阐释”(12&ZD10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资本与自由:马克思政治哲学研究”(14BZX02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资本论》的政治哲学解读”(13YJA72000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A811;B03
【正文快照】: 在以阿尔都塞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那里,异化现象只是马克思青年黑格尔时期的残余,标志着马克思尚未成功摆脱哲学话语而走向“唯物主义”。实际上,不管在马克思哪个时期的著作中,“从多维视角出发把‘劳动’理解为‘异化劳动’是理解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关键所在”。1所以,在成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郗戈;;从资本逻辑看现代性逻辑的生成与发展[J];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01期
2 李谧;唐伟;;风险社会渊薮的资本逻辑考察[J];理论与改革;2010年02期
3 高云涌;;资本逻辑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三重内涵[J];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4 郗戈;;资本逻辑与理性的自我分裂[J];现代哲学;2010年06期
5 白刚;付秀荣;;作为资本逻辑批判的历史唯物主义[J];求是学刊;2011年06期
6 姜家生;刘庆丰;;资本逻辑与马克思共产主义价值观的起源[J];学术界;2012年03期
7 程广丽;余达淮;;资本的道德之维:一个历史现象学检视[J];北方论丛;2013年01期
8 张明之;;马克思的资本逻辑批判与人的自由出路[J];学海;2014年01期
9 白刚;吕鹏;;“超越”资本逻辑的四条道路——兼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价值[J];南京社会科学;2013年12期
10 王南n\;;全球化时代生存逻辑与资本逻辑的博弈[J];哲学研究;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常晶;;马克思哲学视阈中的资本逻辑[A];中国第四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理论构建、实践构建与人的发展经济学的大众化网络化论文集[C];2012年
2 鲁品越;;唯物史观·资本逻辑·金融风暴[A];马克思主义 中国探索与当代价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9年
3 黄锡富;;论资本逻辑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A];中国第四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理论构建、实践构建与人的发展经济学的大众化网络化论文集[C];2012年
4 陈虎腾;;论现代性危机与文化哲学的救赎意义[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5 白刚;吕鹏;;超越资本的逻辑——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现代化之路[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第一辑)[C];2010年
6 张有奎;;资本逻辑与虚无主义的内在关系探析[A];“虚无主义、形而上学与资本的逻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亮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资本逻辑批判: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入现实的路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石磊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从资本逻辑看中国社会变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皇甫世俊;兴麟事件背后的资本逻辑[N];银川晚报;2014年
4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郭静;生态文明建设需超越资本逻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5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 王伟光;在超越资本逻辑的进程中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6 唐铭;“千鼠一面”:动漫形象变迁背后的资本逻辑[N];文汇报;2014年
7 乐水;“官煤勾结”如何一刀两断[N];东方早报;2005年
8 仰海峰;消费社会与资本逻辑[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9 吉林大学 吴宏政;启蒙移植时代的终结[N];社会科学报;2006年
10 孙亮 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历史唯物主义对“中国问题”的三重建构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振东;被资本操控的需要[D];吉林大学;2016年
2 王欢;超越资本逻辑与符号逻辑[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吴立忠;当代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与运行机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马强强;马克思哲学的生态内蕴[D];吉林大学;2015年
5 徐国超;权力的眼睛[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朝霞;当代中国资本逻辑观之反思[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孙W,
本文编号:9889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988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