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执政合法性模式的转换:现状与前瞻
本文关键词:中共执政合法性模式的转换:现状与前瞻
更多相关文章: 意识形态合法性模式 经济绩效合法性模式 法理型合法性模式
【摘要】:中共执政的合法性资源表现出明显的动态性特征。在"毛泽东时代"和"邓小平时代",分别形成了以意识形态资源为主导的合法性模式和以经济绩效资源为中轴的合法性模式。新时期,受制于经济不增长、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等因素的制约,经济绩效合法性模式面临着困局。伴随着经济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从经济绩效合法性模式转向构建法理型合法性模式,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具有现实可行性。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
【关键词】: 意识形态合法性模式 经济绩效合法性模式 法理型合法性模式
【分类号】:D25
【正文快照】: “合法性是指政治系统使人们产生和坚持现存政治制度是社会的最适宜制度之信仰的能力。”①而合法性资源是指那些可以证明政治系统统治合法性的有形的物质利益或无形的价值符号。毫无疑问,任何一个既定的政治系统都必须拥有一定的合法性资源,这是政治系统有效运行的重要政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健;合法性与中国政治[J];战略与管理;2000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包亚军;苏共丧失合法性的意识形态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王立新;人民利益代表的蜕变——苏联共产党在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上的教训与启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崔金云;;合法性与政府权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4 周旺生;论作为支配性力量的权力资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王洪波;;社群主义思想的历史探究和思考[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6 梁波;当代中国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对政治发展的影响[J];北方论丛;2005年05期
7 漆思;现代性发展理念的内部陷阱[J];长白学刊;2004年06期
8 胡楠;林纸一体化与投资多元化(在“中国林纸一体化投资与发展论坛”讲话的修改稿)[J];中华纸业;2003年02期
9 刘明;;社会变迁中的政治信仰认同[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10 李兵弟;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政治发展(续)[J];城市发展研究;2000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波;南昌市新生活运动研究(1934-1935)[D];复旦大学;2003年
2 张志军;当代中国领导干部管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赵爽;教育政策合法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新力;现代化进程中党的领导制度与执政方式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5 马峰成;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6 冯玉军;当代俄罗斯对外政策决策机制研究[D];外交学院;2001年
7 卢凌宇;论冷战后挑战主权的理论思潮[D];外交学院;2002年
8 王磊;建设有中国特色党政关系的理论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9 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10 刘永艳;转型期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静;当前中国共产党政治合法性模式的趋向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2 韩灵;地缘政治与俄罗斯外交[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刘月楚;罪刑法定的程序性要素[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孙丰云;普遍伦理的可能性研究——走向全球意识伦理[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5 王国栋;公共政策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6 杨山鸽;当代中国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与中国的政治发展[D];河南大学;2002年
7 朴林;论民众基础与执政党的建设[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8 王东明;建国初期中共政权合法性问题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武树霞;论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主权建构[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王建华;大学中介性组织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9906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990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