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众心理分析视角的网络谣言治理
本文关键词:受众心理分析视角的网络谣言治理
【摘要】:网络受众是网络谣言传播的主体,其不同的心理状态推动了网络谣言的生成与传播。网络受众的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泄愤心理、从众心理、窥私心理、投射心理以及选择心理等多种复杂的心理状态。这些心理状态的成因在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不健全、政府公信力低以及受众理性精神不足。唯有通过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健全网络法治监管,建立信息发布机制,建立辟谣中介组织以及加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等途径,才能培育成熟的网络受众心理,从而提升网络谣言治理的成效。
【作者单位】: 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关键词】: 网络谣言 网络受众 受众心理
【分类号】:G206
【正文快照】: 网络谣言治理是当今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理论界着力研究的重点、难点问题。目前,我国理论界关于网络谣言治理的研究,多从政治学、管理学、教育学等角度进行,而从网络受众心理分析的角度来探究网络谣言治理现实路径的成果尚不多见。从传媒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网络受众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勇;利用人际吸引因素 解决新生的交往心理障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2 李晓东;大学生择业中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其调适[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3 任其平;;梦的本质的心理学解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丁俊武,周志俊;教练员威信的维护与发展[J];安徽体育科技;2001年04期
5 曹荣誉;问题解决策略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邓雪梅,傅世侠,邵全辉,孙雍君,罗玲玲;科技团体创造力中的认知风格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7 王艳军;报刊编辑工作者的职业心理冲突及解决途径[J];编辑之友;2005年01期
8 衡靖,张红峻;浅论学生管理中的四种激励因素及其运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9 王晶晶,贾晓明;大学生异性交往与性别角色认知[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10 李林会;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探究[J];保山师专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磊;路由;;成功动漫作品蕴涵的心理因素分析[A];Proceedings of the 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Volume 1/2)[C];2007年
2 张建华;张可;张藏云;;独立学院大学生危机干预策略的探讨[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3 毛荣建;;视障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朴顺天;心神理论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2年
2 方明;缄默知识面面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延俊荣;给予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张军;企业成长的系统控制论[D];四川大学;2003年
5 宋其争;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马宪春;学习技术系统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孔德生;高校在校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程洁;新数字媒介发展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9 李小诺;论拱形结构[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10 吕天奇;公司法人制度新论[D];四川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平;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2 石海燕;生物节律与立定跳远成绩的关系[D];苏州大学;2001年
3 罗正学;陆军学院学员军事职业资格人格特征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4 曾成义;大学生焦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孙晓敏;心脑关系的哲学探讨[D];西北大学;2001年
6 韦晓;汉语“人格”与“性格”的内隐概念及其心理结构的本土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郑礼光;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8 晏海珍;《吕氏春秋》“人欲”与“用人”心理思想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朱霞;通信兵职业心理适宜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10 徐颖哲;小学生在与同学冲突情境下应对方式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祖迎;;网络监督中应处理好的四对关系[J];中州学刊;2011年04期
2 樊如霞;徐舒柯;;网络媒介对档案信息传播的影响与服务策略[J];档案学通讯;2011年05期
3 孟琳娜;;浅析中国网络媒体的公信力[J];记者摇篮;2011年07期
4 金艳阳;;网络时代受众的角色逆转[J];新闻爱好者;2011年12期
5 张国斌;;论网媒把关人的自我把关意识[J];新闻爱好者;2011年14期
6 陈英;;从网络谈新闻传播的新发展[J];新闻窗;2011年03期
7 苏宏元;段润;;网络新闻首页的版面特征探析[J];中国出版;2011年14期
8 蒋忠波;邓若伊;;网络议程设置的实证研究——以提升网络舆论引导力为视阈[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03期
9 张力;;网络新闻编辑创新策略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6期
10 严卫宏;;电视娱乐节目的网络传播特点分析[J];今传媒;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董年初;熊艳红;范洁;关字奇;;关于电台电视台发展网络广播电视的几点思考[A];2009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技术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 涛;网络受众需积极引导[N];中华新闻报;2004年
2 闵大洪;从网络谣言到网络假新闻[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3 李雪昆;奥运网络受众突破一亿[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4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万宇;网络时代的心电图[N];社会科学报;2003年
5 方德运 孟金芝;网络专题内部结构安排与版式设计探讨[N];中华新闻报;2007年
6 万宇(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网络时代的心电图[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7 姚秉成;传播心理学在网络传播中的应用[N];吉林日报;2009年
8 王佳;“体制外”名嘴,很犀利![N];中国经营报;2010年
9 闵大洪;从“盖茨被暗杀”看网络假新闻[N];人民日报;2003年
10 陈刚;质疑网络评选调查[N];中华新闻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彦婷;美剧在中国的网络受众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申雪凤;网络受众反馈运用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
3 左玮娜;网络谣言传播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6年
4 姜姝;网络受众心理及其接受行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秦璐;网络舆情引导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赵伟光;当前国内SNS网站的经营模式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7 白茹;网络假新闻的生成与防范[D];山西大学;2012年
8 樊茜;中国婚恋网站受众心理初探[D];西北大学;2011年
9 宛婧;网络问政初探[D];广西大学;2011年
10 王婧;微博直播的传播模式及应用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289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1028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