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政府公信力探讨
发布时间:2017-10-16 12:09
本文关键词:网络时代政府公信力探讨
【摘要】:网络时代的背景下,信息广泛、快速地传播,民众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一跃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体,网络平台为民众提供了平等的话语权,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的方式,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使网民们在网上自由地发表看法和表达意见,对其所关心的和涉及到社会公共利益的热点事件持续关注和跟进,直到事情得到有效地解决,一旦政府不能及时地、正确地处理,政府的公信力必然会受到公众的质疑。从“表哥”到“房叔”、“房婶”,再到最近频频曝光的官员艳照事件,网络的政治改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内容和方式,大大地拓宽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有效途径,网民们参政议政的热情空前高涨,其网络参政议政的意识不断提高,大大推动了我国民主化的进程,网络问政已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由于政府相对落后的运作和服务模式,地方政府公信力的缺失在网络舆情下被放大,再加上一些官员道德上的失范和社会公众对政府的认知偏差,现阶段我国政府公信力有呈下降的趋势,网络社会的虚拟性使政府公信力的提升面临着诸多挑战。政府公信力是社会主义信用体系的基础,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建设民主法治政府的重要标示,一旦政府失信,必然会影响到政府的权威性和合法性,党的执政基础也会大大地被削弱。政府如何适应网络社会的新变化,正确认识和引导好网络舆论方向,对于推进政府廉政效能建设和提升政府公信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网络时代下,我国政府公信力的现状和下降的原因,并结合当前发生的一些群体性事件,从理论视角和现实视角去分析和探讨我国政府公信力所存在的问题。目前学界对政府公信力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西方学者对此论题的研究也不多,且缺乏实证研究。探讨我国政府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如何通过体制改革、职能转变以及政务公开等完善自身的措施来积极应对网络时代的新形势,对提升政府的公信力有很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网络时代 公共服务 虚拟政府 政府公信力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30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5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9-10
- (一) 研究的背景9
-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9-10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0-13
- (一) 国外相关研究状况10-12
- (二) 国内相关研究状况12-13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13-14
- (一) 研究的基本思路13-14
- (二) 研究的主要方法14
- 四、本文可能的创新点14-15
- 第二章 网络时代政府公信力的理论分析15-19
- 一、基本概念15
- 二、政府公信力的理论基础及其评价维度15-19
- (一) 政府公信力的理论来源15-17
- (二) 政府公信力评价的二重维度17-19
- 第三章 网络信息传播对影响政府公信力的影响19-27
- 一、网络时代信息的传播特征19-21
- (一) 开放性19
- (二) 即时性19-20
- (三) 交互性20
- (四) 多元性20-21
- 二、网络时代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机遇21-23
- (一) 加快政府职能转换,提高行政效率21
- (二) 有利于网络舆论监督,反腐倡廉21-22
- (三) 促进政府政务公开,提高透明度22-23
- (四) 有利于公众参政议政,实现民主权利23
- 三、网络时代给政府公信力的带来的挑战23-27
- (一) 网络舆论的“难控性”对政府公信力的冲击和消极影响23-24
- (二) 网络舆论的“群体极化”效应对政府公信力的冲击和消极影响24-25
- (三) 网络舆论的“沉默的螺旋”效应对政府公信力的冲击和消极影响25-27
- 第四章 网络时代提升政府公信力的迫切性27-34
- 一、我国政府公信力的发展历程27-28
- 二、传统行政管理模式对政府公信力的负面影响28-30
- (一) 行政机构设置不合理28-29
- (二) 政务欠缺公开29
- (三) 行政职能转变不到位29-30
- 三、公众对政府公信力的期待30-32
- (一) 政府必然是依法行政的政府30
- (二) 有公信力的政府必然是透明的政府30-31
- (三) 政府必然是“以民为本”的服务型政府31
- (四) 政府必然是负责任的政府31-32
- 四、网络时代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义32-34
- (一) 提升政府公信力,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32
- (二) 提高政府公信力,有利于维护政府的权威性和合法性32-33
- (三) 提高政府公信力,有利于人民参政议政,实现对公权力的监督33-34
- 第五章 网络时代我国政府公信力的现状和下降原因分析34-39
- 一、网络时代我国政府公信力的现状34-36
- (一) 政府或官员的“行为不当”,导致网民对政府的信任度下降34-35
- (二) 政府政务缺乏透明度,导致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降低35
- (三) 政府处理危机能力不足,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35-36
- 二、网络时代我国政府公信力下降的原因分析36-39
- (一) 官员腐败现象愈演愈烈,是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的直接原因36-37
- (二) 政府职能转变相对滞后37
- (三) 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和不平衡37-38
- (四) 电子政务建设滞后,政务欠缺公开38-39
- 第六章 网络时代提高我国政府公信力对策研究39-47
- 一、加强反腐倡廉,提高政府公信力39
- (一) 要加强反腐首先进行政治体制改革39
- (二) 改革官员政绩“GDP”至上的考核体系,实行综合评价考核39
- (三) 政府决策要科学化、民主化39
- 二、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39-40
- (一) 实行政企分开39-40
- (二) 要让政府的职能回归到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上来40
- 三、探求公共产品的供给多样化模式40-41
- (一) 完善公共产品政府供给机制40
- (二) 引入公共产品供给市场竞争机制40-41
- (三) 引入NGO供给机制方面也是非常有必要41
- 四、积极推行电子政务促进政务公开41-42
- (一) 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首先要转变传统观念41-42
- (二) 要完善政务数据库,整合政务信息资源42
- (三) 建立健全电子政务的相关法律体系42
- 五、构建虚拟政府,增强政府应对危机能力42-47
- (一) 虚拟政府的概念和发展趋势42-43
- (二) 构建虚拟政府对提升政府公信力的积极作用43-44
- (三) 虚拟政府提升政府公信力的主要路径44-47
- 结语与讨论47-48
- 一、结语47
- 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47-48
- 参考文献48-5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51-52
- 致谢52-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玲玲;;规范政府行为 提高政府公信力[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3期
2 杨金文;;论政务公开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0年02期
3 方步安;;转变政府职能 规范政府行为[J];蚌埠党校学报;2003年04期
4 占学识;政治文明视域中责任政府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5 张翠莲;;集体决策制度与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6 李淑兰,陈莹;论互联网受众发展趋势[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7 邹东升;地方政府行政诚信检视:传统、失范与重构[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08期
8 范芸芸;毕莹;;浅谈“全民记者”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J];科技信息;2010年16期
9 张子建;;浅谈增强政府公信力[J];理论导刊;2007年02期
10 吴威威;良好的公信力:责任政府的必然追求[J];兰州学刊;2003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茜;公共物品供给机制与政府定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425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1042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