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三生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7 03:19
本文关键词:高校三生教育研究
【摘要】: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时期。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极大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增强了国民的改革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创新精神,同时也对人们的社会价值取向带来极大冲击,这种价值取向的演变也折射到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当中。当今的学生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有着极强的表现欲和参与欲,并且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认知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伴随着物质文化的繁荣,当代大学生却出现了信仰危机、道德淡漠等问题,如考试舞弊,助学贷款逾期不还,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只讲权利不理义务,只讲个人而不顾集体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既有内在原因,也有外在原因,但从学校教育角度看,它们却凸显了学校道德教育的缺失。高等学校能否培养出大批合格的人才,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进程和在二十一世纪竞争中能否取胜。 道德教育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由于其内容的丰富性、特殊性以及教育对象的复杂性。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以实践为指向,以改进和创新道德教育为动力,同时结合当下最新的教育理念“三生教育”,让我们共同认识和贯通生命、生存和生活这个人生的重大课题,以通过德育的力量。建立德育实践共同体,联合引导学生的“三生”发展成为必然。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也就是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标过程,“三生教育”的理念也是又一次的德育创新,也是当今形式“三生教育”主题下德育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生教育”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取向应当是、必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将“三生教育”引入大学生的主体生活,运用生命、生存、生活的教育与理想政治教育想结合,为今后的德育创造更广的平台。
【关键词】:高校 三生教育 德育
【学位授予单位】:中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17
- 1.1 选题目的和研究意义10-13
- 1.1.1 选题目的11-12
- 1.1.2 研究意义12-13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13-16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3-14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4-15
- 1.2.3 研究不足15-16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6-17
- 1.3.1 研究内容16
- 1.3.2 研究方法16-17
- 2 三生教育的内涵及意义17-23
- 2.1 三生教育的内涵17-18
- 2.2 三生教育的相互关系18-19
- 2.3 三生教育与高校德育的关系19-20
- 2.3.1 德育是培养三生教育的方法19
- 2.3.2 德育是实践三生教育的目的19-20
- 2.4 践行三生教育的意义20-23
- 2.4.1 有效指导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21
- 2.4.2 有助于高校学生健康快乐成长21-22
- 2.4.3 不断强化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22
- 2.4.4 不断提升高校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22-23
- 3 三生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3-27
- 3.1 三生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缺乏应有地位23-24
- 3.2 不能整体性构建三生教育24-25
- 3.3 三生教育的内容调试不够25-27
- 4 将三生教育纳入高校德育的必要性27-34
- 4.1 高校德育环境变化的形式及要求27-29
- 4.1.1 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要求不断更新德育内容27-28
- 4.1.2 学生社会经历多样化要求不断改进德育方法28
- 4.1.3 不协调教育要求多方培育协调育人氛围28-29
- 4.2 高校德育对象特点变化的要求29-31
- 4.2.1 学生自我意识强,责任意识弱30
- 4.2.2 学生道德理念多元,价值取向不成熟30-31
- 4.2.3 学生社会理念强,实践能力弱31
- 4.3 西方现代德育模式借鉴31-34
- 4.3.1 强调学生自我主体性31-32
- 4.3.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2
- 4.3.3 强调把德育生活化32-34
- 5 丰富和充实高校三生教育34-47
- 5.1 多维度多路径整合三生教育资源34-38
- 5.1.1 全面构建三生教育理念体系34-35
- 5.1.2 创建多维度的三生教育体系35-37
- 5.1.3 调动多方力量形成三生教育合力37-38
- 5.2 创新三生教育主题下高校德育理念38-41
- 5.2.1 树立以人为本的高校德育理念39-40
- 5.2.2 用主体间性哲学理念反思高校德育40-41
- 5.3 探索三生教育主题下高校德育方法41-42
- 5.3.1 以自我教育和指导教育相结合41
- 5.3.2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41-42
- 5.4 丰富三生教育主题下高校德育内容42-46
- 5.4.1 用一元主导和多元吸收构建德育内容42-43
- 5.4.2 丰富三生教育内容43-46
- 5.5 完善三生教育主题下高校德育评价体系46-47
- 结束语47-48
- 参考文献48-50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50-51
- 致谢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郭志新;;关于构筑新型高校德育教育模式的思考[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简华春;;转型时期高校德育模式创新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6年09期
3 谢文娟;;大学生体验式生命教育模式的构建及运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期
4 张道理;刘莹;;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校德育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年07期
5 周颖;;高校德育教育问题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10期
6 范方仕;罗娅;;体验式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教育与职业;2013年08期
7 刘双;试析当前高校德育面临的复杂形势[J];学术界;2005年01期
8 范树成;李海;;当代西方国家德育模式与方法的人本化趋势[J];外国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本文编号:11016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1101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