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利益表达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利益表达机制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民主法治观念深入人心,随着农村教师对自身切实利益的关注不断增强,农村教师维权意识也就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相对于其他农村教师而言,农村中学体育教师面临的利益表达困境依然不容乐观。保障好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切实利益不仅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师自身的工作状态和职业认同感,也同样影响到农村体育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和学校体育发展的整体水平。因此,关注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利益表达困境,维护好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切身利益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利益表达机制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为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利益表达机制的构建提出了一些建议。论文主要从以下六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为前言,主要从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从有关利益表达、利益表达机制和教师利益表达机制三方面的文献资料进行综述,旨在为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利益表达机制的研究理清思路并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文献材料;对核心概念(利益表达、利益表达机制和体育教师利益表达机制)进行了界定,并介绍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第二部分为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阐述。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在完成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利益表达机制相关问题研究的设计与效度检验的基础上,制定好了调查问卷的内容,并从湖南省浏阳市46所农村中学中随机抽取18所学校共51名体育教师做为调查对象。第三部分为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利益表达的调查结果与分析。首先,主要从教师利益表达机制内涵、构成及作用对教师利益表达机制进行了深层次的理论分析;其次,从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自身、利益表达客体、利益表达方式和利益表达渠道对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利益表达进行了考察,了解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存在的利益表达困境,调查结果表明: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维权意识薄弱、利益表达能力不足;制度内表达渠道单一且效率低下、非制度化表达渠道上升、利益表达渠道法律保障方面的不完善;理智表达方式的低效性、情绪表达方式的极端性;相关负责部门对于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利益诉求回应低、缺乏有效性、未有效发挥其组织引导和带动作用等等。第四部分从法制和观念因素、学校因素、个人因素三个方面对影响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利益表达机制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法制、观念因素主要包括体育法的保障不足,传统“轻武”文化思想影响导致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被边缘化;学校因素主要包括学校体育教学环境滞后,以及以学校为中心的管理机构和沟通机制的缺失;个人因素主要包括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自我生存质量满意度低和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职业认同感低。第五部分是提出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利益表达机制的构建。建议从观念、制度、法制、技术这四个层面展开,提出的主要对策有:提高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利益表达的意识需求;规范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自身的利益表达方式以及加强其合法维权意识;完善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利益诉求的信访制度;保障学校信息的合理公开;建立并推行体育教师教学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保障农村体育教师利益表达的相关法律体系;加强对利益诉求的法律援助;拓宽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利益诉求的渠道;学校应积极有效的进行利益控制,保证资源的合理分配。第六部分对研究结论进行系统总结,建议从社会、政府、学校构建以学校为中心的上下畅通沟通机制,并从规范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利益表达方式出发,有效地引导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运用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渠道进行利益诉求,解决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利益表达困境。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3.9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敬鸿,付晓;对中学体育教师素质的研究[J];甘肃高师学报;2001年05期
2 陆玉林;江苏省欠发达地区中学体育教师教学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关于盱眙县中学体育教师教学态度及其原因的个案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3 王鲁克,周健;21世纪中学体育教师素质及其培养[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4 关慧贤;浅谈提高中学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J];体育科技;2003年01期
5 陈建国,刘星亮,李平智;湖北省中学体育教师队伍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年05期
6 刘宗庆;中学体育教师应备的知识——试述运动按摩中的“通则不痛”[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S2期
7 刘昌国,靳明才;谈谈影响中学体育教师工作热情的因素[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年08期
8 沈会武;关于吉林西北部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素质现状与对策研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宋传军;;浅谈城乡中学体育教师的素质[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7年02期
10 孙有智;;新手型、熟手型、专家型中学体育教师教学策略比较[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有平;张磊;;中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之困境与对策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2 刘登清;;浅谈中学体育教师的价值与作用[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3 王丽霞;及化娟;;提高石家庄市中学体育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对策分析[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优秀课题成果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杨淑霞;刘淑慧;;北京市中学体育教师工作压力源与心理健康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武大伟;姚蕾;;新课程背景对中学体育教师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6 张敬;;大庆地区中学体育教师现状调研及对策研究[A];第二十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10年
7 董雨琪;;大庆地区中学体育教师现状调研[A];第二十一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11年
8 邵正华;王永;;中学体育教师说课技能培养的研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体育专辑)[C];2006年
9 王丽霞;及化娟;;石家庄市中学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分析[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优秀课题成果论坛论文集[C];2012年
10 袁广锋;;中学体育教师成长的不同阶段在其教学知识发展中的作用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郭村镇第一初级中学 胡红岩;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N];学知报;2011年
2 李天池;新课程理念下中学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N];周口日报;2008年
3 四川省双流县籍田中学 程述;浅谈中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化[N];四川科技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魏德样;我国中学体育教师心理资本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2 袁广锋;中学体育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3 江广和;西北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成长的困境与调适[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长城;中学体育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蔡传明;中学体育教师成长的学校生态环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大伟;新课程背景下对中学体育教师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2 周大伟;基于胜任特征的中学体育教师评价体系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3 余静;中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鹏;新课程下中学体育教师素质建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鹿兰锋;发展性中学体育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6 张波;中学体育教师能力需求现状与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对策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7 刘延枝;上海市长宁区中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8 陈振勇;驻马店市城区中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9 臧新;延边城市中学体育教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10 张鹏;济宁市重点中学体育教师评价的调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1841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1184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