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政治生态环境下公民政治文化与和谐社会构建

发布时间:2017-11-14 19:17

  本文关键词:政治生态环境下公民政治文化与和谐社会构建


  更多相关文章: 政治生态环境 政治文化 和谐社会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党中央为了能够充分顺应我国历史的发展变化,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项重大的战略性决策。决策主要以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主要特征。在此项决策中,最突出体现的就是公民的政治文化,其不仅是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内容,而且还是和谐社会构建的主要标志。
【作者单位】: 商丘师范学院;
【分类号】:D621
【正文快照】: 一个国家历史的发展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个国家的社会政治文化,对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也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决定性作用。随着我国历史发展脚步的不断推进,构建和谐社会也成为我国目前的一项重大决策。然而,政治文化作为我国政治的灵魂、文化的中枢,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占据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明;;论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公民政治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建设的一个政治学思考[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4期

2 马颖章;;和谐社会构建中公民政治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及途径[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宿园;公民政治文化与和谐社会构建[D];济南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彦红;;我国现代行政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王会霞;何正玲;;网络时代中国公民政治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 孔德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孔德元;尹忠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曲婧;全媒体时代网络问政的价值及实现路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迪;旅游资源整合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长茂;构建公民社会:和谐社会政治发展的路径选择[J];东南学术;2005年02期

2 董文芳;;宪政文化与和谐社会构建[J];东岳论丛;2008年06期

3 吴明;;我国公民政治文化的和谐性分析[J];理论观察;2007年03期

4 杨宁;转型时期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发展的效应分析[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5 俞可平;和谐社会面面观[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01期

6 公丕祥;李义生;;商品经济与政治文化观念[J];政治学研究;1987年01期

7 周光辉;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十大趋势[J];政治学研究;1998年01期

8 许耀桐;;大力加强公民意识教育[J];求是;2009年05期

9 吴忠民;“和谐社会”释义[J];前线;2005年01期

10 李德顺;论和谐社会的文化建构[J];前线;2005年1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锦涛;[N];人民日报;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光英;常素芳;;政治亚文化状态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理论观察;2007年04期

2 房波;;论政治文化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预期值作用[J];理论观察;2007年05期

3 肖恒;杨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文化[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年08期

4 杨莉;;和谐社会视阈下政治文化的亚文化状态[J];天中学刊;2007年06期

5 陈少武;胡雪;;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内涵、功能和发展趋势[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9期

6 郭荣华;贺瑞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文化[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梁统锋;;构建和谐社会的路径选择:整合政治文化[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年04期

8 王合家;;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有序政治参与[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0期

9 龚志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治文化创新研究[J];学术论坛;2010年08期

10 孔德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小林;;推进政府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再思考[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吴玉宗;杨妍;;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刘树信;罗自刚;;和谐管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府诉求[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陶学荣;肖小明;;试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法治政府建设[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邢燕芬;罗自刚;;构建和谐社会与创新政府行政指导[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刘术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政府公共服务改革[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周文彬;;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政府公共服务改革[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申晓华;;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政府公共服务改革[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郑洁;;试论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统一[A];科学发展观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童中贤;杨畅;;基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政府诚信建设[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早报首席评论员 李巨微;高捷弊案凸现台湾政治文化弊端[N];东方早报;2005年

2 孙亚菲;中国官员学者零距离目击美国大选[N];南方周末;2004年

3 张伟;政治文化与公民文化[N];学习时报;2007年

4 唐昊;对代表言论的反应凸显政治文化冲突[N];南方日报;2008年

5 张斌;官员遭遇新的政治文化[N];解放日报;2004年

6 本报评论员;政治文化社会建设要开创新局面[N];台州日报;2009年

7 云帆;从政治文化看中美日关系[N];学习时报;2003年

8 ;短信折射政治文化[N];惠州日报;2011年

9 郑园园;欧洲反战的政治文化[N];人民日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张淑君 江迪;民主是政协文化的灵魂[N];人民政协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飞;从政治文化看50-60年代中苏关系的演变[D];外交学院;2003年

2 李志勇;市场经济视野中的中国政治文化转型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3 武君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县级政府的作用[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4 谭德宇;当代中国民主发展中的公民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晓平;和谐社会的舆论环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6 赵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内涵与中国知识分子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何影;利益共享的理念与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刘晓凯;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变迁中的利益分化与政治稳定[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许和隆;冲突与互动:转型社会政治发展中的制度与文化[D];苏州大学;2006年

10 孙正;当代中国社会冲突与政治调控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娟娟;论和谐社会中公民政治人格的构建[D];兰州大学;2008年

2 唐伟优;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D];南昌大学;2007年

3 曹慧;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政治文化建设探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4 景慧芳;论建构社会主义和谐政治文化[D];山西大学;2006年

5 朱建玲;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公众政治参与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6 郭明霞;论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政治文明建设[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彭曾;论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政治文明建设[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8 贺良林;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形成与完善的政治文化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杨丽梅;论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化建设[D];河北大学;2004年

10 任佩文;论政治文化在政治发展中的作用[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本文编号:11866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11866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9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