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公民素质的三重要求探析
本文关键词: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公民素质的三重要求探析
【摘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确立,指明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公民作为国家与社会治理的主体,理应承担起治理现代化的重任。社会治理与协商民主制度的推进,要求给予公民更多在公共场合进行商议的空间,从而使公民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必须从社会互动的角度培育出符合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的、成熟的公民素质,真正发挥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效能。在社会治理活动中,从公民与国家、公民与社会及公民与公民的关系层面建构社会治理体系中公民素质的应然状态,有助于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治理事业。通过社会治理过程中政府、组织与公民个人之间的合作,能够促使公民用符合民主法治程序的方式实现个人需求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在善治中形成公共性的累积,在社会和历史中实现公民主体性。
【作者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特色政务诚信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3BZZ045)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深化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3WTB030) 江苏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基地项目(项目编号:AE89372;AE15001_2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630
【正文快照】: 国家治理体系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支持和促进着公民治理能力的提升。在国家治理与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中,制度的统筹性与长远性是必要条件。同时,公民作为社会治理的主体,倘若不具备有效的治理意愿和治理能力,再好的制度体系也难以发挥作用。在培育公共生活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定剑;公民素质与选举改革调查[J];战略与管理;2003年02期
2 蔡定剑;公民素质与中国选举改革(英文)[J];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04年01期
3 ;公民素质有赖制度养成[J];政工研究动态;2004年07期
4 佟新;文明是一种文化——有关提高公民素质的几点想法[J];北京观察;2005年10期
5 袁新平;;试论公民素质经济[J];中国科技信息;2009年02期
6 蔡肖峰;;家庭中公民素质的培育——对中国现实社会中公民素质培育的一种思考[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年02期
7 王伟玮;陈娜;;公民素质与民主的践行[J];才智;2012年08期
8 ;论点点击[J];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9 重阳;竹泉;;增强公民意识 提高公民素质[J];学习与研究;1989年09期
10 王功成;精神文明与公民素质[J];支部建设;1996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勇;;遵义市基层社会的公民社会建设与公民素质培养[A];遵义市基层组织与基层民主建设研究[C];2012年
2 胡邦友;;遵义市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与公民素质培养研究[A];遵义市基层组织与基层民主建设研究[C];2012年
3 尹良;;遵义市基层社会的基层民主建设与公民素质培养研究——浅谈遵义县村(居)换届选举中的民主做法与公民素质培养[A];遵义市基层组织与基层民主建设研究[C];2012年
4 吴凯;杜凯;;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与公民素质培养[A];遵义市基层组织与基层民主建设研究[C];2012年
5 张峻;;运用信息资源 促进学生公民素质的形成[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张玉秀;;提高公民素质 适应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A];国家战略与国际旅游岛建设——海南省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王联斌;;公民气节教育: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课题[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8 刘国华;;遵义市基层社会的公民社会建设与公民素质培养的经验和启示[A];遵义市基层组织与基层民主建设研究[C];2012年
9 陈仁j;;用先进文化提高公民素质——兼论文化(艺术)馆的德治功能[A];湖北省以德治国与群众文化理论研讨会专辑[C];2001年
10 费鹤祥;;强化诚信意识教育,全面提升公民素质——对当代大学生诚信现状的思考[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长假是一份公民素质的问卷[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2 独立学者 王胜;“中国式过马路”不仅仅是公民素质问题[N];东莞日报;2013年
3 ;舟山建成两百公民素质讲习所[N];浙江日报;2013年
4 市委党校 毛丹;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增强公民素质力量[N];乐山日报;2014年
5 李甘林;先审视公共服务完善与否再检讨公民素质不迟[N];中国改革报;2008年
6 罗光钊作者单位:城区委;提高公民素质 争当“砍尾”先锋[N];汕尾日报;2009年
7 陈宝泉;新扫盲教材引出公民素质深层话题[N];中国教育报;2009年
8 宁夏社会科学院理论研究中心 执笔 陈通明;提高公民素质任重道远[N];宁夏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繁峙在“创卫”中提升公民素质[N];忻州日报;2010年
10 中国伦理学会会长、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 万俊人;培养公民素质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N];北京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纪风鑫;解析当代公民素质的培育与提升[D];黑龙江大学;2013年
2 焦涛;当代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3 赵肖男;我国公民素质问题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3年
4 王景虹;青年学生公民素质的培养模式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5 刘洪博;公民有效参与对公民素质的诉求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6 周琼;公共领域视角下的网络议政初探[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883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1188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