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换一种视角看我国人口数量与生育政策

发布时间:2017-11-20 17:15

  本文关键词:换一种视角看我国人口数量与生育政策


  更多相关文章: 计划生育 生育政策 公共政策 人口数量 人口惯性增长 生育权利


【摘要】:从公共政策视角重新审视和思考人口数量和人口政策问题,认为:人口数量多少是一个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问题,简单地从人均资源占有量和人均经济水平论证人口多是问题,折射出的是"人口数量决定论";看不到长期低生育率所蕴含的人口未来发展的不良后果,把目前人口惯性增长说成"势头强劲",是违背人口发展规律的;仅从人口数据出发决定微观家庭生育政策,是公共政策制定中典型的见数不见人的"技术主义"倾向,不符合现代社会公共政策制定的理念与程序;当市场经济体制和民主法治国家被确定为发展目标之后,公民生育权利就是不容忽视的问题,那种为国家利益牺牲个人和家庭利益的说辞丧失了逻辑的合理性。
【作者单位】: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公共管理系;
【分类号】:C924.21
【正文快照】: 我国大规模开展人口控制和计划生育迄今已超过40年,这期间,我国人口、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口由平均每个家庭生育6个子女下降到现在的不足1.6个,经济由中央计划转变为企业自主、市场导向,社会由高度集中统一的行政管理模式转向以公民权利为基础和关注民生为特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长洪;关于现行生育政策微调的思考——兼论“单独家庭二孩生育政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人口与经济;2005年02期

2 郭志刚;关于中国1990年代低生育水平的再讨论[J];人口研究;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新建;生态与发展的人学思考[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丁任重;经济可持续发展:增长、资源与极限问题之争[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4年04期

3 赵晨;城镇空间的分布与扩散──南京地区城镇整体发展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1996年02期

4 周晓峰;生态林业中的适应与边缘效应[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86年S4期

5 梁彤伟,李露亮;可持续发展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8年01期

6 封志明;资源科学的历史观:人类—资源关系的演进历程[J];大自然探索;1998年01期

7 徐玖平;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进展[J];中国工程科学;2001年11期

8 封志明;从概念到体系:自然资源科学研究的三级组织水平[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2年02期

9 谢军安;人类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10 刘长明;和谐是生产力之祖[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燕生;三峡工程与可持续发展[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马和民;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宋艳涛;科技进步测算理论方法创新与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4 曾昭鹏;环境素养的理论与测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张二勋;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及案例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6 杨建洲;森林资源可持续性宏观调控系统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0年

7 王永强;理性文明的追问[D];吉林大学;2006年

8 龚辉文;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税收政策[D];中国人民大学;2002年

9 王树松;论技术合理性[D];东北大学;2005年

10 梁言顺;论低代价经济增长[D];中共中央党校;199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冬梅;可持续发展:一场价值观的革命[D];吉林大学;2005年

2 白立群;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3 张勇;试论我国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利清;乌海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5 唐应天;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评估[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6 封润华;北京市老年人亲情权益法律保障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7 蔡小丽;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发展观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8 赵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其激励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9 余紫杨;江西省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的模型与应用[D];南昌大学;2006年

10 姜铭凤;我国治理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关爱女孩行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风笑天;中国独生子女研究:回顾与前瞻[J];江海学刊;2002年05期

2 于学军;中国人口生育问题研究[J];南方人口;2000年04期

3 乐章,陈璇,风笑天;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J];青年研究;2000年03期

4 曾毅;逐步提高平均生育年龄对我国人口发展的影响[J];人口与经济;1991年02期

5 李建新;可持续发展与中国农村生育政策[J];人口与经济;1996年04期

6 郭志刚;时期生育水平指标的回顾与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0年01期

7 马瀛通,冯立天;稳定低生育水平 理性与实践的思辩[J];人口与经济;2000年06期

8 周长洪;关于现行生育政策微调的思考——兼论“单独家庭二孩生育政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人口与经济;2005年02期

9 周长洪;;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特征与原因分析——对湖北省麻城、广水、安陆三市的调查[J];人口学刊;2007年02期

10 李建新;七、八十年代中国生育政策的演变及其思考[J];人口学刊;1996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立天,马瀛通,冷眸;50年来中国生育政策演变之历史轨迹[J];人口与经济;1999年02期

2 ;重庆市再生育特殊情形[J];重庆市人民政府公报;2006年10期

3 刘书鹤;解决“三农”问题的首要战略举措——论认清计划生育的基本矛盾及相应对策之变革[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年02期

4 郭文生;做好计划生育 农民有八盼[J];人口与经济;1988年03期

5 顾光亮;大力发展计划生育系列保险事业[J];人口与经济;1992年04期

6 舒锋栋;;王在银:推动生育关怀的践行者[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0年10期

7 纪源卿;;浅谈中国的人口生育规划问题[J];西安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8 ;印度开始普及计划生育政策[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9 李建新;论生育政策与中国人田老龄化[J];人口研究;2000年02期

10 李新建;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生育工作重心的转移问题[J];市场与人口分析;199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书鹤;刘广新;;解决农村“两大人口问题”的基本对策和首要对策——论实施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和建立渐进尚齿型社会养老保障制度[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刘玲琪;;西安市城乡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调查报告[A];道路 创新 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暨陕西省社会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社会保障与就业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张肖敏;;加强生育政策和老龄化问题研究[A];江苏老年学研究论文选集(2007-2008)[C];2008年

4 郝静;;试论计划生育对妇女地位的影响[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重庆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院概况[A];中国遗传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2004-2008)[C];2008年

6 魏鲁义;张银华;;计、卫、妇三体联姻 婚、产、育全程服务 四位一体开创计划生育与生殖保健工作新局面——对资溪县计划生育与妇幼保健一体化服务的调研[A];江西省抚州市社科联论文集(2002-2003)政治类[C];2003年

7 刘书鹤;孙桂湘;耿进玉;谢晓峗;董丽燕;;两大人口问题与老年四大保障战略对策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下)[C];2009年

8 廖家元;;以需求为导向 扎实推进优质服务——湖北省潜江市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优质服务经验[A];中南六省性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暨湖北省性学会第二届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陈建先;李凤;;和谐社会中计生政策与“普惠”政策的悖论分析——对重庆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现状调查[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刘玲琪;;陕西省“以县为主”统筹治理人口问题体制机制研究[A];陕西省社会学会(2010)学术年会——“关—天经济区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现行生育政策没有改变[N];岳阳晚报;2010年

2 江积仕 吴昌海 卢清海;连城开展计生主题宣传活动[N];闽西日报;2009年

3 梁先梅 本报记者 刘林;兆雅镇 计生专项整治凸显成效[N];泸州日报;2009年

4 通讯员 建轩;建水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出实效[N];红河日报;2009年

5 唐宋;假如没有计划生育[N];人民日报;2005年

6 本报通讯员 何强;送给计生户的“三大礼包”[N];定西日报;2009年

7 卢丽娟 张振星 孝昌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孝昌县共建计划生育“惠民工程”的调研与思考[N];孝感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韩璐 整理;从控制数量到正视风险[N];健康报;2011年

9 杨青;伊宁县计划生育奖励扶助资金初显成效[N];伊犁日报(汉);2008年

10 田雪原;计划生育:适度结束“一子化”时代?[N];中国经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娜;中国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裴泓波;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权利的促进及其对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质量的影响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3 杨发祥;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徐剑;中国人口政策效果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5 蒋若凡;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6 张丽萍;少数民族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机制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侯建明;低生育水平对我国东北地区未来人口发展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0年

8 苏建明;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四川生育政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9 俞莲实;民国时期城市生育节制运动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周W,

本文编号:12079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12079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8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