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美国福特基金会的全球本土化:国际慈善组织在促进中国农村妇女参政方面的案例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1 04:17

  本文关键词:美国福特基金会的全球本土化:国际慈善组织在促进中国农村妇女参政方面的案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跨国慈善 福特基金会 全球本土化 中国农村妇女参政


【摘要】:跨国慈善基金会对全球现代化进程和经济发展贡献巨大,然而在受资助国,这些组织却通常都沾染了敏感的政治色彩。针对跨国基金会的研究中,经常会出现“文化帝国主义”这一字眼,而这一观点也被普罗大众所接受。但是,文化帝国主义这一批评往往过于简单,抹杀了慈善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和互动性,并且否认了本土受资助者的能动性。本土受资助者不仅仅是国外资金的接受者,更是具体受资助项目的推动者和负责人。本文关注在华跨国慈善组织的运营,具体研究以福特基金会为案例。作为在改革开放后进入中国的第一批外国慈善组织,时至今日,福特基金会仍是在华项目投资金额最为庞大的慈善组织之一。从1988年福特基金会在北京开设地区办公室之后,福特己在中国进行了近三十年的项目运作,关注领域极为广泛,包括中国法制建设、民间社会发展、扶贫和性别平等等。但是,相比于福特基金会在华项目的领域之多和资金之巨,学术界对其的关注和研究却是稀少的。如同针对其他跨国基金会的研究,这些学术文献也多流于笼统的判断,而并非基于实证研究的科学论证。本文旨在展现福特基金会在华运营的复杂性,通过研究其性别和农村治理项目,重点探讨本土受资助方的能动性,衡量两者之间的互动社会关系。本文选择性别和农村治理项目的原因在于该项目的丰富特性。这些项目既为了促进政治参与中的性别平等,又旨在推动中国基层治理改革。研究这些项目,一方面要借鉴文化帝国主义的视野和批评,但另一方面要避免简单笼统的意识形态指控,关注福特基金会和本土受资助方的互动关系,并强调后者的能动性。在奥斯特兰德和舍维什(1990)提出的“慈善是种社会关系”理论的指导下,本研究将福特基金会的性别和社会治理项目放置在“全球本土化”的框架之下,目的在于探究这一本质为社会关系载体的外国资金资助项目,是如何实现本土化的。福特性别和社会治理项目下共有14个具体项目,基于这些项目的持续时间和社会影响,作者选取4个具体项目进行案例研究。作为实证研究,本文数据主要来自档案文件和深度访谈。档案文件包括基金会年度报告、内部评估报告、学者对具体项目的评估以及项目产出的培训材料。深度访谈对象共有十人,包括福特项目官员、具体项目受资助方和其顾问以及项目的直接受益者农村女性。通过研究基金会的战略规划和本土受资助方的能动性,本文发现:在项目本土化的过程中,福特基金会既不是议题设置者也并非主导者,而是发挥着推动者的角色。福特基金会项目设立目标十分明确,即通过建立本土学者、行动者的关系网络,以及有战略性的选择从国家到县级的项目试点和有官方背景的受资助者,进而从基层推动民主和性别平等。但是,福特项目的成功不仅仅因为其目标明确、资金和技术资源丰富。中国政府默许甚至鼓励国际组织参与基层民主的试验田是成功背后的决定性因素。福特基金会和本土受资助方的共同需求,以及从技术角度而言,福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采取的尊重本土能动性的不干涉态度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从本土受资助方的角度而言,她们的能动性体现在认识到解决村委会女性比例下降这一问题的迫切性、从福特基金会获取财政资助、接受福特进行性别和治理项目的框架,并将其吸收进现有本土框架中、项目实施过程中适时根据当地情况自主调整项目计划,以及利用政府资源促进项目实施。本文通过案例分析表明,本土的能动性有两个层面,一是改变外来概念和框架,二是接受适合本土需求的概念和框架。通过整合国际组织和本土政府资源,本土受资助方解决了自己关切的问题,也没有沦为跨国慈善组织的代理人。本研究认为,尽管如奥斯特兰德和舍维什的理论所预测,福特基金会在这一慈善关系的最初阶段占据主导地位,然而由于本土受资助方与福特在农村妇女参政问题上利益一致,再加上中国党国决策体制的限制,福特在项目进程中逐渐失去了主导地位,在项目后段中只沦为资金提供方一角。这两个因素也决定着要在中国基层治理中实现性别主流化,福特必须采取保守的方法,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其受资助者获得政府资源。总之,在慈善组织跨国活动的研究中,受资助国的政治制度和民间社会的发展程度、政府对国际组织的总体态度以及资助领域都是重要的变量。本文还表明,文化帝国主义这一论点不能被盲目套用在任何国际组织VS.发展中/第三世界国家的语境中。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C913.7;D442.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师元;;美国的基金会[J];世界知识;1966年04期

2 ;福特基金会代表张乐伦女士来我院访问[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6年01期

3 李立轩;;简析福特基金会与中国政府的关系[J];社会主义研究;2014年01期

4 孙亚菲;馅饼,还是陷阱?[J];新闻周刊;2002年14期

5 ;哈尔特等编《经济增长问题》[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61年09期

6 卢宁;著述巡礼[J];美国研究;2005年02期

7 ;信息之窗[J];华人时刊;2008年10期

8 王新禄;;访墨西哥观感点滴[J];现代国际关系;1987年01期

9 ;美国高度重视社会科学[J];理论与当代;2008年11期

10 周大平;资助贫困生新模式[J];w挛胖芸,

本文编号:12096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12096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4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