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体育治理评价:英美比较与中国关注

发布时间:2017-11-21 12:18

  本文关键词:体育治理评价:英美比较与中国关注


  更多相关文章: 体育管理 体育治理 体育善治 评价 英国 美国


【摘要】:治理评价没有确定的概念,体育治理评价指标体系也不存在范式,但是,林林总总的评价共同遵守着一些诸如透明度、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普世价值,且中外公认善治是体育治理追求的目标。英国体育治理评价的显著特征是分类评价、分层评价、指标体系完备,美国体育治理评价的经验是注重效率、关注结果。英美已经形成了多中心体育治理结构、多元化体育治理主体、多样化体育治理手段、社会化体育治理评价,且体育治理评价的转变背后体现出的是国家战略转型,在这个意义上,体育治理评价是国家战略的风向标和推进器。结论认为:不论体育治理评价指标体系如何变化,我国体育治理评价的目标和本质始终是体育善治。当下,我国体育治理评价应该关注于体育治理的包容能力,以测度体育治理体系的制度安排是否科学、组织体系是否合理、运行机制是否完善,实践中强调分层评价、分类评价和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最终指向体育善治,达到一种内部结构要素之间利益均衡和外部治理主体之间平等合作的稳定状态,实现体育治理评价的本真。
【作者单位】: 安徽工程大学体育学院;江西财经大学校办;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4AZD086)
【分类号】:G80-05
【正文快照】: 体育治理体系是围绕着责权利配置形成的多元体育治理主体之间的结构形态、互相关系、制度安排、运行机制的总和。因此,作为测定体育治理效果的科学工具,体育治理评价应该紧紧围绕着治理结构的科学性、治理主体的合理性、治理手段的可行性、治理机制的完善性;而作为体育治理绩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东升,米良,丁维;我国体育产业现状及发展的对策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3年02期

2 何玲;徐立功;唐春凤;;浅谈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趋势[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刘转青;黄莹莹;李林;杨俊东;梁小军;;东欧各国转轨期体育变革对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启示[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刘芳廷;;浅谈中国社会体育管理体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年03期

5 容贤冰;;浅谈中国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6 李晓利;;中西方大众体育管理体制的比较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32期

7 巴玉峰;;我国大众体育管理体制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年05期

8 刘玉;;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发展中体育非营利组织参与困境与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9 王亮清;;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双赢发展探析[J];中州学刊;2011年03期

10 高艳敏;张清华;;试论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理论框架及其主要内容[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峰;孙庆祝;;2008年奥运会后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探析[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2 赵清波;赵伟;;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发展的特点及模式带来的启示[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3 杨桦;任海;熊晓正;王凯珍;郑国华;;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4 曲国洋;;中国体育改革深化“一体两制”的构想[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5 叶加宝;;举办2008年奥运会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6 朱艺红;;电子政务环境下体育管理体制组织结构的改革趋势[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7 王华;;坚持科学发展观 发展遵义体育[A];贵州省第六届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C];2004年

8 郭聪聪;;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A];浙江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9 顾红;周艳;;在高校体育学科建设中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带头作用[A];第十五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5年

10 冯红静;陈波;;2008年奥运会后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发展趋势[A];第十九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魏;北京体育产业后奥运走势[N];大众科技报;2007年

2 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导 王立民;体育发展与体育法制的完善[N];文汇报;2008年

3 王立民;体育发展与体育法制的完善[N];中国改革报;2008年

4 江阴市体育局局长 缪兴坤;扎实推进体育基本现代化建设[N];江苏经济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张冰馨;体育产业欲借“规划”加速跑[N];中国企业报;2010年

6 ;体育产业“十二五”规划[N];中国体育报;2011年

7 ;重振广西体育雄风 建设西部体育强区[N];广西日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李秀玲;北京:体育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N];工人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曹_g 实习记者 杨卓越;中国体育场馆发展的现状与未来[N];中国体育报;2010年

10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实施意见[N];中国体育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华照;香港体育演进、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走向[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王朝军;开发我国大学生体育市场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3 张春萍;中国都市体育竞争力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4 程林林;新中国体育体制及利益格局演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5 花勇民;欧洲体育文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6 刘晖;从“民族救亡”到“民族复兴”—我国近现代体育发展的历史动因[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7 阮氏春芳;21世纪初越南大众体育管理体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8 王艳;我国区域优势体育产业选择与培育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9 刘燕舞;论城市发展与体育产业的推进[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吴春霞;我国普通高校体育管理组织结构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明;政府对体育产业发展的作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周向成;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市场^u发中制约因素研究[D];集美大学;2015年

3 张俊杰;福州市打造品牌体育赛事过程中的市场开发研究[D];集美大学;2015年

4 李霖;对苏州市姑苏区休闲体育开展现状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5 张斌;欧盟一体化进程中体育政策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年

6 王晶;我国体育院校休闲体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对比分析[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7 王春燕;我国竞技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李涵;我国竞技体育犯罪的现象及治理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9 冯军政;中国政府体育管理模式的特征与改革路径探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10 杨凤荣;体育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的精神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108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12108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a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