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个案与民意
本文关键词:评个案与民意
【摘要】:带有中国特色的非常规个案措施有时会出现在法治进程中,民意对此态度不一。这种以不符合法治的措施来完成合法目标的个案不可取。法治以民主为前提,但民意不能代表法治。法治需要民意的上达,可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及法律监督五个方面采取措施。我国的法治是政府推进型的民主法治,政府负有引导民众参与法治进程的责任。
【作者单位】: 烟台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0.0
【正文快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法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法治的进程中或多或少会出现非常规的个案,如被誉为中国第一起辩诉交易的孟广虎案[1]、近期大家关注的重庆打黑案,对此,学者和民众看法不一。那么,这些中国法治进程中出现的非常规个案是否合理合法,是否会影响中国法治最终目标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德生,纪荣荣;二十年来法治进程的回顾与前瞻[J];江海学刊;1999年01期
2 程恒贵,戚枝淬;试论我国法治进程中法的正义价值原则[J];理论建设;2000年06期
3 贾毓琪;;在阳光下铺展开来,敢言者先行——浅评《法治的脸谱》[J];当代经理人(下旬刊);2006年05期
4 陆冰;;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法——非正式规范在法治进程中的作用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7年10期
5 王宁言;戈金梁;;法律如何进入乡土社会[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年11期
6 张德钧;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性质辨——兼论西方法治理念对中国法治进程的启迪[J];兰州学刊;2001年04期
7 韩淑华,孟少华;法治进程中的缺失及其根基构建[J];青海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8 刘武俊;2004年中国法治亮点巡礼[J];社会观察;2005年02期
9 赵小鸣;;论法治与人性的契合和互动[J];东岳论丛;2005年05期
10 梁木生;;市场经济发展与中国法治之路[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5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成敏;;法律逻辑之学术领域[A];第一届全国非形式逻辑与法律逻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鲜连发;;董必武法律思想与中国法治三十年[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3 朱维究;徐文星;;英国公法传统中的“功能主义学派”及其启示——兼论中国21世纪“统一公法学”的走向[A];中国行政法之回顾与展望——“中国行政法二十年”博鳌论坛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张华荣;;董必武法学思想蕴含的三个至上理念[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5 樊凤林;李全芳;;论董必武法治思想的几个问题[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C];2005年
6 ;学习董老法治思想,推进依法治国,为建设和谐社会而努力——任建新会长在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会2005年年会上的讲话(代序)[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C];2006年
7 方世荣;李志,
本文编号:12836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1283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