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克维尔的“社会结社”理论及其民主法治价值
研究托克维尔的结社理论对理解他笔下的民主法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此概念的产生与发展是以美国和法国的民主革命为基础,通过对比两国情况后得出的。他将结社分为政治结社和市民结社,两种结社互相结合和作用,才能在社会生活中形成民主法治发展所需要的因素。是否切断了结社的传统,有无结社的自由,对一个国家的社会情况和思想、社会制度和文化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并直接关系到其民主法治的进程。结社是众多向往民主法治的国家必修的一门课程,不仅可以使国家权力与社会、公民权利保持共同良性的发展,而且能够以社会为本位,自下而上培育民主法治的因子,对于民主法治建设有着理论上和实践上双重的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09.1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6
 - 引言6-15
 - 一、托克维尔对结社理论的认识7-9
 - 二、研究的综述9-13
 - 三、研究的相关方法13-15
 - 第一章 托克维尔结社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15-25
 - 第一节 托克维尔所处的时代15-16
 - 第二节 民主运动差异引发的思考16-23
 - 一、法国17-21
 - 二、美国21-23
 - 本章小结23-25
 - 第二章 托克维尔关于结社发展环境的分析25-34
 - 第一节 结社发展的过程25-29
 - 一、产生的时代和原因26-27
 - 二、发展的过程和趋势27-29
 - 第二节 通过对比法、英、美三国探讨结社发展的条件29-33
 - 一、法国的乌托邦29-31
 - 二、英美的政治经验论31-33
 - 本章小结33-34
 - 第三章 托克维尔结社理论的民主法治意义34-46
 - 第一节 结社对社会制度的影响34-38
 - 一、多元权力的产生34-36
 - 二、共和主义宪政36-38
 - 第二节 结社对社会情况的影响38-41
 - 一、对民主的影响38-39
 - 二、对民情的影响39-40
 - 三、对法治的影响40-41
 - 第三节 结社对社会文化的影响41-45
 - 一、结社与民主法治文化基础42-44
 - 二、中观与微观的角度透视社会44-45
 - 本章小结45-46
 - 第四章 托克维尔结社理论的学术影响及实践意义46-56
 - 第一节 结社理论的学术影响46-50
 - 一、社会资本理论46-48
 - 二、市民社会理论48-50
 - 第二节 对民主法治建设的实践意义50-54
 - 一、结社促进平等、信任和公共精神50-52
 - 二、结社是民主法治道路的最佳选择52-54
 - 本章小结54-56
 - 结论56-57
 - 参考文献57-61
 - 致谢61-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荣;;从市民社会到公共领域——西方现代性的自我悖反与自我救赎[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刘北成;托克维尔关于法国大革命起因的解释[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3 胡玉鸿;;结社自由与人的联合[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2期
4 蔡玲存;;法国大革命爆发原因浅析——读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的一点认识[J];巢湖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王贵松;解析结社自由的体系与界限[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6 杨晓东;;托克维尔政治哲学思想探微[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9期
7 郭为桂;;平等与自由的调谐——托克维尔民主思想探究[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海晓君;;乌托邦的民主与道德和谐价值观重述[J];法制与社会;2009年18期
9 李晓丽;;浅论中法两国的中央集权制[J];法制与社会;2009年26期
10 彭润金;上官曌;;托克维尔论法国中央集权政治传统[J];经营管理者;2009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程继红;结社权理论模式[D];吉林大学;2007年
2 孙晓燕;社会资本视角下英国进化理性法治模式的成因[D];黑龙江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绍红;民主的路径: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视界[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2 杨泽章;;托克维尔与自由的正当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杨海坤;;中国走向宪政之路——兼论“三个代表”理论和我国宪法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4 宁立志;曹亚玲;;从经济法视角看社会团体的法主体地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5 章敬平;;民意表达机制的实证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6 胡玉浪;;劳动报酬谈判权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7 金文杰;;后危机时代全球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改革及启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8 郑晓华;达尔经济民主思想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9 强昌文;;权利:社会公平的“阿基米德点”[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杨光飞;;社会资本的经济学诠释:限度及反思[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本文编号:1377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13779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