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化进程中中国城市低保标准管理的政策取向
本文关键词:法治化进程中中国城市低保标准管理的政策取向 出处:《长白学刊》2016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完善城市低保标准是低保制度建设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社会公平正义和低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城市低保标准的制定和调整不仅是方法论的问题,也是贫困治理和低保标准政策取向的思想认识问题。中国城市低保制度的建立是由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转型催生和推动的,是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转轨中的适应性政策创新,同时也是在经济转型中传统社会救助制度赖以存在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基础变革条件下的应对性制度创新。中国城市低保制度建立以来,城市低保标准不断提高,当前和今后需要结合社会救助制度的转型发展,进一步完善低保标准政策,体现人文性、保障性、协同性、地方性和法治性等政策要素和政策理念。
[Abstract]:Perfecting the urban minimum living standard is an important link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inimum living standard, which directly affects the social equity and justice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minimum living standard. The formulation and adjustment of the urban minimum living standard is not only a methodological problem. It is also an ideological problem of poverty management and minimum living standard policy orient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urban minimum living standard system in China is promoted by the reform of economic system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y and society. It is the adaptive policy innovation in the economic transition from planned economy to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the innovation of coping system under the condition of economic system and economic base reform that the traditional social assistance system depends on in the economic transition.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urban minimum security system in China, the standard of urban minimum living standard has been continuously improved. At present and in the future, it is necessary to combin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ocial assistance system, further improve the standard policy of minimum living standard, and embody the policy elements and policy ideas such as humanism, indemnity, synergy, locality and rule of law.
【作者单位】: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分类号】:D632.1
【正文快照】: 中国城市低保制度建立以来,在保障城市贫困群体的基本生活、服务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成为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中重要的民生安全保障机制和社会安全网。其中,城市低保标准问题作为低保制度的核心和关键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芸;;城市低保制度对社会发展的功能分析[J];学理论;2013年04期
2 ;辽宁——城市低保制度规范完善的先行者[J];社会福利;2002年11期
3 邱根旺;完善城市低保制度的几点建议[J];中国民政;2003年09期
4 唐钧;城市低保制度、可持续生计与资产建设[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5 李迎生;肖一帆;;城市低保制度仍存三大突出问题[J];人民论坛;2007年04期
6 李迎生;肖一帆;;城市低保制度运行的现实困境与改革的路径选择[J];江海学刊;2007年02期
7 李迎生;韩央迪;肖一帆;张宁;;超越统合救助模型:城市低保制度改革中的分类救助问题研究[J];学海;2007年02期
8 师凤莲;;关于完善城市低保制度的几点思考[J];理论学习;2007年07期
9 韩克庆;刘喜堂;;城市低保制度的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J];社会科学;2008年11期
10 姜丽美;;我国城市低保制度次生问题研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祝建华;;城市低保制度目标定位过程中的家计调查及方法改进[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吴鹏森;;社会救助:用制度筑起城市最后一道安全网[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3 田芳;;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演变及分析[A];上海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与中国发展道路”理论研讨征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城市低保制度仍存三大突出问题[N];大连日报;2007年
2 韩克庆;城市低保制度运行的现状与对策[N];人民日报;2008年
3 刘喜堂 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完善我国城市低保制度的政策建议[N];中国社会报;2009年
4 记者 刘威 汪克霞 通讯员 陶礼;我州下拔194万低保金补助城市低保户[N];克孜勒苏报;2007年
5 朱勤;密织城市社会救助这张网[N];辽宁日报;2007年
6 记者 塔娜;完善城市低保制度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7 记者 曹莉;当好经济发展护航员[N];酒泉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王麦玲 孙志强;城市低保制度已经达到应保尽保[N];中国信息报;2007年
9 李君艳江西财经大学;城市低保制度运行中的问题及应对[N];中国社会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孙敏;“立体保障”暖人心[N];桂林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亚龙;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王亮;辽宁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效果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3 王皓;中国式福利依赖与就业促进[D];天津财经大学;2014年
4 杨春丽;辽宁省城市低保制度运行效能评估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5 王珊;合肥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6 刘文静;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效果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7 宋蕊;城市低保制度中道德风险防范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路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中的道德风险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2年
9 张婧;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践中的福利依赖问题及其解决对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10 曹海涛;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效果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392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1439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