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国家审计对政府预算执行控制的有效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31 10:04

  本文关键词:国家审计对政府预算执行控制的有效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民主法制观念的增强和公共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财政部门关于公共财政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开始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直接关系到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和公众切身利益的政府预算执行情况。为了加强政府廉洁勤政建设,保证政府预算的合理利用,利用国家审计在纠错查弊、打击经济违法违纪的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国家审计加强了对国家政府预算执行的监控。但是对于国家审计尤其是预算执行审计的效果究竟如何,目前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因此,本文在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实证的方法,对当前我国国家审计评价标准中的相关因素是否可以有效反映财政预算的执行效果进行了说明。 本文的逻辑思路为:首先,以国家审计为核心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了文献整理,然后,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对国家审计的相关基础理论进行梳理,提出并分析国家审计对政府预算执行控制的动因及路径,其次,以2003-2008年我国国家审计的数据为基础,实证检验国家审计对政府预算执行的控制效果。最后,得出研究结论,提出增强国家审计控制政府预算执行有效性的政策建议。根据上述逻辑思路,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五个部分,各章的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该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提及了本文的创新点,并对国家审计控制政府预算执行的相关国内外文献进行了回顾。 第二章为基础分析部分。为了能够给后续分析和实证研究提供理论积淀,这一部分系统梳理并阐述了国家内部审计控制政府预算执行的相关理论基础。 第三章为国家审计控制政府预算执行的动因及路径分析。对国家审计控制政府预算执行的动因从三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同时,该部分还列示了国家审计控制政府预算执行的四种控制路径并逐一进行了分析。 第四章为实证研究。通过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分析,作者提出了本文的四个研究假设,选取相应的变量构建模型,并进行了相应的回归分析,得出实证结果。 第五章为研究结论及相关政策建议。此部分首先提出了上述实证分析的研究结论,然后,对如何进一步发挥我国国家审计在政府预算执行控制中的有效性,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如对我国国家审计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对现行审计体制进行改革,延伸国家审计范围,加强国家审计公告制度并认真落实审计问责制度等。最后,该部分指出本文的研究缺陷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本文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本文采集了大量的数据,但由于研究条件限制,数据的获取较为困难,这就造成本文的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第二,样本数据可能部分缺失,由于受到各级地方政府政务公开程度的限制,本人只能根据公布的审计及财政情况作为分析数据。第三,财政数据与实际真实数据存在一定的误差,很有可能影响本文结论的得出。对于本文存在的不足,将会作为笔者未来努力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国家审计 政府预算 审计效果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812.3;F239.4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绪论11-22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1-13
  • 1.1.1 研究背景11-12
  • 1.1.2 研究意义12-13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3-15
  • 1.2.1 研究思路13-15
  • 1.2.2 研究方法15
  • 1.3 本文创新点15
  • 1.4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15-22
  • 1.4.1 关于国家审计基本概念的研究15-18
  • 1.4.2 关于国家审计质量的国内外研究18-20
  • 1.4.3 关于国家审计效率的国内外研究20
  • 1.4.4 小结与启示20-22
  • 2. 国家审计控制政府预算执行的理论分析22-29
  • 2.1 受托经济责任理论22-24
  • 2.2 委托代理理论24-26
  • 2.3 免疫系统理论26-27
  • 2.4 新公共管理理论27-28
  • 2.5 民主法治理论28-29
  • 3. 国家审计控制政府预算执行的动因及路径分析29-36
  • 3.1 国家审计控制政府预算执行的动因29-32
  • 3.1.1 从国家审计机关与公共资源委托人的角度分析动因29-30
  • 3.1.2 从公共资源委托人与政府各级部门的角度分析动因30-31
  • 3.1.3 从国家审计机关与政府各级部门的角度分析动因31-32
  • 3.2 国家审计控制政府预算执行的路径分析32-36
  • 3.2.1 路径一:通过设定全方位覆盖的审计范围来实现对政府预算的控制32-33
  • 3.2.2 路径二:通过审计监督预算执行的全过程来实现对政府预算的控制33-34
  • 3.2.3 路径三:通过查处纠正违规行为来实现对政府预算的控制34-35
  • 3.2.4 路径四:通过披露审计信息及公告审计结果来实现对政府预算的控制35-36
  • 4. 国家审计控制政府预算执行效果的实证研究36-48
  • 4.1 研究假设36-38
  • 4.2 数据及研究设计38-44
  • 4.2.1 样本的选取38-39
  • 4.2.2 数据来源39
  • 4.2.3 研究变量的选取39-43
  • 4.2.4 研究模型43-44
  • 4.3 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44-48
  • 4.3.1 描述性统计结果及分析44-45
  • 4.3.2 变量间相关性结果及分析45
  • 4.3.3 模型回归结果及分析45-46
  • 4.3.4 稳健性分析46-48
  • 5. 研究结论和相关政策建议48-57
  • 5.1 研究结论48-50
  • 5.1.1 增加审计任务广度,有助于缩小政府预决算赤字(或结余)间的差额48
  • 5.1.2 国家审计查处力度对政府预决算赤字(或结余)间的差额影响显著48-49
  • 5.1.3 加大国家审计执行力度,有助于缩小政府预决算赤字(或结余)间的差额49
  • 5.1.4 促进国家审计的信息披露,有助于缩小政府预决算赤字(或结余)间的差额49-50
  • 5.2 政策建议50-55
  • 5.2.1 完善审计法律法规,改革现行审计体制50-51
  • 5.2.2 延伸国家审计范围,,加强国家审计力度51-52
  • 5.2.3 加强审计公告制度,加大信息公开力度52-54
  • 5.2.4 落实审计问责制度,预防惩处腐败现象54-55
  • 5.3 本文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的展望55-57
  • 5.3.1 研究的局限性55-56
  • 5.3.2 后续研究展望56-57
  • 参考文献57-60
  • 后记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立民;丁朝霞;;审计公告与国家审计信息披露理论框架的研究——基于信号传递机制的研究视角[J];财会通讯;2006年07期

2 王利娜;;财政资金违规使用及整改情况分析——基于2003~2009年审计公告结果[J];财会月刊;2011年05期

3 聂萍;徐钦英;;我国政府审计质量的实证研究——源于审计署特派办审计结果执行情况的经验数据[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年01期

4 ;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审计署刘家义审计长在华盛顿的讲话摘要(2011年7月15日)[J];工业审计与会计;2011年05期

5 冯丽茹;深化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的几点思考[J];中国审计;2003年14期

6 周应良;政府审计成本控制和绩效提高[J];中国审计;2005年14期

7 廖义刚;韩洪灵;陈汉文;;政府审计之职能与特征:国家理论视角的解说[J];会计研究;2008年02期

8 黄溶冰;王跃堂;;我国省级审计机关审计质量的实证分析(2002-2006)[J];会计研究;2010年06期

9 天津市审计局课题组;规范和深化预算执行审计[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3年11期

10 王跃堂;黄溶冰;;我国政府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年06期


  本文关键词:国家审计对政府预算执行控制的有效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94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2794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b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