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苏南地区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区域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6 17:01

  本文关键词:苏南地区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区域实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受全球性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影响,全球经济陷入疲软,这对我国的改革和经济建设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地方政府作为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者和管理者,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地方的政治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地方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理体系是否科学完备、治理能力的高低好坏,直接影响着国家治理体系效能的发挥和治理能力的提升。苏南地区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迅速、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作为全国第一个以现代化为主题的示范区,苏南地区在率先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治理体系和高水平的治理能力。本文以苏南地区作为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研究对象,有助于建立新的治理现代化理论分析框架,丰富我国治理现代化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同时,有助于拓宽政府思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苏南地区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综合研究,研究过程共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深入研究地方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理论,进一步理清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第二个阶段,根据苏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尝试构建一个适用于衡量苏南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和评估体系。第三个阶段,根据指标体系设计调查问卷,通过田野调查法了解苏南地区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现状,评估当地治理现代化水平。第四个阶段,梳理总结苏南地区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所取得成效及经验,发现苏南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优势特征,剖析苏南地区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苏州市和无锡市处于地方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第三阶段即基本现代化阶段(80-90分),在这两个地区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发展现状在总体上来说发展水平属于中等偏上。江阴市处于地方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第二个阶段即发展阶段(70-80分),该地区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仍处于快速成长期,发展水平中等,但根据江阴市的总体得分情况可以看出该地区比较接近基本现代化阶段。作为全面改革的总体目标,苏州市和无锡市在快速推进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效和累积的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也面临一些困境。基于此,笔者认为,应通过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政府顶层设计;推行权力清单,进一步明确政府权责边界;协商民主,推进社会各阶层民主参与;运用现代科技,着力打造政府高效治理的服务平台;培育社会公众参与意识,构建多元化治理主体;开展跨区域合作治理,建立政府间合作网络等方式,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层级间的关系,不断提升地方政府的协同治理、依法治理、创新治理和高效治理能力,加快构建边界清晰、分工合理、运转高效、法治保障的多元合作治理模式,形成具有苏南特色的现代化地方政府治理体系。
【关键词】:地方政府 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治理现代化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30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21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11-13
  • 1.1.1 选题背景11-12
  • 1.1.2 研究意义12-13
  • 1.2 既有研究成果评析13-16
  • 1.2.1 国外研究综述13-14
  • 1.2.2 国内研究综述14-16
  • 1.3 基本概念厘定16-18
  • 1.3.1 治理体系的内涵16
  • 1.3.2 治理能力的内涵16-17
  • 1.3.3 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关系17-18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8-21
  • 1.4.1 研究内容18-19
  • 1.4.2 研究方法19-21
  • 第2章 分析框架21-38
  • 2.1 指标体系的构建21-28
  • 2.1.1 文献综述21-23
  • 2.1.2 指标选择的依据与原则23-25
  • 2.1.3 体系构建25-28
  • 2.2 综合评估模型的构建28-33
  • 2.2.1 评价指标的筛选28-29
  • 2.2.2 评价指标的预处理29-30
  • 2.2.3 建立综合评价模型30-31
  • 2.2.4 确定指标权重31-32
  • 2.2.5 综合评价公式32-33
  • 2.3 问卷设计33-36
  • 2.3.1 政府治理现代化的测量33-34
  • 2.3.2 市场治理现代化的测量34-35
  • 2.3.3 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测量35-36
  • 2.4 抽样设计36-38
  • 2.4.1 预调查抽样设计36
  • 2.4.2 正式调查抽样设计36-38
  • 第3章 分析论证38-54
  • 3.1 预调查数据处理38-46
  • 3.1.1 预调查问卷数据描述38-40
  • 3.1.2 预调查问卷信度检验40
  • 3.1.3 预调查问卷效度检验40-45
  • 3.1.4 预调查数据处理结果评析45-46
  • 3.2 正式调查数据处理46-48
  • 3.2.1 正式调查问卷数据描述46-48
  • 3.2.2 正式调查问卷信度检验48
  • 3.3 指标总体评估48-51
  • 3.3.1 指标体系的完善48-49
  • 3.3.2 综合评估49
  • 3.3.3 评估结果分析49-51
  • 3.4 访谈总结51-54
  • 3.4.1 治理的法治化52
  • 3.4.2 治理的民主化52
  • 3.4.3 治理的科学化52-53
  • 3.4.4 治理的文明化53-54
  • 第4章 启示与建议54-59
  • 4.1 苏南地区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启示54-55
  • 4.1.1 苏南地区治理现代化指标体系的成效54-55
  • 4.1.2 苏南地区治理现代化指标体系的不足55
  • 4.2 苏南地区推进治理现代化的发展建议55-59
  • 结论59-62
  • 参考文献62-66
  • 外文文献62
  • 中文文献62-66
  • (一) 法规文件62
  • (二) 学术著作62-63
  • (三) 学术论文63-64
  • (四) 网络资料64-66
  • 致谢66-67
  • 附录一 调查问卷67-71
  • 附录二 访谈提纲71-72
  • 附录三 指标重要性问卷72-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丹兴;罗酬剑;欧阳成卓;;村级组织治理能力的构成及决定因素分析[J];新西部(下半月);2009年07期

2 敬NB嘉;;立以规矩 成以方圆——评《规则社会的十项原则:提升中国的治理能力》[J];中国行政管理;2013年09期

3 胡键;;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提高国家治理能力[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4 郑言;李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02期

5 任言实;;声音[J];人民之声;2014年01期

6 马苹;;如何理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政工学刊;2014年02期

7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笔谈[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8 石德华;;汇聚各方智慧 共议国家治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高峰论坛”综述[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9 王庆五;陈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的发展战略与路径转换[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10 辛向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三个基本问题[J];理论探讨;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谭英俊;;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建设的路径选择[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马旭红;;全面提升地方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荀策 国家统计局秘书室;关于大数据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思考[N];中国信息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马学;西昌:推进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N];凉山日报(汉);2014年

3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刘小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N];南方日报;2014年

4 记者 何永刚 宁晓波 见习记者 李鹏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N];河南法制报;2014年

5 记者 邓小玲 特约记者 吴文颂 实习生 张凯琳;加快法治建设 促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N];西江日报;2014年

6 河南省郑州市上街区委党校副校长 高级讲师 李培荣;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N];山西党校报;2014年

7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江必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N];光明日报;2013年

8 杨亚佳;如何认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意义[N];河北日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黄发红 张建波 陈效卫 丁大伟 吕鹏飞 田泓 丁小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N];人民日报;2013年

10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温宪元;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N];南方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冠宇;我国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困境与路径探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2 马良权;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研究[D];湖北省社会科学院;2015年

3 齐琪;转轨深化中创新驱动的俄罗斯国家治理能力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4 张笑天;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指标体系构建与量化评价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6年

5 郭玉洁;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6 胡韬;苏南地区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区域实践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7 闫慧丽;网络组织制理机制对治理能力的影响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5年

8 熊小群;村级组织治理能力建设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9 陈一航;提升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10 郭学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理论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苏南地区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区域实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92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2892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3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