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民族地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9 04:01
本文关键词:推进民族地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路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理论的起源源于对现实的关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球化、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加速,我国民族地区正面临着一场深刻的社会转型,转型期的民族地区也随之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抓住历史机遇、应对各种挑战,需要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党在民族地区基层民主政治的领导,构建和谐的、多民族社会,在多民族社会凝聚价值共识,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全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完善民族地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路径研究相关基本概念和理论的解析,明确了民族地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所包含的各民族大多以村落为单位聚居、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法、各民族传统组织三个方面内容以及民族地区基层民主政治的重要性。提出民族地区基层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地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拓宽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视野。 第二部分是对基层民主政治促进了民族地区政治文明的发展。主要包括:首先促进了民族地区城乡基层群众自治的结合,如在农村选举中积累了的经验,完全可以用到城市社区的基层选举中去,这就是一种农村和城市之间的过渡和结合。其次,保证民族基层地区各民族群众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如基层民主政治保证了民族基层地区个少数民族群众的政治参与。再次,促进了民族基层地区党组织政治功能的发挥。如有效地协调乡镇与村之间的关系,加强党在基层地区的领导地位和权威。然后,推动和发展了民族区域自治。如基层民主政治为贯彻落实民族自治权提供了有效的支撑。最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环境,进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更好建设民族地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第三部分是对民族地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这些问题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及民族风俗习惯法等诸多方面。而这些问题的根源产生的根源在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农村地区发生了深刻的变迁,由此引发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失衡以及民族间文化价值之间的冲突。 第四部分探讨了推进民族地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路径的分析。一以加强党的领导、提高认识为前提;二是以解决民族地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冲突、强化各少数民族规范整合作为推进民族地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中心。通过化解“两委”之间、乡镇与村之间、民族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之间的矛盾问题和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的引导和管理等办法,使基层民主政治在民族地区更好的发展。三是以巩固基础、健全体制为推进民族地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保障。通过发展民族地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物质基础、加强宣传教育,提升民族地区基层干部群众民主法治意识和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和评价机制、民主制度创新等方法以确保基层民主政治在民族地区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民族地区 基层民主政治 社会组织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21.5;D633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9
- 绪论9-13
- (一) 课题来源9
- (二) 研究目的的意义9-10
- 1. 理论价值9-10
- 2. 现实意义10
- (三) 现状研究10-12
- 1. 国内研究现状10-11
- 2. 国外研究现状11-12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12
- (五)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12-13
- 一、概念界定13-16
- (一) 基层民主13-15
- 1. 基层民主的涵义13
- 2. 民族地区基层民主建设的特点13-15
- (1) 各民族大多以村落为单位聚居13-14
- (2) 民族文化、风俗习惯法14
- (3) 各民族传统组织14-15
- (二) 民族地区基层民主政治的重要性15-16
- 1. 民族地区基层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15
- 2. 拓宽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视野15-16
- 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对民族地区政治文明的发展的重要意义16-20
- (一) 促进了民族地区城乡基层群众自治16-17
- (二) 保证了民族基层地区各民族实现人民当家作主17
- (三) 促进了民族基层地区党组织政治功能的发挥17-18
- (四) 推动和发展了民族区域自治18-19
- (五) 促进了民族基层地区经济的发展、边疆的稳定19-20
- 三、我国民族地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所面临的问题20-30
- (一) 经济问题20-22
- 1. 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20
- 2. 民族地区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性20
- 3.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限制20-21
- 4. 民族地区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性21-22
- (二) 基层自治问题22-25
- 1. “两委”的冲突问题22-23
- 2. 乡村关系难协调23
- 3. “两委”与新社会经济组织的冲突矛盾23-24
- 4. 少数精英分子治村问题24-25
- (三) 制度问题25-28
- 1. 少数民族公民政治参与机制不完善25-27
- (1) 选举不透明25-26
- (2) 决策不合理26-27
- 2. 法律制度不完善27-28
- (1) 民主管理问题27
- (2) 监督不到位27-28
- (四) 民族问题28-30
- 1. 民族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之间的冲突28-29
- 2. 民族宗教问题依然突出29-30
- 四、推动民族地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分析30-47
- (一) 民族地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加强党的领导 提高认识30-33
- 1. 加强党的领导30-32
- (1) 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民主政治中党的建设30-31
- (2) 确保民族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在农村工作的领导核心地位31
- (3) 民族区域自治与基层自治相结合31-32
- 2. 提高认识32-33
- (1) 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高度认识基层民主政治32
- (2) 基层地区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32-33
- (二) 民族地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中心:解决矛盾冲突 强化少数民族规范整合33-40
- 1. 解决矛盾冲突33-37
- (1) 化解村党委与村委会二者的冲突34
- (2) 调节乡镇政府与“两委”的矛盾冲突34-36
- (3) 整合“两委”与“两新”36-37
- 2. 强化少数民族规范整合37-40
- (1) 民族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的规范整合37-38
- (2) 民族宗教文化的规范整合38-39
- (3) 规范和引导宗族和宗派势力39
- (4) 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的引导和管理39-40
- (三) 民族地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保障:巩固基础 健全体制40-47
- 1. 巩固基础40-42
- (1) 大力发展基层民主的物质基础40-41
- (2) 打牢文化基础41-42
- (3) 加强宣传教育,提升民族地区基层干部群众民主法治意识42
- 2. 健全体制42-47
- (1) 加强相关法制建设43-44
- (2) 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和评价机制44-45
- (3) 民主制度创新45-47
- 结束语47-48
- 注释48-52
- 参考文献52-55
- 后记致谢55-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勇,徐增阳;论村民自治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执政能力[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04期
2 傅献群;村民自治中的政治资源整合探析[J];东南学术;2003年04期
3 刘义强;;构建以社会自治功能为导向的农村社会组织机制[J];东南学术;2009年01期
4 刘德宏;;行政指导法治化问题研究[J];福州党校学报;2006年03期
5 万光碧;;新农村建设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J];改革与战略;2006年04期
6 徐杰舜;金秀村民委员会与传统社会组织[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S2期
7 陈幼华;;村级民主监督的现实困境及其对策[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林仙云;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的未来走向浅析[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06期
9 刘银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与村民自治研究[J];江淮论坛;2009年06期
10 陈江虹;刍论村民自治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J];理论导刊;2003年07期
本文关键词:推进民族地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路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43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294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