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我国民意表达机制的构建及其完善研究
本文关键词:当下我国民意表达机制的构建及其完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进入转型社会,社会资源开始重新聚积,造成了不同群体之间社会权利和利益表达能力失衡,产生了贫富悬殊的现象,由此形成了一个结构断裂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下层社会无法获取民意表达的有效资源,导致公共政策严重倾斜,下层社会的权利得不到保障。所以,为民意表达提供制度化的保障,构建和完善我国民意表达机制是当前我国的一个重要议题,有效的表达机制,能够保证社会各个群体权利和利益均衡,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本文第一部分,界定了民意表达机制的相关概念,有民意与民意表达的概念,民意表达的理论基础,民意表达的一般路径介绍。第二部分首先阐述了民意表达机制的构成及其现状。民意表达的构成包括民意表达的主体以及表达的具体方式,其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民意表达最为正式的两条路径,其次还有参加社团组织,利用社会媒体等方式。民意表达机制的有效运行,必须以其原则性为依托,有民主,法治、畅通、有序等原则。对现有民意表达机制进行评价,必须要有统一有效的衡量标准,合理把握其真实度、整合度、通达度以及被接纳度。根据这些评价标准,结合现实中的民意表达现状,发现目前我国的很多民意表达方式流于形式,体制外表达现象频频发生,网络民意发展,逐渐成为新兴的民意表达平台。第三部分,对我国民意表达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剖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民意表达主体存在自身的不足;二、缺乏合作和引导机制,导致民意表达效能低下;三、民意表达结构失衡,渠道不畅;四、缺乏保障和制约机制,导致话语权被强势群体垄断。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经济发展、集权体制和历史文化背景。第四部分,从加强主体表达效能、健全回应机制、拓宽渠道、加强制度化建设、完善保障机制、培育良好的政治氛围等方面对我国民意表达机制的完善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民意 表达机制 完善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21.5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7
- 目录7-9
- 一 绪论9-20
- (一) 相关概念界定9-14
- (二)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14-16
- (三) 研究现状16-18
- (四) 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18-20
- 二 我国民意表达机制的构成及其现状20-35
- (一) 民意表达机制的构成20-29
- 1. 民意表达的主体20-22
- 2. 民意表达的方式22-25
- 3. 民意表达机制的运行原则25-28
- 4. 民意表达机制的评价标准28-29
- (二) 我国民意表达机制的运行现状29-35
- 三 我国民意表达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35-43
- (一) 我国民意表达机制存在的问题35-39
- 1. 民意表达主体存在自身的不足35-36
- 2. 缺乏合作和引导机制,表达效能低下36-37
- 3. 民意表达结构失衡,渠道不畅37-38
- 4. 缺乏保障和制约机制38-39
- (二) 我国民意表达危机探源39-43
- 1. 社会经济因素39-40
- 2. 政治体制因素40-41
- 3. 历史文化因素41-43
- 四 完善我国民意表达机制的路径建议43-53
- (一) 增强民意表达主体的表达效能43-44
- 1. 增强民众表达的物质基础43
- 2. 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政治素质43-44
- (二) 建立良好的回应机制44-46
- 1. 提取出民意中的真实诉求44-45
- 2. 建立双向的表达与沟通机制45
- 3. 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话语权45
- 4. 对体制外的表达加以引导45-46
- (三) 优化民意表达的结构46-49
- 1. 确立人大的主体地位46-47
- 2. 加强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的建设47
- 3. 完善信访制度的改革47-48
- 4. 充分发挥其他表达渠道的功能48
- 5. 重视网络民意的发展48-49
- (四) 完善民意表达机制的制度化建设49-50
- (五) 建立完善民意表达的保障机制50-51
- 1. 建立完备的法律保障50
- 2. 做好权力监督工作50
- 3. 健全责任追究制度50-51
- (六) 培育民意表达的良好氛围51-53
- 参考文献53-57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57-59
- 致谢59-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建生;;高度重视改革发展中的潜性民意表达问题[J];中国发展观察;2013年02期
2 阳慧;疏通民意表达渠道 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8期
3 陈尧;;完善民意表达渠道[J];探索与争鸣;2006年01期
4 陈振锟;;论民意表达在政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J];世纪桥;2006年09期
5 陈振锟;;论政府决策过程中的民意表达[J];理论视野;2006年05期
6 唐葵;;完善政府决策过程中的民意表达机制[J];岭南学刊;2008年02期
7 张兵;;民意表达制度化的思考[J];江汉论坛;2008年09期
8 王海稳;;论网络民意表达的政治价值考量及其限度[J];甘肃理论学刊;2009年03期
9 ;情绪如何释放的是非题[J];人民论坛;2009年15期
10 郑文靖;;民意表达机制:存在问题与完善途径[J];理论探索;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进川;;风险社会语境下传媒公共生活实践的主要议题[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健;两会民意表达应突破地方性和行业性[N];云南政协报;2007年
2 谭利明;民意表达渠道的畅通彰显社会进步[N];烟台日报;2008年
3 鹰远;“问计于民”有利于建立民意表达机制[N];辽宁日报;2008年
4 白云乡;网络时代的民意表达[N];联合日报;2008年
5 周平;民意表达,值得期待的成长[N];人民日报;2010年
6 金中基;让民意表达更顺畅[N];湖南日报;2010年
7 荣凌 成银 松林 四川省纪委;健全畅通有序民意表达机制的思考[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年
8 晏扬;民意表达要增量,更要盘活存量[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9 白云区委党校教师 高清扬;完善民意表达机制[N];贵阳日报;2013年
10 张永生;让民意表达渠道更通畅[N];安徽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钱超;论民意表达[D];复旦大学;2008年
2 张蓉;网络民意表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昌昊;权利与权力之沟通、协调与合意[D];苏州大学;2007年
2 陈玲;当下我国民意表达机制的构建及其完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4年
3 姚昕陶;民意表达渠道问题及对策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4年
4 丁春早;公民参与视角下的民意表达和吸纳[D];复旦大学;2012年
5 王瑶;网络舆论与民意表达[D];新疆大学;2013年
6 吴丽;网络民意表达途径优化建设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7 周瑜;网络民意表达的效应与管理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8 陆俊杰;网络民意表达的政府回应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9 郭华宾;当代中国公民社会成长中的民意表达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10 钱英侠;我国网络民意表达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完善[D];湘潭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当下我国民意表达机制的构建及其完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08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00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