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科学化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科学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政党自我监督是政党自身建设的基本内容和政党发展的重要保障。它是从特有的角度对政党权力正常运行的肯定和保护,对政党权力偏离正确轨道的防范和矫正。政党自我监督的科学化水平,体现着政党自身建设的质量,反映着政党实现价值的能力,事关政党发展的前途和命运。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伊始起就高度重视党内监督。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随着中国共产党的自身情况、执政任务和执政环境的发展变化,党内监督的价值与意义日益凸显。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如何增强党的公信力和执政能力,成为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重大而又紧迫的课题。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的科学化水平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同时也是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如何进一步实现以科学理论指导党内监督、以科学制度保障党内监督、以科学方法推进党内监督是本文关注的重点,努力从规律层面认识和把握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问题是本论文研究的价值指向。 本文立足于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论文首先在对党内监督科学化的内涵把握和理论廓清的基础上,明确党内监督科学化的内在要求与发展方向。进而,从制度与方法两个视角,回应实现党内监督科学化在现实中所遇到的困境与问题。全文共分为八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言,主要从党的自身发展和执政要求交代此项研究的背景。最后一部分是结语,进一步明确了实践积累、制度创新与实现党内监督科学化的关系。全文的其他六个部分从理论到实践对党内监督科学化进行了多角度的深入探讨,梳理了监督、党内监督以及党内监督科学化的内涵,分析了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党内监督科学化的背景与问题依据,讨论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科学化的理论进路,重点分析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科学化的制度建设路径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科学化的方法引导,阐述了如何对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科学化的推进情况进行评价。 全文主要围绕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论述。首先,党内监督科学化是党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适应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变化,自觉把握和运用党内监督规律,不断加强党内监督的建设,使党永葆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的实践过程。党内监督科学化的提出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就理论意义而言,党内监督承担着改善党的自身建设、提升执政合法性、推动党的使命履行、保持先进性的重要意义;就实践意义来说,党内监督科学化能够在约束权力行使、遏制腐败、促进民主、完善制度建设、加强有效管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党内监督科学化的最终实现,需宏观体制、制度调整与微观运行方式与原则的配合与协调。从宏观层面来讲,党内监督科学化的实现机理包括一系列的制度建设以及监督过程的法治化、民主化、透明化建设;从微观层面来讲,党内监督科学化的实现需要理顺监督主客体的关系,运用科学的监督方法与手段以及进行具体的监督制度建设。 其次,党内监督科学化的理论基础是批判继承、兼收并蓄的结果。党内监督科学化的概念提出虽然较晚,然而党内部始终存在监督科学化的问题。对此问题,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家到中国共产党人都做出了不同的分析与论断。在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种理论资源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共产党自身的理论探索,笔者认为党内监督科学化的理论进路在于:以约束政党权力为核心,将党内民主与党内“分权”有机结合起来。这种理论进路,有着自身的实现机理。党内监督科学化的实现机理是一个动态的运转体系,它有着自己独特的运行方式及其所要达成的目标要求。 再次,如何不断提高党内监督科学化的水平,是我们党党内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认为,不断提高党内监督科学化的水平,除上述所说的“理论指导”外,还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从制度支撑方面;二是从方法引导方面。从制度支撑方面来看,我们要实现自上而下的下行党内监督制度建设、自下而上的上行党内监督制度建设与同级的平行党内监督制度建设这三条路径的结合,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具体路径安排上,就是要整合党内监督的党内监督制度,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依托制度保障党员权利,协同一般监督与专门监督机构,积极发挥党代会作用,利用网络平台发扬党内民主,建立并完善平行评价制度等,不断拓展党内监督的制度渠道和提升党内监督的制度化水平。从方法引导来看,要以民主促进决策、以责任落实推动政策反馈、实施动态监控、以顶层设计与底层突破相结合等方法推动党内监督科学化的发展。在具体方法上,就是既要不断完善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民主决策的反馈机制,借鉴行政首长问责制,建立动态、多元的党内监控系统,实现党内监督的顶层设计,又要推动基层民主的发展、实现底层的突破等,不断创新党内监督的科学方法,不断引导党内监督,从而不断提高党内监督科学化的水平。 最后,党内监督科学化涉及从思想观念到工作内容的诸多方面。将思想的先进性、结构的合理化、方式的现代化、程序的规范化、工作内容的制度化统一起来,作为科学化推进情况的评价依据,有利于对党内监督科学化的把握和实施。
【关键词】:党内监督 党内监督科学化 党内监督制度 党内监督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262.6
【目录】:
- 中文摘要8-11
- ABSTRACT11-15
- 导论15-26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15-17
- 一、选题背景15-16
- 二、研究意义16-17
- 第二节 研究现状17-21
- 一、党内监督研究述评17-19
- 二、党内监督科学化研究述评19-21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21-23
- 一、研究方法21-22
- 二、研究思路22-23
- 第四节 论文的基本框架与主要特点23-26
- 一、内容框架23-24
- 二、主要特点24-26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科学化的基本内涵与价值功能26-41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科学化的内涵26-34
- 一、监督的定义26-29
- 二、党内监督的概念29-30
- 三、党内监督科学化的界定30-34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科学化的价值功能34-41
- 一、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科学化的价值意义34-37
- 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科学化的功能作用37-41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党内监督科学化的背景41-58
- 第一节 实现党内监督科学化的社会背景41-47
-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多元化的冲击是党内监督科学化的现实基础41-44
- 二、现代化进程中社会风险的剧增是党内监督科学化的外在要求44-45
- 三、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转变是推动党内监督科学化的内在动力45-47
- 第二节 实现党内监督科学化是中国共产党自身监督的内在要求47-58
- 一、党内监督体系的结构不够优化48-50
- 二、党内监督制度体系不够完善50-52
- 三、党内监督主体自觉性不足52-54
- 四、党内监督运转过程不够规范54-56
- 五、党内监督体系的功能不够完备56-58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科学化的理论进路58-84
- 第一节 政党权力需要监督58-62
- 一、人性恶假设与政党权力监督58-60
- 二、经济人理性与政党权力监督60-61
- 三、权力属性与政党权力监督61-62
- 第二节 党内民主是政党权力监督的基本形式62-67
- 一、党员的平等主体地位与党内监督62-64
- 二、党的代表大会制度与党内监督64-65
- 三、党内民主选举制度与党内监督65-67
- 第三节 党内“分权”是政党权力监督的必要条件67-73
- 一、分权制衡蕴含权力监督67-70
- 二、党内“分权”体现权力监督70-72
- 三、党内“分权”的有益实践72-73
-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科学化的实现机理73-84
- 一、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科学化实现机理的宏观基础73-77
- 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科学化实现机理的微观基础77-79
- 三、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科学化实现机理的运行方式79-81
- 四、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科学化实现机理的目标要求81-84
- 第四章 以制度建设为总抓手推动实现党内监督科学化84-128
- 第一节 加强自上而下的党内监督制度建设84-106
- 一、理顺一般监督机构与专门监督机构的关系85-86
- 二、完善自上而下监督的党内监督制度86-89
- 三、改革自上而下监督的领导体制89-90
- 四、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塑造监督文化90-92
- 五、加强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92-94
- 六、建立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公开制度94-101
- 七、寻求自上而下监督的突破口——以县委书记现象为例101-106
- 第二节 加强自下而上的上行党内监督制度建设106-118
- 一、依托制度保障党员权利107-110
- 二、充分发挥党代会作用110-116
- 三、利用网络平台发扬党内民主116-118
- 第三节 加强同级平行的党内监督制度建设118-128
- 一、实现平行监督的前提119-121
- 二、确立平行评价制度建立的依据121-122
- 三、明确平行评价制度建立的原则122-123
- 四、完善平行评价制度的内容123-126
- 五、创新平行评价制度的实现形式126-128
- 第五章 实现党内监督科学化的方法128-151
- 第一节 以民主化决策推进党内监督科学化128-134
- 一、发挥党员主体作用推进党内民主决策128-131
- 二、不断完善民主集中制促进党内民主决策131-133
- 三、建立健全民主决策的反馈机制133-134
- 第二节 以责任落实推进党内监督科学化134-138
- 一、以领导干部为问责重心,强化党内监督135-136
- 二、明确责任主体和责任内容,推动党内监督136-137
- 三、加强责任检查和考核,加强党内监督137
- 四、严格追究责任,落实党内监督137-138
- 第三节 实施动态监控推进党内监督科学化138-143
- 一、发动多元主体广泛参与138-139
- 二、确保信息的充分与多样139-141
- 三、重视“八小时”以外的监督141-142
- 四、建立动态反馈系统142-143
- 第四节 以顶层设计与底层突破相结合推进党内监督科学化143-151
- 一、顶层设计的路径分析——以纪律检查委员会为考察中心143-147
- 二、底层突破的路径分析——以基层党内民主的典型个案为例147-151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科学化的推进评价151-160
- 第一节 坚持党内监督价值理念的先进性151-152
- 一、必须坚持党的根本价值观151-152
- 二、解放思想、与时俱进152
- 第二节 坚持党内监督体系结构的合理化152-153
- 一、党内监督体系完整、合理的成熟程度153
- 二、党内监督体系结构之间的协调程度153
- 第三节 坚持党内监督方式的现代化153-156
- 一、传统监督方式与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相结合154
- 二、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在党内监督中的应用范围和程度154-155
- 三、听证、审计等现代手段在党内监督中的应用范围和程度155
- 四、科学监督手段之间协调性、统筹性的程度155-156
- 第四节 坚持党内监督实施过程的规范化156-158
- 一、党内监督实施过程的法治化程度156
- 二、党内监督实施过程的民主化程度156-157
- 三、党内监督实施过程的透明化程度157-158
- 第五节 坚持党内监督工作的制度化158-160
- 一、下行监督与上行监督的制度建设及其结合程度158
- 二、党内监督与社会监督的制度建设及其结合程度158-160
- 结束语:实践积累、制度创新与党内监督科学化160-164
- 参考文献164-173
- 致谢173-174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174-175
- 附表1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忠莹;正确把握精神实质 扎实有效开展党内监督[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4年06期
2 杜祥森;从抓重要环节入手加强党内监督[J];济宁师专学报;1995年03期
3 毛军吉;反腐倡廉与党内监督制约机制探析[J];理论与现代化;1996年04期
4 李新民;关于铁路企业党内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0年04期
5 张守喜;走出党内监督的认识误区[J];政工学刊;2000年09期
6 刘运喜;论党内监督[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7 江祥钦;加强党内监督:从严治党的根本措施[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03期
8 文哲,宋群英;试论加强和完善党内监督[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1年02期
9 王传志;认真学习《条例》 搞好党内监督[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4年03期
10 尹瑞华;强化党内监督的几点思考[J];当代贵州;2004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帅学习;;党的三十年反腐思路和当前党内监督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A];宜春市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杨松义;;进一步提高巡视工作水平[A];探索 创新 求实——青海省“十一五”时期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汇编(上)[C];2011年
3 耿洪彬;;党内监督是执政党制度建设的重大课题[A];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04年
4 马文孝;;浅论执政党的党内监督[A];在党的旗帜下——青海省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70周年文集(上)[C];1991年
5 赵清城;;论邓小平的党内监督思想及其现实意义[A];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04年
6 水汉林;;加强党内监督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环节[A];“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建设”论文汇编——2006年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学会工作会议材料[C];2006年
7 黄振威;;党政机关党内监督的难点原因与对策[A];新时期反腐倡廉研究文集[C];2007年
8 张亚娟;;邓小平执政党监督思想探析[A];纪念邓小平(下卷)——北京市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曹红生;;浅析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全程监督管理[A];新时期反腐倡廉研究文集[C];2007年
10 孙传宝;;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干部监督问题研究——兼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政治腐败问题及其治理[A];中国现代化与西部大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云珍丽;加强党内监督 构建合理体系[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6年
2 兵团审计局 李国平;领导干部要自觉接受党内监督[N];兵团日报(汉);2004年
3 梁先中;努力提高党内监督的水平[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0年
4 黄忠莹;正确理解《条例》精神 扎实开展党内监督[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4年
5 李旭东 陆天贵;加强和完善高校党内监督[N];广西日报;2005年
6 记者 兰锋;以新一轮巡视工作为契机 持续推进科学发展海西先行[N];福建日报;2009年
7 市政协理论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管理科学院特约研究员 谭学立;加强党内监督 筑牢反腐防线[N];连云港日报;2010年
8 中央巡视组原副组长 吴振钧;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发展的回顾与思考[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年
9 李子霖;党内监督应抓好八方面工作[N];大理日报(汉);2005年
10 盖宇香(作者单位:庆阳市乡镇企业管理局);加强党内监督是廉洁从政的重要保证[N];陇东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进;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科学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2 田立军;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的历史考察(1978—2012)[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3 姜山;发展党内民主研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关键[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亚娟;关于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5 邬思源;中国共产党监督制度的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海洋;党的制度体系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7 赵亮;地方党组织法制监督论[D];苏州大学;2013年
8 韩冰;中国执政党权力监督体系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9 靳晓光;执政党党内民主发展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10 贾金易;当代中国官德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艳云;新时期党内监督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万代;高校党内监督问题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明秋;党内监督改进路径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王莲;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加强党内监督的探索历程与历史经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5 曹丽华;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问题研究[D];中共山东省委党校;2013年
6 梅辉和;邓小平对党内监督科学化的探索[D];广西大学;2012年
7 韩雨;改革开放以来党内监督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8 陈端义;民主党派党内监督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9 亢海记;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王燕;加强和改进辽宁省直机关党内监督工作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科学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39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03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