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规范与软法关系再探
发布时间:2021-04-22 01:58
民间规范与软法具有形式上的类似,因此,被学者们认为二者具有互通性。但民间规范与软法的学理区分是根本的。从内涵角度看,民间规范与软法的根本区别在于正当性基础的不同。软法的正当性源自协商合作,而民间规范的正当性基础源自地方或群体内部的文化、传统。通过二者正当性基础差异的分析,可以明确基于传统的"礼法"而形成的规范不是软法而是民间规范;还可以从司法实践视角看二者差异,民间规范因其源自传统传承而具有了硬法属性,能够成为司法裁判的适用依据,而软法基于协商而成,往往在调解而不是裁判中出现。对二者差异的明确不意味着二者的排斥,恰恰相反,正是对二者的差异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才能避免含糊与误解,促成二者的合理互动,共同在法治社会建设中发挥作用,推动法治发展。
【文章来源】:青藏高原论坛. 2020,8(03)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民间规范与软法的混同
二、民间规范与软法的差异
(一)从内涵外延看二者的差异
(二)以“礼法”为视角看二者的差异
(三)从司法实践视角看二者差异
三、软法与民间规范的互动
(一)民间规范可以为软法提供规则渊源
(二)软法为民间规范提供了借鉴的模本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软法:形式软法与实质软法[J]. 魏清沂.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3)
[2]论民间法语言的模糊性[J]. 王月峰.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12(02)
[3]软法研究:现状、问题、趋势[J]. 黄学贤,黄睿嘉. 公法研究. 2012(01)
[4]论习惯法与软法的关系及转化[J]. 郑毅.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2)
[5]论软法与民间法的耦合与界分[J]. 梁剑兵. 法治论丛(上海政法学院学报). 2009(06)
[6]本土资源与民间法的生长——基于浙江“枫桥经验”的实证分析[J]. 韩永红.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8(04)
[7]信任与秩序——对当代民间合会的法理剖析[J]. 李学兰.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4)
[8]中国法治进程中的软法问题及软法现象分析[J]. 田成有.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9]软法的兴起与软法之治[J]. 姜明安. 中国法学. 2006(02)
[10]认真对待软法——公域软法的一般理论及其中国实践[J]. 罗豪才,宋功德. 中国法学. 2006(02)
本文编号:3152931
【文章来源】:青藏高原论坛. 2020,8(03)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民间规范与软法的混同
二、民间规范与软法的差异
(一)从内涵外延看二者的差异
(二)以“礼法”为视角看二者的差异
(三)从司法实践视角看二者差异
三、软法与民间规范的互动
(一)民间规范可以为软法提供规则渊源
(二)软法为民间规范提供了借鉴的模本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软法:形式软法与实质软法[J]. 魏清沂.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3)
[2]论民间法语言的模糊性[J]. 王月峰.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12(02)
[3]软法研究:现状、问题、趋势[J]. 黄学贤,黄睿嘉. 公法研究. 2012(01)
[4]论习惯法与软法的关系及转化[J]. 郑毅.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2)
[5]论软法与民间法的耦合与界分[J]. 梁剑兵. 法治论丛(上海政法学院学报). 2009(06)
[6]本土资源与民间法的生长——基于浙江“枫桥经验”的实证分析[J]. 韩永红.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8(04)
[7]信任与秩序——对当代民间合会的法理剖析[J]. 李学兰.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4)
[8]中国法治进程中的软法问题及软法现象分析[J]. 田成有.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9]软法的兴起与软法之治[J]. 姜明安. 中国法学. 2006(02)
[10]认真对待软法——公域软法的一般理论及其中国实践[J]. 罗豪才,宋功德. 中国法学. 2006(02)
本文编号:31529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15293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