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纠纷解决的传统策略与法律路径选择
发布时间:2017-04-27 19:06
本文关键词:农村纠纷解决的传统策略与法律路径选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前中国农村社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农村的价值观念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由于血缘、地缘所结合成的乡土社会已经开始瓦解,农村纠纷出现了激烈化、多样性的特点,这些对于农村纠纷解决中使用的传统策略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冲击。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推进,传统民间纠纷解决策略的合法性越来越受到质疑;另一方面,国家法律与农村社会的实际情况相脱节,在人员缺失、体制不完善的情况下,传统习惯依然对于纠纷的解决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应用的广泛性阻碍了法律的传播路径,出现了法律在纠纷发生时不为农民所考虑的情况。法律成为纠纷的最终解决方式,这是法治社会的要求,也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青岛市M镇东村为调查对象,从农村纠纷解决的传统策略、农民不用法律解决纠纷的原因以及纠纷解决的法律路径选择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农村纠纷解决的运行逻辑和存在的问题,在肯定传统策略在纠纷解决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同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通过分析法律不被农民所接受的原因,为纠纷解决的法律体系建构提供一些建议。本文选择个案研究和访谈的方法,对农村纠纷中村民的策略选择进行了解。研究发现,当前农村纠纷中有着邻里纠纷增多、法律发挥不了作用、传统习俗的约束力下降以及纠纷日趋激烈的特点。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出现了新的纠纷类型,但传统纠纷仍然占据很大比重。农村社会并没有完全解体,传统习俗的约束力仍在,而在纠纷解决方式的选择上,村民仍然具有自主性,遇到纠纷时传统习惯一般作为其首选。法律在纠纷中出现的频率极低,这与传统习惯、法律本身和农民对待法律的态度有关。纠纷解决中,人情伦理作为调解原则,而法律所体现的公正性还未深入人心。在传统遭到破坏,而法律体系尚未建立的情况下,纠纷解决很容易往暴力方向发展,出现民转刑事件。因此,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法律本身也可以学习民问纠纷解决方式的优点,探索适合农村纠纷解决的法律路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关键词】:东村 农村纠纷 传统策略 法律路径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1.8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一、绪论9-16
- (一) 研究问题与意义9-10
- (二) 研究现状10-13
- (三) 研究方法与资料收集13-14
- (四) 叙述框架14-16
- 二、东村纠纷概况16-21
- (一) 东村概况16-17
- (二) 一起纠纷17-19
- (三) 东村纠纷的特点19-21
- 三、农村纠纷解决的传统策略21-27
- (一) 请和事佬解决21-23
- (二) 在“路边社”解决23-24
- (三) 找村委解决24-25
- (四) 依靠暴力解决25-27
- 四、农村纠纷解决时“无法”的原因分析27-33
- (一) 农村习惯不易改变27-28
- (二) 法律传播途径中断28-30
- (三) 耻讼观念根深蒂固30-31
- (四) 司法腐败时有发生31-33
- 五、农村纠纷的法律路径选择33-39
- (一) 法律下乡33-34
- (二) 送法上门34-39
- 六、总结与讨论39-40
- 参考文献40-42
- 附录一42-43
- 附录二43-44
- 致谢44-45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45-47
- 浙江师范大学学位论文诚信承诺书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晓峰;;农村纠纷调解中的村治逻辑——对浙东先锋村的政治人类学考察[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胡子君;;农村纠纷多途径解决机制的构建——以“无讼”文化与现代法制的融合共存为背景[J];理论与改革;2013年05期
3 苏力;为什么“送法上门”?[J];社会学研究;1998年02期
本文关键词:农村纠纷解决的传统策略与法律路径选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12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31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