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治安综合治理现状、问题和对策
发布时间:2017-04-29 05:00
本文关键词:荆州市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治安综合治理现状、问题和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事业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与工业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党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建设新农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的重大举措。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农村的治安稳定实际上就是实现国家发展战略与我国农村现实情况和农民需求的和谐。维护农村稳定,亿万农民怎样当家作主?怎样行使宪法赋予的管理政治、经济、社会事务和基层各项事业的权力呢?就是要依法进行自我管理,实行村民自治。实践证明,要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农村经济,就必须用法律来理顺农村工作各方面的关系。要巩固发展农村根本的成果,就必须用法律规范干部、村民的行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使农业生产、农民生活走向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因此,要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必须全面开展依法治村。然而这些都要靠稳定作为前提,农村没有一个稳定的环境,什么事情都办不成。维护农村稳定,是确保农村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的需要。维护农村稳定,是推动基层组织有效运转的重要保证。维护农村稳定,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本文首先分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我们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团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新战略的新举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包括5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5个条件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即要因地制宜的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可靠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措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工程。 本文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荆州市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治安综合治理现状,重点分析了荆州市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治安综合治理存在的问题。近年来,荆州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创新思路,上下联动,集中力量,确保了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的有效推进,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发生了可喜变化。荆州市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成绩是肯定的,农村的稳定局面为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和谐,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但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仍存在以下问题需要解决:1、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受阻,给农村社会的治安稳定带来隐患。城市居高不下的下岗率限制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给农村社会治安带来压力。2、农村治安工作被动应付现象严重,应对未来复杂治安局面的准备不足。3、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功能的弱化,农村社会治安资源难于整合。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第三部分重点分析了荆州市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治安综合治理对策。(一)从宏观上讲,要抓住以下四点。 (1)必须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2)必须广泛深入地开展法制教育和文化宣传,尤其是富有成效地在青少年中开展好法制教育,这是搞好农村社会治安工作的治本工作,是舆论、基础和思想保证。(3)必须努力壮大集体经济,减轻农民负担,要组织农民发展生产,尽快脱贫致富。(4)必须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强化打击和防范职能,这是改善农村社会治安的有力措施。 (二)从微观上讲,有必要在行政村成立治安协会,推行治安承包,用经济扛杆解决农村治安防范问题,真正解决农村治安有人管、有人干、常抓不懈的问题。 (三)全面落实人防、物防、技防(简称三防)措施
【关键词】:新农村 农村治安 综合治理 现状 问题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长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422.6;D631.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9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0-14
- 1.2 国内外研究的趋势14-16
-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16-19
- 第二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19-21
- 2.1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19
- 2.2 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历史背景19-20
- 2.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20-21
- 第三章 荆州市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治安综合治理的现状及问题21-33
- 3.1 荆州市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21-27
- 3.2 荆州市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治安综合治理的现状27-31
- 3.3 荆州市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治安综合治理存在的问题31-33
- 第四章 荆州市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治安综合治理的对策33-37
- 第五章 结论37-39
- 致谢39-40
- 参考文献40-43
- 个人简介43-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家瑜;;新农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农村治安问题[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5期
2 柳忠民,李向阳,林豪,梁宣旗;关于福建省农村社会治安状况的调查报告[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2年02期
3 邵红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视野下的农村治安问题探析[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胡昀;;“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化解途径[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年01期
5 邓许红;;发展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年08期
6 吴翠玉;刘彩;;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年08期
7 羊许益;;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权益保障机制构建初探[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年11期
8 程高峰;;关于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J];河北农业科学;2011年07期
9 华敏;张孟民;;和谐农村视角下的农村治安环境建设[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5期
10 蔡玉霞;;烟台市搞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探索之路[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本文关键词:荆州市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治安综合治理现状、问题和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41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34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