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高校青年教师公民意识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3 10:11

  本文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公民意识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公民意识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近年来已经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对于公民意识体系的构建是我国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的题中之义。高校青年教师公民意识的教育更是具有跨时代的意义。事实上,高校青年教师在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知识生产专业化、大学管理行政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值得我们深思。高校青年教师公民意识的普及是我国走向公民社会必然的选择,也是为国家输出合格公民的前提。高校青年教师公民意识的发育需要教师自身的探索,更需要国家针对性的系统培养,更需要全社会和谐氛围的熏陶和感染。 本文以山西高校教师为样进行了调查,数据及座谈结果显示,当前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公民意识整体水平有显著提高,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共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讲述了本文选题的目的、意义、高校青年教师公民意识相关文献综述,以及本文研究的方法。 第二部分为有关公民意识相关理论的解析。主要阐述了公民、公民意识的概念和内涵,以及其发展历史追溯。在马克思理论体系中没有完全提及到公民意识的有关内容,但是通过其有关人类发展的三个阶段的理论来论述公民意识是人发展的最终目标。 第三部分是高校青年教师公民意识现状及其原因分析。对中国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做了简单论述,指出目前高校青年教师整体发展的现状。通过对山西几所高校的在职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及与个别老师做了短暂的访谈。利用调查数据从爱国和民族意识、法律意识、公德意识、主体意识几方面具体分析了目前高校青年教师公民意识状况,以及在认知、了解途径、参与途径、社会关注度方面出现的问题,发现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公民意识状况不容乐观。从现状入手,发现造成高校青年教师公民意识现状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其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其二是当今中国政治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其三是公民教育体系下的问题,其四是高校现行制度的问题,其五是西方文化入侵带来的影响。 第四部分是针对高校青年教师公民意识的现状,从基本原则,指导思想,构建路径来规划我国青年教师公民意识教育。高校青年教师在高校承担着教学,行政和科研的重担中,但是对公民意识的整体关注度不够,势必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对这一群体的关注。我们要西学东鉴,正确对待西方先进文明的有益成果,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加强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公民意识。在构建高校青年教师公民意识的过程中,把握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遵循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教育五大方面一一着手,提出构建高校青年教师公民意识培育的有效路径。 结语部分,总结了全文,提出了对高校青年教师在公民意识构建方面的展望。
【关键词】:公民 公民意识 高校青年教师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3-6
  • ABSTRACT6-13
  • 第一章 绪论13-23
  • 1.1 选题背景及目的13-14
  • 1.1.1 选题背景13-14
  • 1.1.2 选题目的14
  • 1.2 选题意义14-16
  • 1.2.1 选题的理论意义14-15
  • 1.2.1.1 高校青年教师公民意识理论的研究有助于构建中国特色的高校教师公民理论14-15
  • 1.2.1.2 高校青年教师公民意识的研究为高校制度改革提供理论指导15
  • 1.2.2 选题的现实意义15-16
  • 1.2.2.1 高校青年教师公民意识研究有助于丰富和推动中国的民主化进程15-16
  • 1.2.2.2 高校青年教师公民意识研究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16
  • 1.3 研究现状16-20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7-18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8-20
  • 1.4 研究方法20-23
  • 1.4.1 文献分析法20
  • 1.4.2 访谈法20-21
  • 1.4.3 问卷调查法21-23
  • 第二章 公民意识相关理论解析23-33
  • 2.1 公民理念的历史追溯23-25
  • 2.1.1 古希腊时期的“公民”23-24
  • 2.1.2 古罗马时期的“公民”24
  • 2.1.3 近代公民24-25
  • 2.1.4 现代公民25
  • 2.2 公民意识的内涵25-29
  • 2.2.1 公民意识概念的理论25-26
  • 2.2.2 西方公民意识的发展26-27
  • 2.2.3 中国公民意识发展27-29
  • 2.3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公民意识29-33
  • 2.3.1 对人的依赖29-30
  • 2.3.2 对物的依赖30-31
  • 2.3.3 人的自由个性31-33
  • 第三章 中国高校青年教师公民意识现状及其成因分析33-51
  • 3.1 中国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现状33-35
  • 3.1.1 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33-34
  • 3.1.2 高校青年教师的现状34-35
  • 3.2 高校青年教师公民意识现状—以山西高校青年教师为例35-43
  • 3.2.1 调查样本总体说明35-37
  • 3.2.2 高校青年教师公民意识表现37-43
  • 3.3 高校青年教师公民意识缺失现状原因分析43-51
  • 3.3.1 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43-45
  • 3.3.1.1 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43-44
  • 3.3.1.2 传统“公”为核心的家国同构思想的影响44-45
  • 3.3.2 中国政治经济体制不完善45-47
  • 3.3.2.1 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相对不成熟45-46
  • 3.3.2.2 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相对不充分46-47
  • 3.3.3 公民教育体系中有些问题的影响47-48
  • 3.3.3.1 公民教育主体功能发挥不充分47-48
  • 3.3.3.2 公民教育内容与现实的偏离48
  • 3.3.4 高校现行制度中的问题48-49
  • 3.3.5 西方文化入侵带来的影响49-51
  • 第四章 中国高校青年教师公民意识构建途径51-63
  • 4.1 中国高校青年教师公民意识构建的基本原则51-52
  • 4.1.1 民主原则51
  • 4.1.2 多样性原则51-52
  • 4.1.3 整合原则52
  • 4.2 中国高校青年教师公民意识构建的指导思想52-55
  • 4.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根本52-54
  • 4.2.2 重在建设,以人为本54-55
  • 4.3 高校青年教师公民意识构建方法55-63
  • 4.3.1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高校青年教师公民意识的构建提供积极的利益引导机制55-57
  • 4.3.2 建立稳定的民主政治制度,为高校青年教师公民意识培育提供制度保障机制57-58
  • 4.3.3 培育良好的公民意识文化,为高校青年教师公民意识建设提供精神支撑58-59
  • 4.3.4 建立完善的公民社会,为高校青年教师公民意识的培育提供社会机制59
  • 4.3.5 完善高校青年教师公民意识教育体系,为高校青年教师公民意识提高提供多渠道平台59-61
  • 4.3.6 深化高校青年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61-63
  • 第五章 结语63-65
  • 参考文献65-69
  • 附录69-73
  • 致谢73-7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白薇;;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意识[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年03期

2 王颖;当代中国公民教育历史性复兴的现实反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02期

3 陈嘉;;大学教师的知识分子角色意识的确立[J];教育评论;2011年01期

4 马长山;公民意识:中国法治进程的内驱力[J];法学研究;1996年06期

5 欧世龙,刘小丽;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理性思考[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6 梁亚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意识形态领域根本问题的解决[J];前沿;2010年19期

7 胡红生,张军;从马克思人的发展三形态理论看人的存在方式的历史变革[J];学术界;2003年02期

8 张民省;公民意识与中国现代化[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张明军;雷俊;;马克思主义语境下的公民社会及其现实意义[J];探索与争鸣;2012年07期

10 李杨;;中国的新公民读本[J];中国新闻周刊;2005年4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曲丽涛;当代中国公民意识发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公民意识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28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428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0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