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傍刺阿是穴联合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22-02-28 22:05
  目的:研究傍刺阿是穴联合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30例,分别为治疗组(傍刺阿是穴联合归脾汤治疗),中药对照组(单纯归脾汤治疗)以及针刺对照组(单纯傍刺阿是穴治疗)。疗程为14天,分别于治疗前一天及疗程结束后当日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中医证候量表测量评分。结果:1.三组PSQI评分结果PSQI治疗前后组内比较,针刺对照组的入睡时间和睡眠时间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单纯针刺在促进睡眠和延长睡眠时间方面的治疗效果不佳,本研究设计中未使用催眠药物,故催眠药物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组每组治疗后评分的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PSQI组间比较,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方面评分及总分均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在睡眠时间方面的评分,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在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以及日间功能障碍方面的治疗后评分下降最为显著。... 

【文章来源】: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祖国医学对失眠的研究现状
        1.1 祖国医学对失眠病名的认识
        1.2 祖国医学对失眠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祖国医学对失眠分型的认识
        1.4 祖国医学对失眠治疗的认识
    2.现代医学对失眠的研究现状
        2.1 失眠的概念
        2.2 失眠的相关机制
        2.3 失眠评估
        2.4 针刺治疗失眠的现代机理研究
        2.5 失眠的治疗
临床研究
    1. 试验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中止标准
        1.8 程度分级
    2.试验方法
        2.1 随机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失眠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2.5 不良事件的处理
        2.6 统计方法
结果
    1.基线比较
        1.1 性别构成比较
        1.2 年龄分布
        1.3 病程分布
        1.4 各量表评分比较
    2.临床疗效分析
        2.1 PSQI评分比较
        2.2 HAMD评分比较
        2.3 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2.4 失眠疗效分析
讨论
    1.立题依据
    2.证型的选取依据
    3.归脾汤的选用依据
    4.傍刺阿是穴的选择依据
        4.1 傍刺法的选用依据
        4.2 “阿是穴”的选穴依据
    5.观察指标的选取依据
        5.1 PSQI的选取依据
        5.2 HAMD的选取依据
    6.试验结果分析讨论
    7.安全性及依从性
    8.问题及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观察[J]. 王伯东.  内蒙古中医药. 2020(03)
[2]归脾汤加减方免疫调节作用研究[J]. 刘宇昕,赵雨,王新宇,吉世禹,张阳,王思明.  吉林中医药. 2020(03)
[3]归脾汤督脉熏蒸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对心脾两虚型抑郁障碍患者睡眠质量及其血清标记物的影响[J]. 闻惠,濮正平,朱洁,许鸣,邢葆平.  浙江中医杂志. 2020(03)
[4]针刺调肝法联合归脾汤治疗睡眠维持困难型失眠(心脾两虚)的临床观察[J]. 李曾妮,陈昌晓,赵彩琪,李泽涵,冯五金.  中国民间疗法. 2020(05)
[5]针药灸并用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分析[J]. 李仲.  内蒙古中医药. 2020(02)
[6]失眠障碍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J]. 方燕燕,赵莲萍,黄刚.  磁共振成像. 2020(01)
[7]李建强针灸治疗顽固性失眠经验[J]. 樊湘珍,潘华峰,杨良俊,蔡甜甜,李建强.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01)
[8]针刺治疗失眠症36例[J]. 郑雯雯,范军铭,王百娟,杨煜珂.  中医研究. 2020(01)
[9]助眠安神贴敷剂印堂穴贴敷治疗慢性失眠症40例临床观察[J]. 文燕,王挺,陈珑,何苗.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06)
[10]基于“昼精夜暝”理论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研究[J]. 袁芳,郭静.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9(12)

博士论文
[1]《内经》生命周期理论探讨及安寐丹对睡眠剥夺模型Orexin信号通路作用研究[D]. 徐波.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9
[2]按时开穴结合温通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D]. 洪秋阳.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
[3]不寐病证的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D]. 孙洪生.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手足十二针”配合常规取穴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D]. 郭鹏.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
[2]《金匮要略》睡眠障碍证治规律研究[D]. 苏航运.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6
[3]针刺联合中药为主治疗肝火扰心型不寐的临床观察[D]. 吕游.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6456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6456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c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