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邓小平政治制度建设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17-05-18 08:00

  本文关键词:邓小平政治制度建设思想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邓小平政治制度建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政治制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后政治制度建设的科学理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政治制度建设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深入研究邓小平政治制度建设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研究邓小平政治制度建设思想,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的背景、意义及相关文献综述;梳理了研究的相关概念和逻辑结构;概述了研究的思路、内容、方法、创新与不足等。在文章的第一部分,概括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毛泽东的政治制度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比较全面、系统地研究了邓小平关于政治制度建设思想的重要基石、核心思想、价值取向。本文认为,对我国已有的政治制度的坚持和完善是邓小平政治制度建设思想的重要基石;民主思想是邓小平政治制度建设思想的核心思想;民本思想是邓小平政治制度建设思想的重要价值取向。文章的第三部分,在研究了邓小平政治制度建设思想的重要基石、核心思想、价值取向的基础上,探索了邓小平政治制度建设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实践路径,其原则主要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和“四项基本原则”;路径选择主要有四个,即保持政治的稳定、发展民主与法制、坚决抵制腐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文章的第四部分,概括了邓小平政治制度建设思想的特点:人民性、时代性和战略性,并对其政治制度建设思想的贡献进行尝试性总结。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主要研究了邓小平政治制度建设思想对于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制度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加强依法治国。
【关键词】:邓小平 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建设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A849;D62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0 绪论10-21
  • 0.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10-12
  • 0.1.1 选题的背景10-11
  • 0.1.2 选题的意义11-12
  • 0.2 文献综述12-16
  • 0.2.1 关于政治制度建设的研究12-14
  • 0.2.2 关于邓小平政治制度建设思想的研究14-16
  • 0.3 研究的相关概念和逻辑结构16-18
  • 0.3.1 研究的相关概念16-18
  • 0.3.2 研究的逻辑结构18
  • 0.4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基本内容18-19
  • 0.4.1 研究的基本思路18-19
  • 0.4.2 研究的基本内容19
  • 0.5 研究的主要方法19-20
  • 0.5.1 文献法19
  • 0.5.2 比较分析法19-20
  • 0.5.3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20
  • 0.6 创新与不足20-21
  • 0.6.1 主要的创新20
  • 0.6.2 存在的不足20-21
  • 1 邓小平政治制度建设思想的理论渊源21-30
  • 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政治制度建设的理论21-24
  • 1.1.1 提出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21-22
  • 1.1.2 实行立法与行政相统一22-23
  • 1.1.3 在无产阶级领导机构实行监督23
  • 1.1.4 关于解决民族问题的思想23-24
  • 1.2 列宁关于政治制度建设的理论24-26
  • 1.2.1 建立新型无产阶级专政的制度24
  • 1.2.2 实行代议制制度24-25
  • 1.2.3 加强工人阶级政党制度建设25-26
  • 1.2.4 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思想26
  • 1.3 毛泽东关于政治制度建设的理论26-30
  • 1.3.1 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制度26-27
  • 1.3.2 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7-28
  • 1.3.3 创立新型政党制度28
  • 1.3.4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8-30
  • 2 邓小平政治制度建设思想的重要基石、核心思想和价值取向30-39
  • 2.1 邓小平政治制度建设思想的重要基石30-35
  • 2.1.1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30-31
  • 2.1.2 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思想31-33
  • 2.1.3 加强政党制度建设的思想33-34
  • 2.1.4 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思想34-35
  • 2.2 邓小平政治制度建设的核心思想——民主思想35-37
  • 2.2.1 民主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保障36
  • 2.2.2 民主是政治制度建设的内在要求36-37
  • 2.3 邓小平政治制度建设思想的价值取向——民本思想37-39
  • 2.3.1 政治制度建设的关键思想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37-38
  • 2.3.2 政治制度建设的检验标准 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38-39
  • 3 邓小平政治制度建设思想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路径选择39-47
  • 3.1 邓小平政治制度建设思想所遵循的基本原则39-41
  • 3.1.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39-40
  • 3.1.2 “四项基本原则”40-41
  • 3.2 邓小平政治制度建设的路径选择41-47
  • 3.2.1 路径选择之一 保持政治的稳定41-42
  • 3.2.2 路径选择之二 发展民主与法制42-44
  • 3.2.3 路径选择之三 坚决抵制腐败44-45
  • 3.2.4 路径选择之四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45-47
  • 4 邓小平政治制度建设思想的基本特征及其贡献47-52
  • 4.1 邓小平政治制度建设思想的基本特征47-49
  • 4.1.1 人民性47-48
  • 4.1.2 时代性48-49
  • 4.1.3 战略性49
  • 4.2 邓小平政治制度建设思想的贡献49-52
  • 4.2.1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保障了人民民主权利49-50
  • 4.2.2 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促进了干部队伍年轻化50
  • 4.2.3 提倡反腐倡廉,建立了政治廉明的监督制约机制50-51
  • 4.2.4 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维护祖国统一51-52
  • 5 邓小平政治制度建设思想的理论意义及当代启示52-59
  • 5.1 理论意义52-53
  • 5.1.1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制度建设的理论52-53
  • 5.1.2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53
  • 5.2 当代启示53-59
  • 5.2.1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必须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54-55
  • 5.2.2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必须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55-56
  • 5.2.3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必须加强依法治国56-59
  • 结束语59-60
  • 参考文献60-66
  • 致谢66-67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耀明;试论邓小平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贡献[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2 李荣娟;;中国特色政治制度文明建设的创新与发展[J];党政干部论坛;2006年03期

3 董世明;;从联邦制到民族区域自治——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转变[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11期

4 刘学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建设的价值选择[J];甘肃理论学刊;2007年01期

5 梁志林,李广增;邓小平对中国政治制度建设的重大贡献[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6 沙健孙;邓小平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方法和步骤[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7 张永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研究的几个问题[J];江苏社会科学;1991年01期

8 雷振文;;政治制度何以生长秩序——兼论转型期中国政治制度完善的逻辑理路[J];江淮论坛;2008年01期

9 李冰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贡献[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S1期

10 聂启元;;论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9年03期


  本文关键词:邓小平政治制度建设思想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54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754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c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