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行政法规备案审查公众参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8 14:04

  本文关键词:行政法规备案审查公众参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进一步完善行政法规备案审查制度有利于规范行政立法、维护我国法制统一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公众参与作为现代民主的突破口和新的“增长点”,在越来越多的领域显现出积极的效应并发挥出独特的价值功能,在行政法规备案审查工作中引入更有效的公众参与,是完善备案审查制度,加强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监督以及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文基于人民主权理论、参与式民主理论、协商民主理论及行政立法控制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法、实证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访谈法,通过对相关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成果的梳理以及对我国行政法规备案审查公众参与制度化建设及实践的回顾,并以《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为例,深入分析我国行政法规备案审查公众参与。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提出我国行政法规备案审查公众参与存在诸如审查建议对审查程序的启动缺乏刚性,审查建议处理过程透明度不高,反馈机制没有建立,缺少救济程序等问题,并指出导致当前行政法规备案审查公众参与困境的原因主要是法律规定过于原则,参与程序不完整以及法律责任缺失三个方面。在借鉴国外行政法规备案审查公众参与积极方面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明确行政法规备案审查公众参与原则,完善行政法规备案审查公众参与程序保障,拓展行政法规备案审查公众参与方式以及从法律层面保障公众参与行政法规备案审查权利等建议,以期为有关国家机关推进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公众参与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行政法规 备案审查 公众参与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1;D621.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1 绪论11-18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7
  • 1.2.1 关于备案审查制度的研究12-13
  • 1.2.2 关于行政法规备案审查的研究13-14
  • 1.2.3 关于行政法规备案审查公众参与的研究14-17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17-18
  • 1.3.1 研究方法17
  • 1.3.2 研究思路17-18
  • 2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和价值功能18-32
  • 2.1 相关概念18-22
  • 2.1.1 行政法规18-19
  • 2.1.2 备案审查19-20
  • 2.1.3 公众参与20-22
  • 2.2 理论基础22-27
  • 2.2.1 人民主权理论22-23
  • 2.2.2 参与式民主理论23-24
  • 2.2.3 协商民主理论24-25
  • 2.2.4 行政立法控制理论25-27
  • 2.3 价值功能27-32
  • 2.3.1 促进备案审查制度有效运作27-29
  • 2.3.2 防止行政立法权恣意29-30
  • 2.3.3 保障公民权利30-32
  • 3 我国行政法规备案审查公众参与制度化建设现状32-38
  • 3.1 我国行政法规备案审查公众参与制度化建设及实践回顾32-35
  • 3.1.1 2000 年7月—2003年5月:从“入法”到首次实践32-33
  • 3.1.2 2003 年6月—2009年12月:公众“上书”风起云涌33-34
  • 3.1.3 2010 年至今:公众参与渐入低潮34-35
  • 3.2 我国行政法规备案审查公众参与制度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与特征35-37
  • 3.2.1 我国行政法规备案审查公众参与制度化建设的主要内容35-36
  • 3.2.2 我国行政法规备案审查公众参与制度化建设的特征36-37
  • 3.3 我国行政法规备案审查公众参与制度化建设的发展趋势37-38
  • 4 《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备案审查公众参与分析38-49
  • 4.1 拆迁条例备案审查公众参与情况简介38-41
  • 4.1.1 背景:拆迁屡发“血案”38-39
  • 4.1.2 过程:公众七年屡次“上书”39-40
  • 4.1.3 结果:国务院废止拆迁条例40-41
  • 4.2 拆迁条例备案审查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41-45
  • 4.2.1 审查建议对审查程序的启动缺乏刚性41-42
  • 4.2.2 审查建议处理过程透明度不高42-43
  • 4.2.3 反馈机制没有建立43-44
  • 4.2.4 缺少救济程序44-45
  • 4.3 拆迁条例备案审查公众参与困境分析45-49
  • 4.3.1 法律规定过于原则导致公众参与缺乏可操作性46-47
  • 4.3.2 参与程序不完整导致公众参与程度不高47
  • 4.3.3 法律责任缺失导致公众参与缺乏保障47-49
  • 5 国外行政法规备案审查公众参与机制的实践与启示49-52
  • 5.1 国外行政法规备案审查公众参与实践49-50
  • 5.1.1 美国49
  • 5.1.2 德国49-50
  • 5.1.3 英国50
  • 5.1.4 瑞士50
  • 5.2 借鉴与启示50-52
  • 5.2.1 公众参与的途径便捷有效50-51
  • 5.2.2 坚持公开原则有利于公众监督51
  • 5.2.3 审查程序的完整性有利于保障公众参与51-52
  • 6 推动行政法规备案审查公众参与的建议52-62
  • 6.1 明确行政法规备案审查公众参与的原则52-54
  • 6.1.1 宪法至上和维护法制统一原则52
  • 6.1.2 公开原则52-53
  • 6.1.3 民主与集中相结合原则53
  • 6.1.4 便民有序原则53-54
  • 6.2 完善行政法规备案审查公众参与程序保障54-59
  • 6.2.1 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受理程序54-55
  • 6.2.2 建立公开机制55-56
  • 6.2.3 进一步完善反馈程序56-57
  • 6.2.4 明确备案审查程序终止的情形57-58
  • 6.2.5 设立救济程序58-59
  • 6.3 拓展行政法规备案审查公众参与的方式59-60
  • 6.4 从法律上保障公众参与行政法规备案审查的权利60-62
  • 7 结论与展望62-63
  • 致谢63-64
  • 参考文献64-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孙笑侠;;拆迁风云中寻找法治动力——论转型期法治建构的主体[J];东方法学;2010年04期

2 王腊生;;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及其完善建议——从国家权力机关监督的角度[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易峥嵘;;如何完善地方人大常委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J];人大研究;2007年06期

4 黄金荣;;“公益上书”的行动逻辑[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0年04期

5 彭东昱;;加强备案审查 维护法制统一[J];中国人大;2014年19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俞可平;[N];学习时报;2006年


  本文关键词:行政法规备案审查公众参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62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762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7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