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儒家社会和谐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

发布时间:2017-05-21 22:06

  本文关键词:儒家社会和谐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和谐是人类最珍贵的价值,也是最完美的境界;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社会。历史上对这一美好社会的期盼吸引了无数能人志士为之努力奋斗。小国寡民,大同社会,理想国,中庸社会尽管这些让人类梦寐以求的和谐社会蓝图不尽相同,但其追求公正、自由、安宁的愿望古今中外皆然。遗憾的是,虽然经过人类的不懈努力,但由此而进行的各种社会实践却屡屡事与愿违。时代发展步入到二十一世纪,追求和谐依然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主题。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物质生活极大繁荣的同时,也引发了许多不和谐的因素,严重影响了人类生活的安宁与社会秩序的稳定,给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我们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即要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认真总结中国发展实践经验基础上,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进程中做出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建设理论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也充分吸收了传统文化中关于社会和谐的智慧和精华。我们现在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儒家理想的和谐社会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但是儒家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些合理思想和主张,对我们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诸如儒家提倡的以修身为本促进人自身的和谐,推崇孝悌为主的追求家庭的和谐,重视和而不同实现国家与民族的和谐,主张“天人合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具有超时空的普遍价值,可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宝贵的思想文化资源,他们关于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探索,也可以为我们当今和谐社会建设带来很多有益的启示。在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在对待儒家思想文化的态度上,既不能简单否定其和谐社会理想的合理价值,也不能无限夸大其社会作用,进而机械照搬传统社会的过时做法,而应在准确把握儒家社会和谐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本质区别和联系的基础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为主导,充分吸收传统思想的合理内涵,在以我为主的辩证统一机制上进行融合和创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理论,从而有效指导我们的实践,,取得更大的成功。
【关键词】:和谐 儒家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学位授予单位】:延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1;B22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绪论9-14
  •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9-10
  • (二) 文献综述10-13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13-14
  • (四) 创新之处14
  • 一、 儒家和谐思想及和谐社会理想的基本内涵14-23
  • (一) 儒家和谐思想的内涵14-20
  • (二) 儒家和谐社会的理想模式20-23
  • 二、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探索与发展23-32
  • (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探索23-27
  • (二)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科学内涵和意义27-32
  • 三、 儒家和谐社会理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辩证32-38
  • (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儒家和谐社会思想的区别与联系32-35
  • (二)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儒家和谐社会思想的契合点35-37
  • (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儒家和谐社会思想的融合机制37-38
  • 四、 儒家社会和谐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38-45
  • (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塑造当代社会的理想人格38-39
  • (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39-40
  • (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处理好当前国内国际的关系40-42
  • (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42-45
  • 注释45
  • 参考文献45-49
  • 后记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磊;苏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J];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2 张绪刚,徐成芳;孔子“和而不同”方法论的现代意蕴[J];东北师大学报;1997年04期

3 张岱年;探索孔子思想的真谛——六十年来对于孔子思想的体会[J];孔子研究;1989年03期

4 蔡德贵;儒家的秩序的和平论[J];孔子研究;2003年04期

5 吴爱萍;;继承传统和谐思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理论界;2007年05期

6 邓敬雷;;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文化源起与内涵[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8期

7 王能昌,李建生,张来芳;孔子“和而不同”思想及其现实价值[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邓思平;“克己复礼”是为和谐[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9 李承;;继承与升华:“和”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政治学研究;2007年01期

10 鲁成波;和:中国古代辩证法的核心范畴[J];齐鲁学刊;2004年04期


  本文关键词:儒家社会和谐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49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849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0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