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法治背景下大众法律文化发展研究
本文关键词:社会主义法治背景下大众法律文化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国法律文化的形式日趋多元化。当下中国的文化类型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现代化变革。大众法律文化的兴起,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大众法律文化丰富了文化的多样性;满足了社会民众的娱乐需求;增加了公民的日常法律常识。同时,凭借着强大而持久的渗透力,强化了社会大众的法律观念,构筑了社会民众的法律意识,为积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营造良好的社会和文化环境。文章第一部分首先阐明了大众文化和大众法律文化的定义,然后描述了大众法律文化具有现代性、世俗化、法律化等特征,最后通过对上述概念和特征的描述以及美国法律影视剧的举例说明,让社会民众能够直观的感受大众法律文化无处不在。在西方,美国的大众法律文化不仅能够让社会大众及时了解法律文化、法律职业者的价值取向,同时也能够让普通民众更为直观的了解大众法律文化的特点。文章第二部分首先结合法律题材影视剧、法制栏目、报道等多种形式的出现,提出当下中国大众法律文化的兴起,然后通过媒体、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介向社会民众传递法律文化信息,为立法决策与社会民意之间搭建互为参照的平台,不仅丰富和完善了国家工作人员的普法形式,便利执法活动顺利开展与进行,而且凭借传播媒介对新闻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满足了社会群众的知情权,鼓励了民众积极参与民主法制活动。文章第三部分重点阐述的是当下大众法律文化的发展对我国法治实践领域产生的影响及其原因分析。大众法律文化整体发展是积极向上的,但是不可否认,伴随着社会进一步发展,大众法律文化对我国立法、执法、司法已经产生的消极影响。因此,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背景,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立法等不同领域出发,分析了当下中国大众法律文化出现消极影响的原因,这样既丰富了大众法律文化的现实意义,也有利于大众法律文化的未来发展。最后,结合当下大众法律文化对于我国法治实践领域产生的影响及其原因分析,对未来大众法律文化的发展提出相关策略。在法治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基础,促进大众法律文化进一步深入发展。法治理念给社会成员提供一个法律知识和精神交流的平台,让大众法律文化与法治有效地结合起来,培养公民学会用法律的方式来思考社会问题;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实践为支撑,丰富大众法律文化的内容与形式。比如,通过社会实践不断地丰富和完善法律题材的影视剧、小说、法制节目等内容;以构建中国特色社会法治文化为目标,规范大众法律文化的发展,让大众法律文化成为法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有效地构建了政府、立法者、司法者、民众之间的信息反馈与交流的平台,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关键词】:法治 大众法律文化 大众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0.0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引言9-11
- 一、什么是大众法律文化11-17
- (一) 从大众文化到大众法律文化11-13
- (二) 大众法律文化的特征13-17
- 二、大众法律文化在当下中国的兴起17-23
- (一) 法制新闻、栏目18-19
- (二) 基层法院、检察院组织的普法活动19-20
- (三) 新型载体——网络媒介20
- (四) 法律题材的影视剧20-23
- 三、大众法律文化对当下中国法治实践的影响及其原因分析23-31
- (一) 大众法律文化对法治实践的影响23-26
- (二) 原因分析26-31
- 四、大众法律文化未来发展的策略31-40
- (一) 坚持法治理论的指导31-34
- (二) 丰富大众法律文化形式34-36
- (三) 规范大众法律文化发展36-40
- 结语40-42
- 参考文献42-46
- 致谢46-4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建设[J];发展论坛;1996年12期
2 叶志坚;文化类型探析[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03期
3 丁为;法律文化:一个宏观的法学新思维──评刘作翔教授的新著《法律文化理论》[J];学习与探索;2001年02期
4 胡旭晟;肖洪泳;;作为一种立场和方法的法律文化[J];法学家;2004年06期
5 张浩;;“法律文化”的根源意义探索[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傅千吉;白龙江流域藏族传统经济文化特点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曾小华;文化变迁和文化进化的一般理论[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2期
8 唐平;;大众文化的是非之辨及调节与控制[J];党政干部学刊;2009年02期
9 郑英伟;;文化哲学视野下的法律文化探讨[J];经济师;2012年07期
10 李军;;论现代法院文化之构建[J];山东审判;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涂可国;;沂蒙精神与临沂文化[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上)[C];2005年
2 朱贻庭;;论文化创新的“原源之辨”——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再创造[A];时代与思潮(7)——20世纪末的文化审视[C];2000年
3 徐永康;;全球化与多样性:法律文化发展的趋向[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多元的法律文化[C];2006年
4 刘宏森;;单向的接轨—一改革开放30年与当代青年流行文化发展浅议[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5 董中锋;;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价值维度[A];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文集[C];2004年
6 贺圣达;;东南亚历史和文化发展:分期和特点[A];东南亚地区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李炜;;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和发展方向[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8 黄璜;;文化与公共管理关系研究——基于合作关系的文化分析框架[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杨胜荣;曹丽;;多元自治:中国文化前景的思考[A];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与探索[C];2009年
10 李庆本;;全球化语境下文化身份的认同与构建[A];东方丛刊(2003年第2辑 总第四十四辑)[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共太原市委宣传部课题组邋执笔 吴国荣 杨云龙 沈乔;高度重视党史文化 建设特色文化名城[N];太原日报;2007年
2 中共太原市委党史研究室 杨云龙;太原党史文化[N];太原日报;2007年
3 记者 刘志良;文化产业孕育新契机[N];金融时报;2009年
4 中共山东省青州市委书记 王立胜;县域文化建设的思考[N];中国文化报;2009年
5 呈贡县政协;推进文化建设 打造美丽新区[N];昆明日报;2010年
6 省委党校教授 李含琳;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三个视角[N];甘肃日报;2011年
7 山东财经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陈华 潍坊市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金融管理办公室干部 张艳;危机视角下文化产业科学发展路径选择[N];联合日报;2011年
8 蒋文书;巴渠文化是达州文化最优定位[N];四川政协报;2007年
9 上海市文广局副巡视员、研究员 毛时安;滨海新区文化建设刍议[N];天津日报;2007年
10 左崇年;“股份文化”与投资文化建设[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虹;清末民国时期新疆汉文化传播研究(1884-1949)[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何群;环境与小民族生存[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3 张佑林;江浙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因素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贲恩正;太极组织文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5 周海峰;燕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吴文清;两周中原与楚文化视野下的器物工艺比较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正康;多续藏族传统信仰文化的调查与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曾军;儿童同伴文化的符号与风格探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晶琦;《当代中文》1-3册文化项目考察与分析[D];复旦大学;2014年
4 李玉霞;重庆市某三甲公立医院的医院文化类型评价[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5 李成;农村小学生流行文化的现状和对策[D];杭州师范大学;2015年
6 董婷;BY公司文化诊断与文化变革方向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7 黄慧琴;《中国文化阅读教程》内容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8 吴洵;平遥历史文化遗产网络体系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9 蔡华玲;社会主义法治背景下大众法律文化发展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10 齐峰;西方文化帝国主义论之探析[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社会主义法治背景下大众法律文化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65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86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