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平正义思想研究
本文关键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平正义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公平正义思想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价值目标,是一个现代社会正常运转所应遵循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准则。公平正义作为一个社会的伦理道德基础,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力量支撑。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经济发展进入新一轮高速发展期,缩小贫富差距,调整利益格局,维护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显得尤为重要。公平正义是具体的、历史的,同时又具有现代性和公共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集体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借鉴西方社会公正理论的规则和制度,在我国的现实情况基础上,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理论,探索了公平正义的实践。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新时期、新阶段出现新的利益冲突和观念变化,就需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发力,实现新一轮发展中形成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新常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对新的时代背景,习近平总书记把公平正义与全面深化改革紧密联系起来,蕴含着深刻的公平正义改革思想,以改革的理论和实践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探求和践行社会公平正义。本文系统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平正义思想,全文包括前言、正文和结语,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内容:公平正义思想的理论阐述。主要阐述了公平正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基本要求。第二部分内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平正义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公平正义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公平正义思想和西方社会公平正义思想的梳理,说明中国共产党公平正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对人类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借鉴。第三部分内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公平正义思想进行历史考察,通过系统的阐述邓小平的公平正义思想、江泽民的公平正义思想、胡锦涛的公平正义思想和习近平的公平正义思想,梳理了我国领导集体公平正义思想的发展脉络。第四部分内容:中国共产党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主要内容。主要从科学发展、制度建设、民主法治、核心价值、和谐社会和深化改革具体阐述中国共产党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理论。第五部分内容:中国共产党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探求和践行。立足于创造更加公正的社会环境、建立更加公正的价值共识,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不断维护公平正义。
【关键词】:改革开放 中国共产党 公平正义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前言10-14
- 一、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0-11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1-13
- (一) 国外研究状况11-12
- (二) 国内研究状况12-13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13-14
- (一) 研究思路13
- (二) 研究方法13-14
- 第一章 公平正义思想的理论阐述14-20
- 第一节:公平正义的科学内涵14-17
- 一、公平正义内涵的科学界定14-16
- 二、公平正义的基本要求16-17
- 第二节 公平正义的基本特征17-20
- 一、公平正义的具体性和历史性17-18
- 二、公平正义的现代性和公共性18-20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平正义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20-29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公平正义思想的理论渊源20-24
- 一、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公平正义思想的理论基础20-21
-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公平正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公平正义思想的历史文化基础21-22
- 三、西方社会公平正义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公平正义思想提供借鉴22-24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平正义思想的现实背景24-29
- 一、社会转型期社会不公正现象严重24-26
- 二、社会转型期公平正义信仰的缺失26-29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平正义思想的历史演进29-40
- 第一节 邓小平的公平正义思想29-32
- 一、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是实现公平正义的物质前提29-30
- 二、实现共同富裕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目标30-31
- 三、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政治前提31-32
- 第二节 江泽民的公平正义思想32-35
-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公平正义思想的核心价值32-33
- 二、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是公平正义的有效机制33-34
- 三、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思想的重要保障34-35
- 第三节 胡锦涛的公平正义思想35-38
- 一、科学发展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指导思想35-36
-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36-37
- 三、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促进公平正义的有力举措37-38
- 第四节 习近平的公平正义思想38-40
- 一、全面深化改革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不竭动力38-39
-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39-40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主要内容40-52
- 第一节 科学发展: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40-41
- 一、在发展中实现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出发点40-41
- 二、公平正义是科学发展的本质属性41
- 第二节 制度建设:公平正义的权威保障41-44
- 一、制度的外在权威和内在权威是保障公平正义的基础42-43
- 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是保障公平正义的根本之策43-44
- 第三节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基本保障44-46
- 一、民主政治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44-45
- 二、法治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由之路45-46
- 第四节 核心价值:公平正义的价值诉求46-48
- 一、社会转型期公平正义出现伦理文化危机46-47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塑社会公平正义理想47-48
- 第五节 和谐社会:实现公平正义的稳定环境48-49
- 一、人与社会利益关系得到协调48-49
- 二、人与自然环境正义得到保障49
- 第六节 深化改革:实现公平正义的不竭动力49-52
- 一、深化改革要坚持“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50
- 二、深化改革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50-52
- 第五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探求和践行52-63
- 第一节 全面深化改革中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价值共识52-53
- 一、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着眼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52-53
- 二、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树立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念53
- 第二节 全面深化改革中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公平正义制度框架53-63
- 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54
- 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54-56
-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精神支撑56-58
- 四、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依托58-60
- 五、深化生态体制改革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升华60-63
- 结语63-64
- 参考文献64-68
- 致谢68-69
- 读研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明;公正:以德治国的最重要原则[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2 吴忠民;;应突出而不是兼顾社会公正问题[J];理论参考;2006年03期
3 吴忠民;毛泽东公正思想初探[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1年02期
4 何祥林;陈婷;;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及其现实启示[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吴忠民;中国社会公正的现状与趋势[J];江海学刊;2005年02期
6 钟晓雄;;论邓小平公平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梁胜文;;试论胡锦涛同志的公平正义思想[J];理论界;2010年03期
8 房正宏;;马克思主义公平观的当代发展及启示[J];理论探索;2009年02期
9 郭夏娟;效率与公平:邓小平的制度伦理原则[J];理论月刊;2003年03期
10 杨红;吴映萍;张立程;;论毛泽东的平等观[J];理论月刊;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锦涛;[N];人民日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欢欢;论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思想在我国现阶段的实现[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2 高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公平正义问题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3 郭舒;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集体公平正义思想的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2年
4 郑谊贞;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解决社会公平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平正义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62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406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