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罗伯特议事规则完善社区议事制度之探析
发布时间:2017-06-08 10:14
本文关键词:以罗伯特议事规则完善社区议事制度之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议事规则(parliamentary law)又称会议规则,最早运用于议会。它的原意是指议会议事时所遵循的规则和惯例,通过先例和习惯,经过长期的不断积累发展而成的。议事规则是指一系列符合公平与效率的用于讨论和决定事项的法则或规范。社区引入议事规则的目的:解决会议问题,解决社区矛盾,用规则凝聚共识。议事规则能够帮助建立新的开会文化,提高决策效率,促进组织治理,重建诚信环境,增强规范运作。 罗伯特议事规则是一种在竞争环境中为公正平衡和正当维护各参与方的利益而设计的议事规范。它规定了民主制衡的程序细节,体现的正是权利、法治和民主的精神。其核心原则,就是要谨慎仔细地平衡组织和会议当中人或者人群的权利。罗伯特议事规则的核心部分是以动议、报告等讯息传达给会众,通过辩论的方式使各方面的意见都能够得到表达,必要时通过表决的方式来贯彻大多数人的意志。因此议事规则里很大的部分都是围绕怎样提出动议,使它成为当前的问题展开有序的讨论,怎样分配发言权,怎样通过原则上和技术上的安排来确保所有环节在程序上都是合规的,保持议事的效率及和谐等等。各式各样的规定都是由议事规则的基本原则推演而来的,它们是会议规范乃至整个民主决策体制的基石。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三合镇南塘兴农合作社,深圳文华社区,深圳怡锦社区使用罗伯特议事规则,共同创造一个双赢的解决方案的过程,这是解决冲突,并构建和谐的过程。议事规则是一种权益平衡模式,这种规则及操作程序,既保障了民主,也保障了效率。本文分析了罗伯特议事规则在完善社区民主议事制度时运用议事规则存在的问题,提出规范议事会成员的组成;议事会配套制度,议事会成员职权;正当议事程序,严密议事逻辑;范提案的书写;自由充分的辩论;巧用修正案的机制;加强议事督促检查和事项落实;强议事规则专题培训,提高主持人及议事会代表的履职能力等具体的解决办法。议事规则的运用为宪政民主提供程序规则保障和思想文化基础。居民在运用议事规则进行辩论协商的过程,经受民主的教育和洗礼,培养程序、规则和法治意识,养成包容、妥协、节制的素养,有利于培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文化氛围和群众基础。议事规则在社区的运用,是基层社区民主建设的重要途经,是民主实践的重要手段,是建立社会矛盾的释放机制。有利于消除各种纷争和矛盾,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有利于教育国民形成民主法治的观念;有利于公民社会的形成。议事规则将民主和法治的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一做法具有风险小、易操作、示范效应、辐射效应显著的特点。议事规则的运用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表现。议事规则的推广,有利于破解治乱循环的困局。 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发展中深层次矛盾、新问题大量涌现的矛盾凸显期。社区议事规则的运用,适时解决了居民自治中的固有问题,打破基层民主固有模式,促进了基层民主运作模式。实践证明,议事规则的运用能解决我们社会的很多问题,能够提供一套面向基层、面向实践的规则来指导民众合理表达诉求、化解矛盾纠纷。它对契约精神、宽容精神都有很好的阐释。议事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只有强化按制度来议事的意识,把健全和完善议事规则作为制度建设的重要环节来抓,才能更好地防止和克服决策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同时,把决策民主作风的监督、检查,作为落实议事规则的关键环节来抓。运用议事规则,努力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营造浓厚的民主氛围,构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制度基础,破解治乱循环困局。通过议事规则,以谈判的方式平和地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正在剧烈转型的中国,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成为个整体,比任何时候都需要用规则凝聚社会的共识。实行民主议事,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实践。基层是社会的细胞。各种社会现象都通过基层反映出来,各种社会问题和冲突都在基层最先表现出来。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在基层,重在基础。通过完善基层民主议事制度,推动社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随着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不断发展有序的政治参与,还将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议事规则还有改革和完善的巨大空间。例如,如何保障议事更为深入和有效、在多元化的今天,如何通过议事规则的运用,更好地破解“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法制化”的弊病、如何让议事规则本土化,又不破坏议事规则的内在逻辑关联性、如何锻炼议事员的妥协意识和契约意识,这些都是需要我们不断加以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
【关键词】:罗伯特议事规则 民主 基层 社区 辩论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21.5;D669.3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一、绪论10-17
- (一)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10-11
- 1、选题的背景10-11
- 2、选题的意义11
- (二) 研究现状综述11-15
- 1、议事规则的翻译,引入11-12
- 2、说明议事规则的“重要性”,议事规则运用所取的“效果”12
- 3、议事规则与制度建设,如在人大政协,基层自治组织中的借鉴运用12-13
- 4、议事规则运用“语境”分析13-14
- 5、议事规则在企业,社团等非政府组织中的运用14-15
- (三) 研究方法15
- (四) 创新点15-17
- 二、以罗伯特议事规则完善社区议事制度必要性分析17-25
- (一) 议事规则的概念17
- (二) 议事规则的形成和主要流派17-25
- 1、罗伯特议事规则所蕴涵的理念价值19
- 2、罗伯特议事规则的原则19-20
- 3、罗伯特议事规则规范20-25
- 三、罗伯特议事规则在我国社区基层民主建设的实践25-35
- (一) 罗伯特议事规则纳入居民议事会运行状况25-28
- (二) 社区运用议事规则意义和成效的理论分析28-30
- 1、理顺基层治理中的权力关系,实现了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28
- 2、改善和巩固党的领导和执政,提高了行政效能28-29
- 3、规范了民主决策程序,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9
- 4、解决社会转型出现的问题,密切干群关系29-30
- 5、催生新型基层治理机制,推进体制的创新30
- (三) 议事规则在社区运作存在的问题30-33
- 1、推广的范围有限,议事会组成人员不规范,议事质量不高31
- 2、受传统文化因素束缚,有议事顾虑,不会提出“动议”31-32
- 3、违反议事程序,破坏议事规则内在的逻辑32
- 4、缺乏充分的辩论,非黑即白,缺少妥协32-33
- 5、主持人缺乏主持会议的经验和技术,不能掌控会议进程33
- 6、议事会做出的决定执行不力,权限划分有问题,缺少监督33
- (四)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33-35
- 1、技术性因素33-34
- 2、利益性因素34
- 3、观念和意识层面因素34-35
- 四、完善社区议事制度的对策建议35-43
- (一) 大力推广议事规则,规范议事会成员的组成,提高议事会成员素质35
- (二) 主动发起“动议”,规范提案格式,巧用修正案的机制35-37
- (三) 把握正当议事程序,遵照严密议事逻辑37-39
- (四) 正反双方平等的发言机会,自由充分的辩论39
- (五) 完善议事会配套制度,加强议事规则专题培训,提高主持人及议事代表的履职能力39-41
- (六) 加强议事督促检查,强化会议事项落实41-43
- 结束语43-45
- 注释45-49
- 参考文献49-51
- 致谢51-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箭冰;俞琳琼;;有限责任公司议事规则的章程设计——以股东会议事规则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12年08期
2 王俊春;黄宇飞;;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偏好表达的一种具体方式:罗伯特议事规则[J];法制与社会;2012年20期
3 徐骏;;近代中国语境下议事规则的融合与游离[J];法学;2013年05期
4 刘海英;;警惕“泛民主”——从《可操作的民主》讨论出的几个问题[J];中国发展简报;2012年02期
5 唐斌;;略论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的修改与完善——基于政治文明的视角[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王建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议事规则初探[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7 杨英杰;;完善党委议事规则 形成科学决策机制[J];华北民兵;2005年05期
8 冯德元;;村民一事一议亟待规范[J];农村工作通讯;2003年03期
9 柳锦州;完善基层民主 构建和谐村镇——惠州市全面推行《村民议事规则》的实践与思考[J];求是;2005年11期
10 陈寒枫;;论人代会和人大常委会发言制度的完善问题——进一步完善人大及其常委会会议制度、工作程序和议事规则的探索之九[J];人大研究;2008年04期
本文关键词:以罗伯特议事规则完善社区议事制度之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22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432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