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论本土化因素对合同形态的影响——基于关系性合同理论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7-06-11 01:10

  本文关键词:论本土化因素对合同形态的影响——基于关系性合同理论的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研究关系性合同,除了学习它的基础理论之外,还要结合本国的国情,研究在本国的语境和环境下运用关系性合同理论讨论有关合同的形态的塑造及变化问题。中国是一个官本位的国家,对行政权力和权力者的崇拜和盲从古已有之。同时,中国又是一个熟人社会,对人情关系的强调历来大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相对于民主法治健全,规则意识强烈的西方社会,我们这种官本位思想和对人情关系格外重视的文化传统,对合同的形态塑造必然产生于不同于西方社会的重大影响。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官本位 国有企业 资源垄断 熟人社会
【分类号】:D923.6
【正文快照】: 关系契约理论是美国法学家麦克尼尔率先提出的,他在《新社会契约论——关于现代契约关系的探讨》开篇中指出,“要理解什么是契约,就必须摆脱自己强加的知识隔绝状态,接受一些基本事实,没有社会创造的共同需求和爱好,契约是不可想象的……契约的基本根源,它的基础是社会。没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勇;;法律社会学及其中国研究进路的初步思考——一般理论与本土问题的知识建构[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年02期

2 刘承韪;;论关系契约理论的困境[J];私法;2011年02期

3 刘承韪;;契约法理论的历史嬗迭与现代发展 以英美契约法为核心的考察[J];中外法学;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玉浪;;劳动报酬谈判权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2 黄忠;;现代合同拘束力正当化理论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3 张缨;中国转型期企业间经济活动“低信任”违约现象的社会学解释[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4 谢鸿飞;;现代民法中的“人”[J];北大法律评论;2000年02期

5 钱玉林;;内田贵与吉尔莫的对话——解读《契约的再生》[J];北大法律评论;2002年00期

6 范愉;浅谈当代“非诉讼纠纷解决”的发展及其趋势[J];比较法研究;2003年04期

7 吴文嫔;;论第三人合同权利的产生——以第三人利益合同为范式[J];比较法研究;2011年05期

8 杜辛欣;;论职业体育“双结盟”法律关系——析马健诉上海东方篮球俱乐部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9 李艳秋;;美国商事习惯法法源地位及其立法方式研究——以美国《统一商法典》和《特拉华州公司法》为主要分析范例[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10 刘建秋;;要素禀赋差异与企业产权博弈[J];商业研究;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景新;麻勇爱;詹静;;江南村落土地的产权分化与制度安排——基于诸葛古村落土地契约文书的研究[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2 于兆波;;包容特征的法治基础与法治保障[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卞建林;高家伟;谭秋桂;孙锐;;中国诉讼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4 谭光辉;;新世纪文学家的失约与失信[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1)[C];2007年

5 金晓晨;张红;;组建多边主导的中国—东亚地区自由贸易协定的法律模式研究[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七)[C];2008年

6 金晓晨;张红;;组建多边主导的中国——东亚地区自由贸易协定的法律模式研究[A];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二○○七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周林彬;王佩佩;;商事惯例初论——以立法构建为视角[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8 孟庆;余颖;;国内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和管理经验的借鉴与思考[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城市规划管理)[C];2012年

9 张蓓;;浅析行业协会规范的效力[A];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2辑)[C];2006年

10 李刚;;税法公平价值论[A];财税法论丛(第1卷)[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宝敏;我国农地产权的多元主体和性质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伟强;法律制度的信息费用问题[D];山东大学;2010年

3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宋兰旗;中国高校筹资制度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胡继立;企业控制权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王丹丹;日本非全日制用工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谢文武;企业社会绩效的治理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8 周翠萍;我国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的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赵金坡;声音与回响:我国农村中师毕业生的历史考察(1979-2009)[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姚志敏;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课程执行力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原;解雇事由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曹麟蔚;劳动争议证明责任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柯振兴;劳动合同法的双倍工资赔偿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郭静薇;我国劳动规章制定程序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王全伟;后发企业技术链治理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颜常;国家在经济法主体中的角色定位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刘志坚;我国法官职业化和专业化之路径探析[D];苏州大学;2010年

8 曾浩;劳动合同法中,“用工”概念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张坤华;预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10 黄键琳;我国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勇;迈向反思的法理学——一种全球化背景下法律移植的视角[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2 张谷;;商法,这只寄居蟹——兼论商法的独立性及其特点[J];清华法治论衡;2005年02期

3 哈罗德·伯尔曼;郭锐;;契约法一般原则的宗教渊源:从历史的视角看[J];清华法学;2005年01期

4 王勇;;法律社会学及其中国研究进路的初步思考——一般理论与本土问题的知识建构[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年02期

5 王勇;;迈向知识的法理学——兼评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J];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01期

6 梁慧星;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二十世纪民法回顾[J];中外法学;1997年02期

7 傅静坤;论美国契约理论的历史发展[J];外国法译评;1995年01期

8 斯图尔特·麦考利;范愉;;新老法律现实主义:“今非昔比”[J];政法论坛;2006年04期

9 薛军;;“民法-宪法”关系的演变与民法的转型——以欧洲近现代民法的发展轨迹为中心[J];中国法学;2010年01期

10 陈信勇;法律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资琳;[N];检察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良国;关系契约理论导论[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东;从合意到关系[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蒋炜;吴亚平;;古罗马物权法的个别性和关系性[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吴亚平;;物权的性质及规范原论——环境权与传统物权的比较研究[J];环境资源法论丛;2006年00期

3 栾志红;关于继续性合同的几个问题[J];法学论坛;2002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艳慧;关系契约理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2 陈探;论长期合同调整[D];清华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论本土化因素对合同形态的影响——基于关系性合同理论的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04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4404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e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