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台湾乡村治理中的地方派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5 03:10

  本文关键词:台湾乡村治理中的地方派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地方派系在台湾乡村社会中根深蒂固,在台湾大部分乡镇中都存在地方派系,地方派系已经成为台湾基层民主政治生活中的不可回避的部分。台湾基层民主选举中贿选风气严重、甚至出现地方派系与黑道结合的情况,导致基层民主选举秩序失范,对台湾乡村社会建设形成一定冲击。因此,本文把台湾地方派系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其发展逻辑,勾勒其在乡村社会中的发展脉络。 论文把台湾地方派系置于台湾乡村治理的总背景下进行考察研究,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地方派系为何在乡村社会中发生及不断发展直至与黑金政治相结合,地方派系与乡村治理中的各个主体关系为何。据此,文章利用文献分析、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等方法,从乡村治理角度对地方派系展开理论研究。 论文首先从台湾乡村治理发展历程入手分析台湾乡村治理中主要制度安排变迁,乡村社会结构及农村经济发展情况,指出台湾乡村社会战后农户原子化倾向,乡村治理以国家行政权力为主,民主化之后逐步走向多元治理格局。 论文其次分析地方派系在台湾战后各个阶段发展情况及其特点,及其在乡村基层选举中的重要影响力,地方派系是台湾乡村社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与乡村治理、原子化的乡村社会情况密切相关。 论文之后具体探讨了地方派系与地方自治制度的互动,地方派系与村里长、地方派系与农会的互动关系,展现地方派系在乡村社会中具体的运作模式,台湾乡村社会治理环境给地方派系的发展提供了土壤,地方派系与主要治理主体是在特定制度安排下理性选择的利益最大化过程。 论文最后探讨和总结了台湾地方派系的生长逻辑,指出乡村社会的原子化结构及国家行政力量的单一治理,是导致地方派系不断发展及在转型后空前扩张直至与黑金结合长期占据乡村基层政治舞台的根本原因。论文探讨了地方派系对台湾乡村治理的影响,其消极影响与积极并存。对比台湾乡村治理状况,提出对大陆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启示,指出要加强制度与法制建设,推进乡村社会发展,构建多元治理格局,避免乡村基层出现权力真空,防止黑恶势力染指乡村基层政治舞台。
【关键词】:台湾 地方派系 乡村治理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75.8
【目录】:
  • 内容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20
  • 一、研究缘由及背景10-11
  • 二、研究现状与分析11-16
  • (一) 台湾乡村基层治理研究11-12
  • (二) 地方派系研究12-16
  • 三、研究方法与框架16-17
  • 一、研究方法16
  • 二、研究框架16-17
  • 四、概念界定17-20
  • 一、派系17-18
  • 二、地方派系18
  • 三、乡村治理18-20
  • 第二章 从威权到民主化:小农社会与多元治理格局20-39
  • 一、“殖民政治”与台湾乡村治理20-23
  • (一) 殖民体制下乡村社会的制度安排与变迁20-22
  • (二) 保守与掠夺:殖民治理逻辑22-23
  • 二、战后台湾乡村治理的制度安排23-35
  • (一) 土地改革23-26
  • (二) 农会制度26-30
  • (三) 地方自治制度30-35
  • 三、制度变迁下的台湾乡村治理35-39
  • (一) 行政控制:威权体制下的乡村治理35-36
  • (二) 开放与法治:变动中的乡村治理36-37
  • (三) 完全自治:多元治理格局形成37-39
  • 第三章 派系政治:台湾乡村治理中的地方派系39-54
  • 一、制度构建与合法性下:威权时期地方派系之生长39-45
  • (一) 恩庇培植:地方派系的形成39-42
  • (二) 地方派系的特点42-43
  • (三) 派系政治下民主选举形态43-45
  • 二、民主改革与利益主导下:民主转型时期地方派系之扩张45-48
  • (一) 转型期乡村治理结构之变化45-46
  • (二) 地方派系发展变化46-48
  • 三、民主与选举政治下:民主化时期地方派系与黑金融合48-52
  • (一) 地方派系与黑金融合的原因50-51
  • (二) 黑金政治的运行模式51-52
  • 小结52-54
  • 第四章 理性选择:制度安排、治理主体与地方派系54-61
  • 一、地方自治制度与地方派系:乡村治理中地方派系的生长空间54-56
  • (一) 台湾乡村治理中政治资源相对开放54-55
  • (二) 国民党在基层“悬浮”与深入统治的矛盾55
  • (三) 乡村基层多元治理下的社会结构基础55-56
  • 二、地方选举制度与地方派系56-57
  • (一) 地方选举制度对选举结果之影响56-57
  • (二) 选举风气与选举环境之影响57
  • 三、地方派系与村里长57-58
  • (一) 地方派系与村里长之结合57-58
  • (二) 地方派系与村里长的结合逻辑58
  • 四、地方派系与农会58-60
  • (一) 地方派系对农会的影响59
  • (二) 地方派系与农会互动方式59-60
  • 小结60-61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61-64
  • 一、地方派系的生长逻辑61-62
  • 二、地方派系对台湾乡村治理的影响62
  • 三、对大陆之启示62-64
  • 参考文献64-67
  • 一、著作类64-65
  • 二、方志类65
  • 三、论文类65-66
  • 四、外文类66-6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7-68
  • 致谢68-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泽;李鹏;;两岸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比较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李非;;台湾土改的启示[J];南风窗;2009年03期

3 项继权;;台湾基层治理的结构与特征——对台湾坪林乡和大安成功社区的考察报告[J];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05期

4 袁方成;;当前两岸乡村治理的新理念、新阶段和新动向[J];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06期

5 赵印香,胡石青,金奕;台湾地方派系的分布、结构及其政治功能[J];台湾研究;1997年04期

6 郭德宏;中国国民党在台湾的土地改革[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年01期

7 王侃;略论1949—1953年的台湾土地改革[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钱静;台湾选举制度改革对选举结果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台湾乡村治理中的地方派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13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4513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8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