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1 21:05

  本文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党对发展与完善民主政治建设的战略选择。这条道路既是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人民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科学体现,集中回答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深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本质观念,对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中国梦的实现具有深刻意义。本论文除导论外共分三个章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展开论述,第一章系统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为理论基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为理论指南、以世情和国情为现实依据、以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中的经验和成效为实践基础、以中国传统政治文明和西方民主政治文化为理论借鉴的形成基础,详细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治发展道路所经历的初步探索、初步形成、日趋完善以及深化发展这四个发展阶段。第二章为本论文的重点,全面把握与深入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所包涵的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基本政治制度、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科学内涵,充分彰显出这条道路所具有的鲜明的道路特色、制度特色与实践特色。第三章为本论文的亮点,全面剖析了当前我国政治发展道路所面临的各种现实挑战,这既有全球化给我国政治发展道路带来的挑战,还有人民群众政治意识的提升对政治制度提出迫切的改革需求,加上如何处理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关系也面临挑战。进而,为积极探寻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明确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战略思考。本论文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联系观、发展观、整体与部分、普遍与特殊的研究方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研究”为题,从“发展道路”视角出发,尝试围绕“发展道路”范畴所涉及的一系列基本内容为研究思路展开论述,在一定程度上深入了对该问题的研究。一是探索历程的新划分。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探索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详细阐述了不同时期尤其是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发展特点;二是鲜明特点的新阐释。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试图在理清这两条道路间关系的基础上,分别从道路、制度及实践角度挖掘、概括出其鲜明的三大特色。三是发展路径的新探析。针对当前我国政治建设面临的挑战,紧扣时代特征,结合国内外发展现状,从宏观到微观、由整体到部分,对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进行深层次、全方位的路径探索,这对今后拓宽和创新政治发展道路具有借鉴意义。这正是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探索历程 科学内涵 战略思考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导论8-17
  • 一、选题意义8-9
  • 二、研究现状及趋势9-14
  • 三、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14-15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15-17
  •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形成基础与探索历程17-31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形成基础17-23
  • (一) 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为理论基石17-19
  • (二)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为理论指南19-20
  • (三) 以世情和国情为现实依据20-21
  • (四) 以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中的经验和成效为实践基础21-22
  • (五) 以中国传统政治文明和西方民主政治文化为理论借鉴22-23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探索历程23-31
  • (一) 初步探索阶段(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24-25
  • (二) 初步形成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大前)25-26
  • (三) 日趋完善阶段(十四大到十六大前)26-28
  • (四) 锐意进取阶段(十六大至今)28-31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与鲜明特色31-42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31-36
  • (一)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31-33
  • (二) 坚持好、完善好、发展好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33-35
  • (三)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35-36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鲜明特色36-42
  • (一) 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彰显道路特色36-38
  • (二) 坚持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彰显制度特色38-40
  • (三) 不断推进民主政治稳健发展,彰显实践特色40-42
  • 第三章 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现实挑战与战略思考42-56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面临的挑战42-46
  • (一) 全球化给我国政治发展道路带来新挑战42-44
  • (二) 如何处理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关系面临挑战44-45
  • (三) 人民群众政治意识的提升对政治制度提出迫切的改革需求45-46
  • 二、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战略思考46-56
  • (一) 构建社会主义民主与政治文明多样化和谐共生的的政治发展道路46-48
  • (二) 构建寓党性、人民性与法治化于一体的政治发展道路48-51
  • (三) 构建政治体制改革与全面深化改革协同发展的政治发展道路51-53
  • (四) 构建政治建设与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政治发展道路53-56
  • 结语56-57
  • 参考文献57-61
  • 后记61-62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62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秀水;;党内民主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选择[J];办公室业务;2012年07期

2 戴桂斌;;党内基层民主的两种实践模式分析[J];长白学刊;2011年05期

3 励东升;;科学制度的建构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保障[J];福建党史月刊;2011年22期

4 励东升;李桦;;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思想[J];甘肃理论学刊;2011年01期

5 任妤;;近年来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关系的研究综述[J];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6 倪春纳;;民主与寡头——国外政党民主的理论研究及其启示[J];甘肃理论学刊;2012年05期

7 李振志;;民主、法治、正义:中国政党发展的科学理念[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S1期

8 孙珠峰;胡伟;;反腐制度建设研究[J];长江论坛;2013年05期

9 陶绍兴;;哲学考量下的“中国模式”——中国崛起之解释学框架[J];国际展望;2014年06期

10 吕朝颖;刘芳芳;;新时期党基层的协商民主建设研究[J];传承;201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行;崔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及未来路径[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肖新国;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路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华;“群众路线”与中国现代国家构建[D];复旦大学;2012年

3 代水平;政府产权的理论逻辑及其边界约束[D];西北大学;2012年

4 赵耀;政治体制改革视野下的选人用人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吴金河;列宁的党内民主思想:认识与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2 孙安君;当代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动力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1年

3 赵旭;列宁民主理论的当代价值[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4 殷燕;改革开放以来反腐败制度与党风廉政建设策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4年

5 刘柏锋;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4年

6 李琼琼;中共十七大以来党内民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扬州大学;2014年

7 柳美玲;“协商民主”内涵辨析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98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4698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9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