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我国“三公”经费公开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2 02:16

  本文关键词:我国“三公”经费公开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财政预算反映的是政府基本的收支计划,即未来一个会计年度内政府部门预计的财政收入和支出情况。它为公众了解政府的动向提供了保障,也能反映出国家的政策意图和目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政治法治化和民主化的逐步推进,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目标的步伐也越走越快。另外,我国公众的主人翁意识也在逐步增强,公众对国家政策和政府行为的参与欲望也愈来愈强,目前公众对财政预算,特别是对“三公”经费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于是财政预算公开、“三公”经费公开都是既是建立廉洁高效的法治政府的需要,也是满足公众对预算公开日益增高的呼声的需要。新《预算法》的颁布为财务预决算公开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到2014年为止的四年时间内,三公经费的公开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当然也存在更多的问题。论成效,一方面加快了新时期下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型,建立法治政府、民主政府的进程;另一方面,对我国目前的反腐倡廉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问题方面,具体表现为,各预算部门公布内容简单,口径和标准不统一,缺乏相应的细化分析说明,问责机制落实的不到位等等。尽管如此,“三公”经费的公开也是意义重大的,它是治理三公经费问题的重要手段,反映出政府执行“三公”经费透明化的决心,也为公众提供了与政府沟通的渠道,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公开透明的政府。没有公开的权利就只会无限膨胀,只有公开透明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腐败的产生,“三公”经费的公开也将进一步有效的唤醒中国公民的民主意识,真正推动中国向法治社会迈进。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期刊,收集相关数据资料等方法梳理盘点目前我国预算公开和“三公”经费公开的进程和现状,总结“三公”经费公开的意义,通过公开近年来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剖析原因,继而在公开方面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和对策。利用公开这个契机,结合当下各级政府都在积极推进的各项治理三公经费的措施,如公车改革等,探索治理三公经费问题的新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三公”经费 预算公开 预算法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12.3;D922.21
【目录】:
  • 摘要10-11
  • Abstract11-13
  • 1 导论13-18
  •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13-14
  • 1.1.1 选题的背景13-14
  • 1.1.2 选题的意义14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4-17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4-16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6-17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17-18
  •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17
  •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17-18
  • 2 “三公”经费公开的理论基础18-26
  • 2.1 预算公开的原理18-19
  • 2.1.1 从政治到公共财政18-19
  • 2.1.2 从公共预算到公共财政19
  • 2.1.3 从公共预算到预算公开19
  • 2.2 “三公”经费的概念及公开的原因19-26
  • 2.2.1 “三公”经费的概念19-20
  • 2.2.2 “三公”经费公开的原因20-22
  • 2.2.2.1 新预算法规定财政预算必须公开20
  • 2.2.2.2 保障纳税人知情权的需要20-21
  • 2.2.2.3 公开是打造阳光政府的重要手段21-22
  • 2.2.2.4 舆论的压力不断增大22
  • 2.2.3 “三公”经费公开的意义22-26
  • 2.2.3.1 “三公”经费公开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重要举措22-23
  • 2.2.3.2 “三公”经费公开是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的需要23-24
  • 2.2.3.3 “三公”经费公开是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前提24
  • 2.2.3.4 “三公”经费公开是监督约束行政权力和预防行政腐败的要求24-26
  • 3 “三公”经费公开的现状及取得的成效26-33
  • 3.1 我国预算公开经历的三个阶段26-28
  • 3.2 “三公”经费公开的现状28-31
  • 3.2.1 目前“三公“经费公开的范围和内容28
  • 3.2.2 山东省省本级“三公“经费公开情况28-29
  • 3.2.3 德州市市本级及各预算单位公开情况29-31
  • 3.3 “三公”经费公开取得的成效31-33
  • 4 “三公”经费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3-44
  • 4.1 “三公”经费公开的存在的问题33-35
  • 4.1.1 “三公”经费公开的内容粗略33-34
  • 4.1.2 “三公”经费公开的口径和标准不规范34
  • 4.1.3 公布的“三公”经费数据缺乏审核、监督不力34-35
  • 4.1.4 问责机制未落到实处35
  • 4.2 治理“三公”经费的措施35-39
  • 4.2.1 加强政治学习,提高公务人员政治觉悟35-36
  • 4.2.2 加强制度建设,从源头上治理“三公“经费36-37
  • 4.2.3 探索科学模式,压缩“三公“总量37-39
  • 4.2.3.1 推进公车改革,压缩公车运行成本37-38
  • 4.2.3.2 推进政府购买服务,节约行政运行成本38-39
  • 4.3 完善“三公”经费公开的对策39-44
  • 4.3.1 明确界定“三公”经费的内涵39-41
  • 4.3.1.1 明确“三公”经费的概念39
  • 4.3.1.2 明确“三公”经费的支出标准39-40
  • 4.3.1.3 明确“三公”经费的公开内容40-41
  • 4.3.2 积极落实新预算法,科学编制预算41
  • 4.3.3 修订相关的实施细则,推进公开的制度化和规范化41-42
  • 4.3.4 健全“三公”经费公开的监督考核机制42-44
  • 4.3.4.1 公开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42
  • 4.3.4.2 设立考核机构,完善考核管理制度42
  • 4.3.4.3 构筑审查、监督互动平台,推动预算公开42-44
  • 参考文献44-48
  • 致谢48-49
  • 附件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帆;;推进“三公”经费信息公开的探索与实践[J];当代经济管理;2014年02期

2 李蒙;;预算公开 渴望立法突破[J];民主与法制;2011年08期

3 安秀梅,徐颖;完善我国政府预算监督体系的政策建议[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4 刘霞;李瑶丹;;中西财政预算监督的比较与思考[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评论员 岳源;[N];长江日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苏钱贵;宪政视角下的公共预算公开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三公”经费公开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82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5082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5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