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论协商民主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07-13 19:15

  本文关键词:论协商民主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协商民主 政治参与 民主法治


【摘要】:协商民主具有平等性、公共理性等特点,其实质在于实现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其价值主要表现在提高公民政治参与意识、促进公民精神培育等方面。协商民主在我国具有独特的实践形式,推动我国的民主建设进程。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
【关键词】协商民主 政治参与 民主法治
【分类号】:D627
【正文快照】: 一、协商民主的内涵、实质与特征(一)协商民主的内涵协商民主,又称商议民主、商谈民主或审议民主。从国内外学者对协商民主的定义看,主要有治理说(如陈家刚)、决策说(如埃尔斯特、李君如、俞可平)和民主形态说(如毕赛特、黄卫平)。不论哪种学说,他们对协商民主的定义大都涉及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杜英歌;娄成武;;协商民主对公民参与的多维审视与局限[J];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玉兵;;论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参与能力[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7期

2 张康之;张乾友;;人类追求自由的思想轨迹[J];长白学刊;2009年03期

3 王海荣;薛洁;;让公民行动的另一种力量——公民身份行为能力的面相浅析[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2期

4 何艳玲;;治理框架下的公民参与和发展路径[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5 鲁冰;;简论理想协商民主的条件[J];巢湖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黄丹;;论公民品德养成的制度环境[J];道德与文明;2012年03期

7 王颖;;公民身份与公民人格——和谐社会的身份基础与教育诉求[J];中国德育;2007年12期

8 薛晓东;梁娜;;基于参与式民主管理的“4+2”工作法的实用性和可行性[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05期

9 梁莹;;社区田野间孕育的强势民主:在信任与不信任之间[J];东南学术;2011年03期

10 王燕燕;;从参与的视角看民主[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润婷;行政法视阈下的行政参与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汪玮;转型期中国乡镇民主治理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彭支援;集体维权的法理学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高勇泽;中国协商民主理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叶敏;中国特色网络民主形态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韩巍;新媒体背景下的政治整合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李新安;阿伦特公民政治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刘波;当代中国集体主义模式演进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王周户;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视野下的中国公众参与制度建构[D];西北大学;2011年

10 邵科;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参与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玉春;制度变迁视阈下的青年政治参与探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3 陈奥菲;参与和发展: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杜立民;协商民主理论视角下我国立法听证制度的完善[D];吉林大学;2011年

5 石敬翔;工业民主析论[D];吉林大学;2011年

6 黄雅宝;基于公民需求导向的服务型政府建设[D];浙江大学;2011年

7 罗宪志;邻避现象的民主协商治理路径探析[D];南京大学;2011年

8 徐西坤;政协界别角色变迁与发展趋势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莹莉;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闫志刚;“协商民主”理论视角下公民参与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刁瑷辉;;论协商民主与公民精神的养成[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2 格里·斯托克;游祥斌;;新地方主义、参与及网络化社区治理[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乔治·M.瓦拉德兹,何莉;协商民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03期

4 王洪树;李敏;;国外关于协商民主理论的研究综述——理论流派、政治实践与存疑及回应[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远启;;现阶段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的三重困境[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2 邢建华;;当前我国部分大学生政治参与冷漠现象探析[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王俊华;;浅议现阶段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1期

4 孙岩;李鸣;;当代中国社会农民工阶层政治参与问题探析[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5 陈西青;;当代中国政治参与现状分析和促进途径研究[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李富江;;当前中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思考[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7 李清清;;中国政治文化视野下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J];沧桑;2006年04期

8 杨贺男;;关于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思考[J];企业经济;2007年03期

9 唐清云;;论新时期民族精神与公民政治参与[J];法制与社会;2007年09期

10 林洋;;我国社会转型期公民政治参与意识的增量探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幼苏;;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2 曹景钧;;协商民主:理论与现实[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协商民主与社会和谐”政治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3 何包钢;;协商民主和协商治理:协商民主是解决外嫁女上访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吗?[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协商民主与社会和谐”政治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4 陈庆云;;方法论视角: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之研究[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协商民主与社会和谐”政治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5 黄卫平;郑超;;人民政协发展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优势[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协商民主与社会和谐”政治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6 杨明伟;;协商民主与公民社会的关系[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李海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反思[A];“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彭正波;;协商民主与城市治理模式创新——基于桂林“两江四湖”工程的实证分析[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高洪贵;;农民工参与公共决策探析——以协商民主理论为视角[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10 朱圣明;;民生决策中的公民参与:一个地方乡村治理的新技能与新策略[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轲真;用好用足立法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N];深圳特区报;2008年

2 李文;实现公平正义必须推行民主法治[N];中国改革报;2007年

3 吴泽辉 麻召玉;凤凰人大代表视察民主法治示范村[N];团结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袁祥 陆彩荣;和谐社会首先是民主法治的社会[N];光明日报;2006年

5 张宽明;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言献策[N];人民法院报;2008年

6 叶晓滨;让人民的幸福指数升上去挂[N];深圳特区报;2005年

7 法学所 李林;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 构建和谐社会[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8 本报评论员;以民主法治促科学发展[N];深圳特区报;2008年

9 贵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李跃南;宣传人大制度 弘扬民主法治 展示代表风采 交流工作经验[N];贵阳日报;2007年

10 秦晖;和谐社会:难得的全民共识[N];南方周末;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孙存良;当代中国民主协商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2 童庆平;当代中国政党协商民主的制度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吴兴智;公民参与、协商民主与乡村公共秩序的重构[D];浙江大学;2008年

4 杨炳超;协商民主:中国宪政民主的可能路径[D];山东大学;2010年

5 高勇泽;中国协商民主理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谭德宇;当代中国民主发展中的公民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俊杰;当代中国党际协商民主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董树彬;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张梦涛;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淼丽;多元文化社会中的协商民主[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猛;协商民主面临的挑战:涵义、制度与中国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3 董宁博;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起源、形成和发展[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4 刘倩;中国协商民主实现依据及实现形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裴静静;论协商民主在我国的发展及其完善[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妍;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发展的困境与对策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康永利;协商民主在我国城市基层民主建设中的作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8 宿婷婷;当代中国协商民主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晓东;协商民主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思考[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10 吴琼;论中国式协商民主的历史发展[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5380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5380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c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