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地方政府民生决策中公众参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5 08:01
本文关键词:当前地方政府民生决策中公众参与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生问题日益突出而备受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关注。解决民生问题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根本保障。当前地方政府的民生决策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环节,民生问题事关公众的切身利益,地方政府的民生决策必须具有科学性、公平性与可行性。因此,公众参与地方政府的民生决策不仅具有必要性、重要性,而且具有可行性与现实性。当前公众参与地方政府民生决策已呈现出良好态势:公众对民生决策的知情权开始受到重视,公众参与民生决策的程度不断扩大和深化,地方政府民生决策逐步趋向于民主化与科学化,地方政府民生决策逐步趋向于民主化与科学化。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封闭式决策、“非公平性决策”以及公众对民生决策或“参与冷漠”或“过度参与”等现象仍然存在。存在问题的原因是:传统文化束缚公众参与民生决策的主动性,公众参与民生决策能力的有限性,制度虚设和运行不畅阻碍了公众参与的有序性,地方政府政务公开不够弱化了公众参与的有效性,社会组织发展不充分。公众参与如何做到有序性与有效性?以及地方政府如何扩大公众参与民生决策的途径?首先,要转变地方政府民生决策理念,构建参与型的政治文化。其次,要提升公众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和法制意识,提高公众的民主参与和监督能力,公众要借助各种信息平台关注民生决策,主动通过多种制度渠道充分表达民意。再次,要发挥社会组织对地方政府民生决策的参与功能,通过社会组织理性聚合民生诉求,对地方政府民生决策的实施进行有效监督。
【关键词】:地方政府 民生决策 社会组织 公众参与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30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导论7-13
- 一、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7-8
- (一) 选题背景7-8
- (二) 选题意义8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8-11
- (一) 国内研究现状8-10
- (二) 国外研究现状10-11
- (三)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评价11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11-13
- (一) 研究方法11-12
- (二) 创新之处12-13
- 第一章 公众参与地方政府民生决策的理论依据13-21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13-15
- 一、公众参与13-14
- 二、民生决策14
- 三、地方政府民生决策14-15
- 第二节 公众参与地方政府民生决策的理论依据15-21
- 一、经典作家关于公众参与的相关论述15-17
- 二、中国共产党关于公众参与的相关论述17-19
- 三、西方政治学视角的公众参与19-21
- 第二章 公众参与地方政府民生决策的重要性和可行性21-29
- 第一节 公众参与地方政府民生决策的重要性21-24
- 一、民生决策事关公众的切身利益21
- 二、公众参与是地方政府发展民生的社会基础21-22
- 三、公众参与能够促进地方政府民生决策的科学性22-23
- 四、公众参与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途径23-24
- 第二节 公众参与地方政府民生决策的可行性24-29
- 一、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发展民生24
- 二、公众参与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24-25
- 三、公众素质的提高25-26
- 四、基层民主的不断扩大26-27
- 五、公众参与的媒介基本具备27-29
- 第三章 当前公众参与地方政府民生决策的现状分析29-45
- 第一节 公众参与的良好态势29-33
- 一、公众对民生决策的知情权开始受到重视29-30
- 二、公众参与民生决策的程度不断扩大和深化30-31
- 三、地方政府民生决策逐步趋向于民主化与科学化31-33
- 第二节 地方政府民生决策和公众参与中存在的问题33-38
- 一、封闭式决策现象仍然存在33-34
- 二、民生决策存在偏离“民生”和“公众”的现象34-35
- 三、“非公平性决策”可能激化社会矛盾35-36
- 四、公众对民生决策或“参与冷漠”或“过度参与”36-38
- 第三节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38-45
- 一、传统文化束缚公众参与民生决策的主动性39
- 二、公众参与民生决策能力的有限性39-40
- 三、制度虚设和运行不畅阻碍了公众参与的有序性40-41
- 四、地方政府政务公开不够弱化了公众参与的有效性41-43
- 五、社会组织发展不充分43-45
- 第四章 当前公众参与地方政府民生决策的对策45-60
- 第一节 地方政府扩大公众参与民生决策的路径45-53
- 一、转变地方政府民生决策理念45-46
- 二、畅通公众参与民生决策的制度渠道46-52
- 三、构建参与型的政治文化52-53
- 第二节 公众有序有效参与地方政府民生决策的思考53-56
- 一、提升公众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和法制意识53-54
- 二、提高公众的民主参与和监督能力54-55
- 三、借助各种信息平台关注民生决策55
- 四、主动通过多种制度渠道充分表达民意55-56
- 第三节 发挥社会组织对地方政府民生决策的参与功能56-60
- 一、完善社会组织内部管理发挥民意代表功能56-58
- 二、通过社会组织理性聚合民生诉求58-59
- 三、对地方政府民生决策的实施进行监督59-60
- 结束语60-61
- 参考文献61-65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65-66
- 致谢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洪杰;我国行政决策中公民参与机制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陈水秘;政府回应的理论分析及启迪[J];地方政府管理;2000年11期
3 周汉华;;地方信息公开规定法律问题探讨——写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一周年之际[J];电子政务;2009年04期
4 陈维;;论我国公民知情权保障体系的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0年10期
5 朱圣明;;民生决策中的公民参与——一个地方乡村治理的新技能与新策略[J];公共管理学报;2007年03期
6 周国平;孙志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对民生问题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J];党史文苑;2011年16期
7 顾行超;;民主协商是党执政的一种方式——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J];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刘亚军;;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成因与对策分析[J];甘肃科技纵横;2006年06期
9 蔡定剑;;中国公众参与的问题与前景[J];民主与科学;2010年05期
10 张洪武;;政府和市场在构建公民社会中的作用[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3期
,本文编号:6770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677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