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法律意识培养机制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公民法律意识培养机制问题研究
【摘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公民意识是政治民主化和法治化的内在精神动力。公民意识是一个多维度概念,公民法律意识属于公民意识的维度之一,是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价值导向。我国公民在法律意识领域中不断地取得进步和发展,但是我国的法治环境还很脆弱,公民的法律意识水平还不够高,培养公民良好的法律意识,仍然是任重而道远。要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就必须建立建全,完善合理的公民法律意识培养机制,才能实现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使人们履行法律,从而使社会良性运行,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安定团结,安居乐业的国家。只有人们对法有一种心悦诚服的认可,才能遵从法律,维护法律,敬仰法律,人们才能从内心真正接受法律的规则,才能自觉地依照法律的规定办事。因此,公民的法律意识的培养机制问题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课题。在我国当前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国情下,必须增强全体人民的法律意识,培养和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素质尤其是法律意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法制时代的呼唤也是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社会建设的基础工作,因此使全体公民树立法律信仰,不再把法律停留在纸面上,要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和我国公民意识现状最终形成我国公民法律意识培养的模式。本文除引言外分为三大部分,由浅入深地对我国公民法律意识培养机制问题展开探索和研究。第一部分,对法律意识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界定进行理论研究。在这一部分中,从法律意识这个概念的原始定义及其起源着手,阐述了法律意识是法律规范、法律关系、法律行为以及立法、执法、司法等活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法律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是社会主体对法律现象的主观把握方式,是人们关于法的知识、情感、评价与行为倾向的有机综合体。只有建立合理科学的培养机制,才能够为提升人们法律意识奠定基础,使人们真正地法有一种崇敬地认可,才能遵法,护法,敬法,自觉按照法律的约束进行各种社会行为,这样的公民素质才会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同时还分析了不同学者对这一概念的看法、观点,总结了法律意识结构、功能,以及公民法律意培养机制的基本理论等。这为培养机制的深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采用参考网络调查数据的方法,得到我国现阶段公民法律意识基本水平的大致情况,并结合我国的历史条件和现在的国情以及现有的政治法律体系情况,对我国公民法律意识培养机制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总结出了当前我国法律培养机制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深层次地揭示了制约我国公民法律意识培养机制发展的各方面因素。本部分的研究是公民法律意识培养机制的研究的现实基础。第三部分,对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机制地综合性研究。通过研究发现人们只有对法有一种心悦诚服的认可,才能遵从法律,维护法律,敬仰法律,人们才能从内心真正接受法律的规则,才能自觉地依照法律的规定办事,才能赢得社会普遍的心理认同,才能有效的减少各种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并形成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良好社会氛围。因此培养机制的形成和发展是很必要和必须的,也就是说,建立法律意识的培养机制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保证;是构建稳定社会秩序的基础;是降低社会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的保证。结合我国依法治国的理念,本章对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机制进行了建设与发展两个层面的研究,力求为解决我国公民法律意识培养机制运行中的问题寻求对策。在机制建设方面,重点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立法、司法环境两个角度进行研究;对于机制的发展,提出了完善市场经济制度,依法行政,做好普法教育等方面的较为具体的措施,以及建立和普及符合法律价值的法律仪式等新途径。总之,本文从分析公民法律意识的概念入手,探讨公民法律意识的核心内容和现阶段公民法律培养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公民法律意识培养机制的对策性建议,希望借此为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提供一些指导。
【关键词】:公民 法律意识 培养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0.0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11
- 引言11-13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11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2
- (三)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12-13
- 一、公民法律意识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界定13-27
- (一) 法律意识的基础概念13-19
- 1. 法律意识的内涵13-14
- 2. 法律意识的结构14-17
- 3. 法律意识的功能17-19
- (二) 公民法律意识的概述19-21
- 1. 公民法律意识的构成19-20
- 2. 公民法律意识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20-21
- (三) 公民法律意识培养机制的基本理论21-27
- 1. 公民法律意识培养机制的形成因素22-23
- 2. 公民培养法律意识机制的现实模式23-24
- 3. 培养公民法律意识机制的真正意义24-27
- 二、我国公民法律意识培养机制的实践分析27-34
- (一) 我国公民法律意识培养现状27-29
- 1. 我国公民法律意识建设取得的成就27-28
- 2. 我国公民法律意识机制存在的问题28-29
- (二) 我国公民法律意识培养机制的制约因素29-34
- 1. 市场经济的不完善31
- 2. 计划经济制度的惯性31
- 3. 传统文化与现代法律意识之间的矛盾31-32
- 4. 现行法律制度的缺陷32-34
- 三、我国公民法律意识培养机制的建设与发展34-48
- (一) 公民法律意识培养机制的建设34-39
- 1. 构建民主的立法环境,确立公民的法律正义感34-36
- 2. 构建公正的司法环境,培养公民对法律的信赖感36-39
- (二) 公民法律意识培养机制的发展39-48
- 1. 逐步完善自由平等竞争的市场经济制度39-40
- 2. 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40-42
- 3. 严格执法,不断增强公民的法律安全感42-44
- 4. 推广法律仪式,,树立法律神圣观44-45
- 5. 完善普法教育机制45-46
- 6. 拓宽普法教育途径46-48
- 结论48-49
- 参考文献49-51
- 附录51-54
- 后记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蕊,孙玉芝;公民法律意识——法治之精神力量[J];法学论坛;2000年02期
2 李萃英,李光禄,李双立,庄严,李文波;山东省公民法律意识调查与分析[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3 李庆路;浅谈公民法律意识[J];衡水师专学报;2001年02期
4 龙凯;公民法律意识的形成机理和途径[J];黔西南民族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5 蔡雪冰;论公民法律意识的形成及特点[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6 陈君;;谈新时期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4年27期
7 曲修玲,惠鑫;公民法律意识的形成及对策分析[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4年02期
8 刘丽波;关于率先现代化城市公民法律意识的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6期
9 黄永宜,彭劲荣;网络在公民法律意识培养中的利弊探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07期
10 薛静;;公民法律意识初探[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方向;;论培养公民法律意识[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二辑)[C];2003年
2 李璐娇;李斌;;浅谈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A];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全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9年
3 魏健馨;徐超英;;公民法律意识启蒙[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2年
4 邱亦明;;浅谈医疗纠纷的防范及处理技巧[A];第一届航天医院管理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5 张元辉;;浅论提高公民法律意识是依法治省的基础[A];“严肃执法与司法公正”研讨会专集[C];1999年
6 官丽华;王晖;;中西医结合美容医学的法律基础[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监狱学学院 叶水娣 马慧健;论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地区差异和民族差异[N];山西青年报;2014年
2 记者 丁晓丽;现场宣传促公民法律意识提高[N];吐鲁番报(汉);2008年
3 王静;论塑造公民法律意识的理论基础[N];淮南日报;2008年
4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宾平;浅谈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N];衡阳日报;2009年
5 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法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 肖周录;依法治国:重在公民法律意识与信仰的培育[N];西部法制报;2014年
6 乐国安;公民法律意识:依法治国不可忽视的因素[N];人民法院报;2005年
7 ;公民法律意识的缺失与完善[N];河北日报;2003年
8 礼谏;与制噪“夜猫子”较真的背后[N];中山日报;2007年
9 刘蒸蒸;在提高公民法律意识法律素质上下功夫[N];台州日报;2008年
10 缪毅容;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能力[N];解放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颖;论公民法律意识的培育[D];复旦大学;2008年
2 石正涛;论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培育[D];河南大学;2011年
3 李鹏;关于提高公民法律意识问题的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孙坤;论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机制[D];河南科技大学;2009年
5 张宇;公民法律意识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3年
6 冯曼;公民法律意识培养机制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7 满娜;依法治国条件下的公民法律意识及其培养[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8 蒋华林;公民法律意识现代化的生成与培育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9 黄一轩;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其培育路径[D];延边大学;2013年
10 孙长城;试论公民法律意识的生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080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708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