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话语分析的中美公共图书馆法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1 03:10
本文关键词:基于话语分析的中美公共图书馆法规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公共图书馆法规 话语分析 图书馆设置 图书馆经费 图书馆管理
【摘要】:在“法治”以“法律至上”为其基本内涵的现代民主社会,,赋予不合理的体制以合法性的法律,比无法状态更可能制约“法治”的进程。公共图书馆法规作为现代公共图书馆制度的一种具体形式,必然对公共图书馆实践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基于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以中美两国各十部公共图书馆法规文本为话语事件,通过对法规文本中权力意志影响相对较大的设置、经费及管理话语的分析与解构,考察中美两国公共图书馆法规文本中的不同权力印记及其介入方式,揭示隐蔽在图书馆“真实”背后的权力关系与制度预设,反思法规话语所制造的“话语真实”在多大程度上已经或正在成为公共图书馆实践的合法性标准。在图书馆法制建设日益完善的今天,围绕着公共图书馆法规文本合法性问题的权力分析自有其深刻的内蕴。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法规 话语分析 图书馆设置 图书馆经费 图书馆管理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258.2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9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8-10
- 一、选题背景8-9
- 二、研究意义9-10
- 第二节 相关概念10-15
- 一、公共图书馆法规10-12
- 二、话语及其相关概念12-15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15-18
- 一、国外研究现状15-16
- 二、国内研究现状16-18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18-19
- 一、研究方法18
- 二、创新点18-19
- 第二章 关于话语分析19-30
- 第一节 从“语言”到“话语”19-21
- 一、语言转向19-20
- 二、话语转向20-21
- 第二节 话语分析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学派21-24
- 一、话语分析的发展历程21-22
- 二、话语分析的主要学派22-24
- 第三节 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24-30
- 一、从“考古学”到“谱系学”24-25
- 二、建构与排斥:话语控制的原则25-28
- 三、话语分析:作为一种反思路径的批判分析28-30
- 第三章 公共图书馆设置问题的话语分析30-39
- 第一节 公共图书馆设置问题的法规:话语事件30-33
- 第二节 建构与排斥:公共图书馆设置问题的话语分析33-37
- 一、设置主体33-34
- 二、设置依据34-35
- 三、设置模式35-37
- 第三节 公共图书馆设置话语中的权力意志:话语实践37-39
- 第四章 公共图书馆经费问题的话语分析39-51
- 第一节 公共图书馆经费问题的法规:话语事件39-43
- 第二节 建构与排斥:公共图书馆经费问题的话语分析43-48
- 一、建设主体43-45
- 二、经费来源45-46
- 三、经费监督46-48
- 第三节 公共图书馆经费话语中的权力意志:话语实践48-51
- 第五章 公共图书馆管理问题的话语分析51-62
- 第一节 公共图书馆管理问题的法规:话语事件51-55
- 第二节 建构与排斥:公共图书馆管理问题的话语分析55-59
- 一、管理主体55-56
- 二、总分馆建设56-58
- 三、工作人员58-59
- 第三节 公共图书馆管理话语中的权力意志:话语实践59-62
- 结语62-64
- 参考文献64-70
- 致谢70-7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7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春芳;福柯话语理论的文化解读[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4期
2 徐友渔;二十世纪哲学中的语言转向[J];读书;1996年12期
3 尹宗利;;从启蒙、权力话语看“隐蔽的教育家”福柯[J];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4 孙辉;从语言到话语——当代文学理论批评两度转向之学理逻辑探析[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5 王嘉陵;;美国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考察[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年04期
6 黄兴涛;;“话语”分析与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J];历史研究;2007年02期
7 刘晗;;福柯话语理论中的控制与反控制[J];兰州学刊;2010年04期
8 鲁苓;语言·符号·认知──关于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再思考[J];外语研究;2003年02期
9 孙静怡;;话语分析:语言转向的归宿[J];外语学刊;2012年02期
10 蔡筱青;图书馆立法与公共图书馆的发展[J];情报资料工作;2003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莹波;和谐社会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袁华杰;福柯的权力思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本文编号:7104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710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