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对初中生公民意识培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2 00:29
本文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对初中生公民意识培养的研究
【摘要】:公民意识的培养是当今世界备受关注的教育话题。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明确的提出要注重培养公民意识。健康全面的公民意识对于现代公民尤为重要,它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民主政治建设和法制建设,制约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然而,由于一些现实因素的影响,我国初中生的法律意识、主体意识和公德意识还较为缺乏,初中生作为未来的社会公民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公民意识,这就严重的阻碍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建设和法制建设。初中阶段是一个人思想品德的形成阶段,也是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关键时期,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重要平台,教师与学生都应该深刻认识到培养公民意识的重要性,以思想品德课为主要渠道,不断探索和完善培养初中生公民意识的策略,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 本论文正文分为四个部分,各部分概述如下: 第一部分:公民意识及初中生公民意识培养概述。首先,阐述了公民和公民意识的内涵,由于当前对于公民以及公民意识的概念还未形成统一的看法,本文就理论界存在的一些看法对其进行了阐述。其次,论述了思想品德课对于培养初中生公民意识的内容要求。《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对思想品德课程有着整体性的规定和要求,关于培养公民意识的也有着基本的内容要求,因此,分析思想品德课对其的内容要求,不仅要从思想品德课本身来阐述培养公民意识的主要内容,还应从《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方面来阐述。最后,论述了思想品德课对初中生公民意识培养的重要性。主要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需要和初中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三个方面来论述。 第二部分,通过问卷调查,阐述了初中生公民意识的现状。首先,阐述了初中生公民意识所表现出的积极方面,即具有较强的权利意识、国家意识和生态意识。其次,通过调查也发现了初中生公民意识存在了一些问题,如法律意识相对较为薄弱,主体意识和公德意识有待提升。通过问卷,更为清楚的认识当前初中生公民意识的现状,更有益于高效的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第三部分,结合当前初中生公民意识存在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从社会、家庭、学校、思想品德课本身四个方面进行原因分析。社会方面主要从历史专制思想和社会不良价值观进行阐述;家庭方面从家长的理念、教育方法和自身素质来分析;学校作为重要方面,分别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来进行论述;此外还从思想品德课本身来进行了分析。 第四部分,根据当前初中生公民意识的现状,进行思想品德课对初中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实践探究。首先,强化公民意识培养的教学理念,即坚持坚持三维目标为一体;坚持示范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其次,拓展思想品德课关于培养公民意识的教学内容,既要充分的利用教材中关于公民意识的课程资源,又要合理建设校本课程。再次,创新思想品德课关于培养公民意识的教学方法。教师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交往,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方法,促进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以加强对学生公民意识的塑造。此外,还要充分利用多方资源,以学校思想品德课为主渠道,,加强与家庭沟通以及利用积极的社会资源,将学校、家庭、社会协调起来,形成培养初中生公民意识的合力。 初中生作为我国未来的主人和建设者,培养初中生的公民意识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整个中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培养初中生的公民意识不仅仅需要我们借鉴学者和专家的理论研究,更应该汲取一线教师的经验和实践成果,共同促进初中生形成全面的公民意识。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初中生 公民意识 培养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33.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引言12-17
-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12-13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5
- (三)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15
- (四)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15-17
- 一、 公民意识及初中生公民意识培养概述17-25
- (一) 公民与公民意识的内涵解读17-19
- 1. 公民的内涵17-18
- 2. 公民意识的内涵18-19
- (二) 思想品德课对于培养初中生公民意识的内容要求19-22
- 1.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关于培养公民意识的内容要求19-20
- 2. 思想品德课关于培养公民意识的主要内容20-22
- (三) 思想品德课对初中生公民意识培养的重要性22-25
- 1.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23
- 2. 思想品德课程本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23
- 3. 初中生全面发展的需要23-25
- 二、 初中生公民意识的现状25-28
- (一) 初中生公民意识表现的积极方面25-26
- 1. 初中生普遍具有较强的权利意识25
- 2. 初中生的国家意识有较大的提升25-26
- 3. 初中生的生态意识增强26
- (二) 初中生公民意识存在的问题26-28
- 1. 初中生的法律意识较薄弱26
- 2. 初中生的主体意识较为淡薄26-27
- 3. 公德意识比较缺乏27-28
- 三、 初中生公民意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28-33
- (一) 社会方面28-29
- 1. 专制主义思想的遗留28
- 2. 社会不良价值观念的影响28-29
- (二) 家庭方面29-30
- 1. 家长自身公民意识的缺失29
- 2. 家长片面追求成绩29
- 3. 家长教育方式的不恰当29-30
- (三) 学校方面30-31
- 1. 学校过分强调“升学率”30
- 2. 教学内容的不全面和教学方法的单一30-31
- 3. 教师自身综合素养的不完善31
- 4. 学校教育资源利用不充分31
- (四) 思想品德课程本身方面31-33
- 1. 思想品德学科地位的缺失31-32
- 2. 思想品德课堂有限时间的制约32-33
- 四、 思想品德课对初中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实践探究33-43
- (一) 强化培养公民意识的教学理念33-34
- 1. 坚持三维目标为一体33
- 2. 坚持示范原则33-34
- 3.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34
- (二) 拓展思想品德课关于培养公民意识的教学内容34-37
- 1. 充分利用教材中关于公民意识的课程资源34-36
- 2. 合理建设校本课程,促进初中生公民意识的培养36-37
- (三) 创新思想品德课关于培养公民意识的教学方法37-41
- 1. 加强师生交往,塑造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37-38
- 2.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升初中生的公民意识38-39
- 3. 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方法,培养初中生的公民意识39-41
- (四) 充分利用多方资源,共促初中生公民意识的发展41-43
- 1. 发挥学校思想品德课的主渠道作用41
- 2. 及时与家庭沟通,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41-42
- 3. 充分利用积极的社会资源,提高初中生的公民意识42-43
- 结论43-44
- 参考文献44-46
- 附录46-53
- 后记53-54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馨元;公民概念在我国的发展[J];法学;2004年06期
2 周传和;郭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增强爱国主义时代感[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09期
3 吴小娜;;对爱国主义科学内涵的认知[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金生
本文编号:7160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716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