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美陪审制度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日美陪审制度比较研究
【摘要】:陪审制度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直至今日,在各国依然延续。我国采取人民陪审员的模式,日本则引入裁判员制度改革司法,而美国与英国一脉相承又契合自身。让普通公民参与审理既可体现现代民主的进步,回应社会对司法公正的诉求。若陪审流于形式,陪而不审,会对司法权威和司法公正造成一定影响,也会销蚀陪审制度本身的价值。我国正在司法改革的攻坚克难时期,人民陪审员制度可大有作为。文章选择日本和美国作为比较样本,以求相互借鉴,更好地实现民主法治,推进公平正义。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人民陪审员 裁判员 陪审员 比较
【分类号】:D926.2;D971.2;D931.3
【正文快照】: 一、引言追溯人类历史,可以看到远在古希腊时期,就有“陪审模式”的存在,可以说是司法陪审制度的最初形式。一个仅有数万自由人的城邦,选出五六百人的一个代表大会或审判团,从而对犯有重罪的人进行审理。到中世纪,由12人组成的陪审团制度已经深深扎下了根。1随着近现代民主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孙晶晶;;中日陪审员制度比较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薛晗;李浩;;中美陪审制度比较——以农民工陪审员为背景分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何家弘;;中国陪审制度的改革方向——以世界陪审制度的历史发展为借鉴[J];法学家;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宋建立;;陪审制度的发展与我国的重构[J];法律适用;2011年10期
2 宁金金;;浅论陪审制度与和谐社会[J];法制与社会;2009年18期
3 黄一峰;;略论陪审团制度——兼评我国人民陪审制度改革的新构想[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4年04期
4 陶锟;全向春;杨志峰;郭伟;马楠;;白洋淀流域“节水-控源-净淀-调控”一体化技术集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1年05期
5 金星;;论中美陪审制度的比较和借鉴[J];湖南农机;2010年07期
6 曹利勇;;人民陪审员制度——司法与传媒互动中的“和谐”介质[J];学理论;2010年12期
7 王志权;;民意何以“绑架”判决[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吕洪民;中国陪审制度的困境与重生[D];吉林大学;2011年
2 任蓉;陪审团审判机理与实效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3 塔娜;刑法与刑事诉讼法交互作用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喜欢;陪审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国明;审判委员会制度存废的思考[D];新疆大学;2011年
3 吴斯;人民陪审制度的困境与出路[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4 王由酉;日本裁判员制度探析[D];苏州大学;2011年
5 尹鹤鸣;从刑事司法实践看我国陪审制重构[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6 黄冰莲;论我国人民陪审员管理机制的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7 朱婉清;陪审制度探析[D];苏州大学;2009年
8 陈莹;司法职业化与平民化[D];厦门大学;2008年
9 王英;刑事诉讼陪审制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10 刘涛;我国民事诉讼陪审制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丹红;;中国式陪审制度的省察——以《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为研究对象[J];法商研究;2007年03期
2 刘计划;;我国陪审制度的功能及其实现[J];法学家;2008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福荣;谈谈开棺检验[J];人民司法;1982年01期
2 刘春茂;析民诉中的特别程序[J];法学;1982年07期
3 黄双全;;关于民事执行的情况调查[J];政治与法律;1984年02期
4 李金声;;经济审判[J];企业经济;1987年04期
5 刘德权;;刑事自诉案件及其审判[J];法律适用;1987年01期
6 任建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调解、仲裁和诉讼[J];法律适用;1987年09期
7 谭勇;重复信访的剖析及处理[J];人民司法;1988年11期
8 许务民;普通基层法院专业化改革设想[J];法学;1988年02期
9 陈桂明;孙颖;;公示催告程序刍议[J];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2年01期
10 王乾细;;谈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强制执行问题[J];福建法学;199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向阳;;人民法院独立审判的原则在实践中的历程和展望[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二辑)[C];2003年
2 刘关军;;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改进和完善我国仲裁制度的若干问题探析[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三)[C];2004年
3 周国均;刘蕾;;继承和发扬董必武同志“司法为民”思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C];2005年
4 周道鸾;;论董必武的刑事司法思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C];2005年
5 赵秉金;;建立国家高度控制的法院体系之设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C];2005年
6 刘淑娟;徐麟;;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互动与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重读董必武《论加强人民司法工作》[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7 熊先觉;刘运宏;;人民法院行政化的表现及改革对策[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8 张霞;;保安处分——我国劳动教养制度改革进路[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9 万利平;;从董必武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的发言看新中国法院的启蒙[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10 魏俊哲;;审级关系行政化之批判[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人民法院基层建设的若干意见(二000年八月十三日)[N];人民法院报;2000年
2 ;大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人大代表旁听人民法院庭审活动的决定[N];大连日报;2006年
3 ;票据遗失后怎么办[N];福建科技报;2006年
4 王斗斗;考试不合格者可能调离审判岗位[N];法制日报;2007年
5 周清平 刘祖军;论交叉执行制度的可行性与必要性[N];人民法院报;2007年
6 陈永辉;中央财政建立人民法院办案补助专款制度[N];人民法院报;2007年
7 张拖有;关于基层人民法院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思考[N];太原日报;2006年
8 成县委党校教师 杨满仓;对基层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几个问题的探析[N];陇南日报;2008年
9 钟燕邋实习生 朱艺彬;我市新设3个基层人民法院[N];东莞日报;2008年
10 记者 曹陆军;湖南开展“五好基层人民法院”创建活动[N];人民法院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晴辉;中国陪审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2 钟莉;价值·规则·实践[D];中山大学;2008年
3 丁卫;乡村法治的政法逻辑[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沈克非;论司法与社会管理[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5 李婷婷;社会治理视域下的人民调解—功能与再定位[D];南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善勤;试论基层人民法院组织设置的理论原则[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2 陈殿生;建立我国民诉第三审程序[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马祥玺;论民事诉讼的简易程序[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4 邢毅;论农村人民法庭[D];四川大学;2004年
5 韦鹏;我国人民调解制度的反思与重构[D];河北大学;2005年
6 田萍;论合议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7 何基荣;刑事简易程序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8 王志军;刑事被害人损害赔偿若干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金豪男;党在延边地区司法建设历史研究[D];延边大学;2005年
10 袁海洋;论我国民事简易程序的改革与重建[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7164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716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