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高校工会角色定位与职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4 19:57

  本文关键词:高校工会角色定位与职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校工会 角色定位 职能


【摘要】:我国高校工会是高校广大教职工自愿结合的群众性组织,是学校党委联系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我国《工会法》与《中国工会章程》赋予工会“维护、参与、建设、教育”四项职能,但在实际运行中,高校工会的角色定位与职能备受诟病,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校工会角色地位被同化,工会已成为一个普通的党政管理部门;二是高校工会的职能弱化,维权机制不健全,维权乏力。角色定位的同化势必导致职能的弱化,反之,职能的弱化又会加剧角色定位的同化。两者不相匹配,相互影响。因此,本文以高校工会的角色定位与职能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本文通过系统梳理我国工会角色定位与职能的历史形成,对我国高校工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定位,以广州地区四所高校工会为案例,运用经济学理论对工会角色定位同化和职能异化的核心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我国工会的角色地位与职能形成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与历史条件,它与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与发展紧密相联。新中国成立前,工会的角色与职责主要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人运动,同统治阶级进行革命斗争,夺取政权。新中国成立后,工会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它在全力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更好地表达和维护职工的具体利益,这与西方国家工会仅代表和维护劳动者利益有着根本性的区别。(2)高校工会是广大教职工的群众性组织,作为一个特殊的产业工会,其角色定位与职能与中国工会一脉相承,它在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与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面临着角色定位的同化与职能异化的挑战与困境。究其深层次原因,主要在于管理体制的行政依附性、法制建设的不完善性、自身员工素质与法律意识的薄弱性等。(3)要实现高校工会的角色定位的回归与职能改善,必须从工会领导层选举、独立工会社会团体法人资格和工会运行机制三个方面提出解决方案。即工会主席实行直选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模式;高校工会必须承担起自身的法人责任,彻底改变“有名无实”的法人现状;建立教代会的长效机制,夯实审议性职权,加强民主评议校领导制度,完善教代会的运行机制。
【关键词】:高校工会 角色定位 职能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412.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1.引言12-16
  • 1.1 问题的提出12
  • 1.2 选题的意义12-13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5
  • 1.4 研究方法15-16
  • 2.我国工会的创建与发展16-28
  • 2.1 我国工会的创建发展历程16-25
  • 2.1.1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工会组织16-17
  • 2.1.2 大革命时期的工会17-19
  • 2.1.3 苏区工会与白区工会19-21
  • 2.1.4 新中国成立后工会角色定位与职能的转变21-24
  • 2.1.5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工会发展24-25
  • 2.2 中国教育工会的建立与发展25-28
  • 3. 我国高校工会角色与职能的经济学分析与案例研究28-39
  • 3.1 理想工会角色与职能的经济学基础28-29
  • 3.1.1 古典经济学工会分析28-29
  • 3.1.2 新制度经济学的工会分析29
  • 3.2 我国工会角色与职能的经济学分析29-31
  • 3.2.1 我国工会在员工福利待遇的集体谈判方面的功能29-30
  • 3.2.2 我国工会在组织治理方面的职能30-31
  • 3.3 广州地区部分高校工会角色和职能的案例分析31-39
  • 3.3.1 高校工会角色定位的党政同化与职能异化表现34-36
  • 3.3.2 角色定位与职能不相匹配的原因分析36-39
  • 4.我国高校工会的角色定位的回归与职能改善39-51
  • 4.1 工会主席实行直选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模式39-45
  • 4.1.1 高校工会选举的立法及工会内部规范39-40
  • 4.1.2 高校工会选举制况40-41
  • 4.1.3 实行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高校工会主席选举模式41-45
  • 4.1.4 法律保证与完善45
  • 4.2 社会团体法人的资格的落实45-48
  • 4.2.1 关于工会社会团体法人资格的认定45-46
  • 4.2.2 高校工会法人地位“有名无实”46-47
  • 4.2.3 高校工会法人资格落实的途径与对策47-48
  • 4.3 完善教代会的运行机制48-51
  • 4.3.1 夯实审议性职权,,提高代表履职能力48
  • 4.3.2 为教代会制度的实施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48-49
  • 4.3.3 完善教代会的民主评议校领导制度49
  • 4.3.4 建立教代会的长效机制49-51
  • 5. 结论与局限51-53
  • 5.1 研究结论51-52
  • 5.1.1 问题定位51
  • 5.1.2 原因分析51
  • 5.1.3 解决方案51-52
  • 5.2 研究贡献52
  • 5.3 研究局限52-53
  • 致谢53-54
  • 参考文献54-61
  • 附录61-65
  • 一、中山大学工会委员会(教代会常设委员会)工作职责61-62
  • 二、暨南大学工会工作职责62-64
  • 三、广州大学工会委员会职责64-65
  • 四、广州大学工会岗位设置情况65
  • 五、华南农业大学工会委员会岗位设置情况65


本文编号:7328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7328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e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