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干扰法意的现实困境研究——以司法公正为视角
本文关键词:民意干扰法意的现实困境研究——以司法公正为视角
【摘要】:古往今来、从西到东,民意对法律的设置、执行、遵守的介入和影响,从未停止或间断。随着现代民主法治观念深入人心,民众法律意识的进一步觉醒,民众对法律实施及个案审理的关注度的不断提升,民意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具体的法律活动中来。然而,民众所持的道德的评价尺度和司法所依据法律的评价尺度并不能完美的兼容,二者必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冲突和博弈。随着"自媒体"力量不断强大、网络的发展使民众呼声进一步发挥出不可忽略、不可或缺的影响力,民意和法意二者的角力不可避免的进一步凸显出来。当这二者发生矛盾的时候以谁为准,在法治社会中民意如何存在,如何促进法律的实施和完善就成为完善司法体系、促进整个社会公平正义不得不考量的重要议题。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
【关键词】: 民意 法意 公平正义 司法
【分类号】:D926
【正文快照】: 一、探析民意和法意的内在含义社会成员通过各种方式、手段、途径,相同或相似意志的民意,从字面上来讲,《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人民集中形成或统一表达。共同的意见和愿望”。比如刘昂学者认为,一般意义上的从特点上而言,首先,民意具有极大的主观性和不确民意,即人民意愿,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熳;;浅析司法独立与舆论监督的关系[J];当代经济;2011年23期
2 田文昌,颜九红;论中国死刑发展趋势[J];当代法学;2005年02期
3 周永坤;错案追究制与法治国家建设——一个法社会学的思考[J];法学;1997年09期
4 赵蕾;;浅析司法公正与民意[J];法制与社会;2009年05期
5 熊菁;;从“国家”说开去——读《法意与人情》有感[J];法制与社会;2010年24期
6 元轶;黄伟凌;;论民意审判与辩护权缺失——从六组案例谈起[J];法治研究;2010年12期
7 张珍芳;;法意与民情[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王欢;;司法独立与民意呼声[J];经营管理者;2011年21期
9 何兵;司法职业化与民主化[J];法学研究;2005年04期
10 陈兴良;;刘涌案改判的法律思考[J];华东刑事司法评论;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亚明;;房产新政案件裁判新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2 吴亚平;;论自然的属性及环境法的理念[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3 孙日华;谢慧;;法律客观性的出路——中西对比的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4 王凤涛;;迈向回应社会的法——精神慰藉困境与“常回家看看”入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5 张缨;中国转型期企业间经济活动“低信任”违约现象的社会学解释[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6 丁成际;;“各得其宜”与“群居和一”——荀子“群己之辨”的价值意蕴[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沈素珍;;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中的“德治”与“和谐”——以《大学》为中心的解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陈克军;;合同债权性质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9 田佳灵;;民意对司法裁判过程的影响[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范辉;;简评《英国普通法的诞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铁流;王敬安;;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的模式及其规制[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刘佑生;;司法官素养和职业培训[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袁雪;;无需法律的秩序——当代社会中非国家法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探究[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钱水苗;傅颖;;论强化政府环境责任——从浙江台州血铅超标事件说起[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5 杨翔;谷国艳;;民事再审发回重审制度的正当性考察与改革——基于某省法院的运行现状分析[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6 易慧琳;;冤案的透视——博弈论视角下的刑事冤案防范[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7 孙启福;张建平;;行政滥用职权司法审查的检讨与重构——以法官的规避倾向为视角[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8 张健;;务实与超越——审判权对程序外力量的回应表达[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9 沈君;王静静;;个案民意的司法适用——以裁判方法和制度控制为视角[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傅贤国;;司法裁判吸纳民意机制之建构[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吴晓晖;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魏晓东;银行监管权配置的法律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6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7 张栋豪;中国逻辑史方法论在近代的演变[D];南开大学;2010年
8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崔存明;荀子与儒家六艺经典化[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红连;荀子礼法思想渊源考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勐;硕士研究生核心竞争力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孙立元;信用卡消费者的权益保护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蒋文瑾;合同解除法律效果的若干问题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贺磊;自由心证的法理与制度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郑文如;俄罗斯政党政治改革的进程及其特点[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楼春晗;巴西反垄断法实施体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朱英;我国刑事强制措施异化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李明辉;我国地方税收立法权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袁洪君;企业劳动规章合法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秀桃;;略论北洋时期的司法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2 侯健;传媒与司法的冲突及其调整──美国有关法律实践评述[J];比较法研究;2001年01期
3 田文昌,颜九红;金融诈骗罪的两个误区及立法构想[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 王庆厚;实行群众路线的一面镜子——如何看待“民情 民意 民智 民力”[J];党政论坛;2002年07期
5 章礼明;;“杨佳袭警案”的程序公正问题透视[J];法学;2009年01期
6 周永坤;;民意审判与审判元规则[J];法学;2009年08期
7 李振雨;;浅议司法过程中民意的力量[J];法制与社会;2008年15期
8 美原;德与法的较量──一起遗产纠纷案引发的争论[J];新西部;2002年01期
9 刘武俊;折射司法与传媒的冲突——从刘涌改判案想到的[J];科学中国人;2003年10期
10 顾培东;论对司法的传媒监督[J];法学研究;1999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实习记者 何亚歌;[N];各界导报;2005年
2 郝铁川 教授;[N];检察日报;2002年
3 倪寿明;[N];人民法院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顾学松;寻求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平衡[D];吉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春良;;逻辑与艺几 法意流转模式的现象学解[J];中外法学;2011年01期
2 许章润;天意 人意 法意[J];比较法研究;1998年01期
3 董韫斐;;人情的法理——以司法实践为视角[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年11期
4 熊菁;;从“国家”说开去——读《法意与人情》有感[J];法制与社会;2010年24期
5 王群;王卉;;民意抑或法意——法官审判中的选择困境[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6 汪雄涛;;百年法治之困:民意与法意[J];法律与生活;2012年21期
7 许章润;;《法意阑珊处》序[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8 刘笃才;;宋代法意之殇[J];政法论丛;2012年05期
9 孙曙生;蔡维力;;严复译《法意》之法治思想探析[J];政法论丛;2009年03期
10 陈树森;;博弈与和谐:穿行于法意与民意之间的司法[J];法律适用;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上海政法学院副教授 谢可训;俗语中的法意[N];人民法院报;2013年
2 陈任生 张荣辉;铜鼓 青山绿水有“法意”[N];人民法院报;2013年
3 海淀区检察院 杨涵舒;不伤法意 不绝人情[N];北京日报;2012年
4 董瑞丰;“热点案例”应体现法意与民意的交集[N];中国改革报;2009年
5 山东省枣庄市中级人民法院 李文;太极拳里的法意[N];人民法院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张伯晋;以民意奠定法意的公信之基[N];检察日报;2012年
7 法国高级时装公会驻中国首席代表 赵倩 策划;法意携手缔造欧洲时尚新时代[N];中国服饰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何晓慧 本报通讯员 林栎;“阳光司法”让民意法意全程直通[N];人民法院报;2011年
9 卢美松 陈允树;纪念严复译著《法意》出版100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N];福建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程妍冰;法律对话中的民意和法意[D];浙江大学;2012年
2 吴希孝;孟德斯鸠的“法意”观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391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739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