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县级政府决策民主化实现途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9 09:04

  本文关键词:县级政府决策民主化实现途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县级政府 政府决策 民主化 实现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社会面临着经济结构、政治结构以及利益结构各方面的改革。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公民参与政治的意识不断觉醒,政府决策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进程,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丰富民主形式,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 我国自古以来在国家治理活动中就有“郡县治则天下安”的说法,县级政府的管理活动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成为沟通上下、链接工农、统筹城乡的重要纽带,是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落实各项决策部署的最终环节。并且随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省直管县”的模式更凸显县级政府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研究我国县级政府决策民主化的实现途径,对于决策科学来说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对于构建两型社会,建设服务型政府和和谐社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对县级政府决策民主化内涵进行了阐释,以把握基本概念。然后,对我国县级政府决策民主化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了解我国现今县级政府决策民主化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影响决策民主化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把握实现决策民主化的方向。最后,立足现状,总结经验,探索实现我国县级政府决策民主化的途径。通过研究分析,我们可以从法制保障、公众参与、协商民主以及科学推动等角度来进行探索。
【关键词】:县级政府 政府决策 民主化 实现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30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论10-18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10-12
  • 1.1.1 选题的背景10-11
  • 1.1.2 选题的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2-15
  • 1.2.1 国外研究综述12-13
  • 1.2.2 国内研究综述13-15
  • 1.3 研究方法15-16
  • 1.3.1 研究思路15-16
  • 1.3.2 研究方法16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16-18
  • 1.4.1 研究的内容16-17
  • 1.4.2 可能的创新点17-18
  • 第2章 县级政府决策民主化的相关理论阐释18-24
  • 2.1 县级政府及县级政府决策的界定18-20
  • 2.1.1 县级政府的内涵18-19
  • 2.1.2 县级政府决策的含义19-20
  • 2.2 县级政府决策民主化的内涵20-22
  • 2.2.1 县级政府决策民主化的含义20-21
  • 2.2.2 县级政府决策民主化的特征21
  • 2.2.3 县级政府决策民主化与科学化的辩证关系21-22
  • 2.3 实现县级政府决策民主化的重要意义22-24
  • 2.3.1 有助于提高县级政府决策的质量22
  • 2.3.2 有利于提升县级政府在群众中的公信力22-23
  • 2.3.3 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共利益23
  • 2.3.4 有助于提高县级政府工作的效率23
  • 2.3.5 有益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3-24
  • 第3章 我国县级政府决策民主化的现状分析24-33
  • 3.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级政府决策民主化取得的成就24-25
  • 3.1.1 加强了专门决策研究机构的建设24
  • 3.1.2 采用了现代民主的决策方式24-25
  • 3.1.3 满足了部分公众对政府决策的参与25
  • 3.1.4 行政决策体制日臻完善25
  • 3.2 我国县级政府决策民主化实现所面临的现实困境25-28
  • 3.2.1 某些决策在领导层的讨论中局限于形式上的民主25-26
  • 3.2.2 民众参与决策实效有待提高26-27
  • 3.2.3 决策程序和方法不够民主27
  • 3.2.4 协商民主没有真正发挥效力27
  • 3.2.5 专家参与政府决策咨询成效不甚明显27-28
  • 3.3 阻碍我国县级政府决策民主化实现的主要因素28-33
  • 3.3.1 有利于县级政府决策民主化实现的相关制度不完善28-29
  • 3.3.2 县级政府所具有的地方性和基层性特征制约决策民主化的实现29
  • 3.3.3 当地落后的传统行政文化影响县级政府决策民主化的实现29-30
  • 3.3.4 政府决策主体综合素质欠缺制约了民主决策的扩展30-31
  • 3.3.5 决策程序不规范影响了决策民主化的实现31-33
  • 第4章 实现我国县级政府决策民主化的有效途径33-41
  • 4.1 强化县级政府行政法律规范,为决策民主化提供制度保障33-35
  • 4.1.1 依法确立决策权力的合理结构33-34
  • 4.1.2 建立和健全县级政府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34-35
  • 4.1.3 通过法律规范确立实现民主决策的决策程序35
  • 4.2 全面提高县级政府决策主体综合素质,为实现民主决策营造良好环境35-36
  • 4.2.1 解放思想,确立民主决策观念35-36
  • 4.2.2 优化决策层结构,提高民主决策水平36
  • 4.3 健全民主参与机制,,为实现民主决策提供基本保障36-37
  • 4.3.1 制定和完善民主参与制度36-37
  • 4.3.2 推进和完善重大决策专家参与制度37
  • 4.3.3 深入推进县级政府决策民主化政治体制改革37
  • 4.4 建构协商民主决策模式,推进县级政府决策民主化的实现37-39
  • 4.4.1 以协商民主决策的参与性实现县级政府决策民主化38
  • 4.4.2 以协商民主决策的公开性实现县级政府决策民主化38
  • 4.4.3 以协商民主决策的有效性化解县级政府决策过程中的矛盾38-39
  • 4.5 完善科学决策体制,以科学决策推动县级政府决策民主化的实现39-41
  • 4.5.1 以科学先进的信息系统为县级政府决策民主化提供智力支持39
  • 4.5.2 以完备严密的监督系统为县级政府决策民主化提升监督实效39-40
  • 4.5.3 以客观严谨的评估系统为县级政府决策民主化提供考核依据40-41
  • 结语41-42
  • 参考文献42-45
  • 致谢45-4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课题与发表论文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初步探索[J];行政管理研究;1991年02期

2 姜彦秋;我国实现决策民主化与科学化的进程[J];理论建设;1997年06期

3 王秀娟;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思考[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0年06期

4 金建明;刘影;;重视发挥政协职能作用 推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省委、省政府重视支持政协工作纪实[J];江苏政协;2004年02期

5 谭兴中;论推进我国公共决策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9期

6 史卫民;决策民主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J];人民论坛;2005年02期

7 王芳;试析我国政府决策民主化制约性因素及突破思路[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杨勇;;公民参与:我国政府决策民主化的应有之义[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陈超;;公民社会:实现科技决策民主化的新途径[J];党史博采(理论);2007年08期

10 黎安;;协商议政与决策民主化科学化[J];文史博览(理论);2007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后记[A];城市规划决策民主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俞滨洋;刘伟;;坚持政务公开 强化社会监督 积极推进城市规划决策民主化[A];城市规划决策民主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永昌;企业领导如何实行决策民主化[N];中国航天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王珍;完善公共决策民主化机制[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3年

3 祖轩;推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N];苏州日报;2008年

4 贺春兰;教育决策民主化的一次有益践行[N];人民政协报;2009年

5 韩旭;“依法”的前提:立法决策民主化[N];检察日报;2005年

6 记者 张宗堂 吴晶;推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N];人民日报;2012年

7 记者 王海平;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以来的提案已全部办结[N];安阳日报;2012年

8 刘志明 谢华频;宜电总厂大力推进决策民主化[N];西南电力报;2003年

9 通讯员 夏仕福;大力推进决策民主化[N];安徽日报;2008年

10 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副编审 邓聿文;避免公共决策按“需”索取[N];中国经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葡阳;县级政府决策民主化实现途径研究[D];湘潭大学;2014年

2 杨继红;当代中国政府行政决策民主化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3 何淑娟;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与政府决策民主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4 张f

本文编号:7524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7524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4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