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试论新加坡法律治理中儒法思想的结合

发布时间:2017-09-05 02:08

  本文关键词:试论新加坡法律治理中儒法思想的结合


  更多相关文章: 儒家 法家 新加坡 法治


【摘要】:新加坡自1959年建国以来,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从一个地小民贫、欠缺工业基础与天然资源的殖民地港口城市,,发展成为一个富足的新兴工业化城市国家,法律在这期间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法律思想深刻地影响了新加坡的法律制度。新加坡在法律治理过程中对人性善恶的分析、民众智慧的认同以及法律的态度与中国法家思想有着惊人的契合;而儒家法律文化则更多的侧重于对新加坡民众价值观的塑造和对法律实质层面的影响。在儒法两家思想结合下,新加坡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法律治理模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对法治形式层面几近苛刻地追求、对法治实质层面有保留地维护以及浓厚的法律工具主义色彩。新加坡坚持的法律治理模式为新加坡的腾飞给予了巨大的助力,但是也同样遭受了来自各界的诟病,被指责为是一个缺乏民主、人权的非法治国家,引发了新加坡是人治国家还是法治国家的争论。这样的争论并不能从根本上否认新加坡将西方法治观念的普遍原理与本土法治资源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东方式的法治模式。作为和新加坡一样深受中华传统文化影响的国家,新加坡法治模式的先进理念和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法治现代化建设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我们应当重视本土法治资源,区别对待法治形式层面与实质层面,培育官民普遍守法的主体意识与行为习惯,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之路。
【关键词】:儒家 法家 新加坡 法治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33.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绪论9-14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9-10
  • 1.2 文献综述10-13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3-14
  • 第2章 新加坡治国理念与法家思想的不谋而合14-22
  • 2.1 法治观念的契合14-17
  • 2.1.1 信奉人性本恶14-16
  • 2.1.2 轻视民智16-17
  • 2.2 法律实施层面的契合17-22
  • 2.2.1 以刑去刑与严刑峻法17-19
  • 2.2.2 刑过不避大臣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9-20
  • 2.2.3 法与时转则治与法的因时制宜20-22
  • 第3章 新加坡治国理念对儒家思想的主动选择22-32
  • 3.1 对民众进行德育教化22-25
  • 3.1.1 倡导“八德思想”22-24
  • 3.1.2 宣扬亚洲价值观24-25
  • 3.2 重视民生25-28
  • 3.2.1 居者有其屋26-27
  • 3.2.2 老有所养与病有所医27-28
  • 3.3 推行儒家人治思想28-32
  • 3.3.1 贤人之治与精英主义29-30
  • 3.3.2 家长式管理30-32
  • 第4章 儒法理念交融的新加坡法律治理之特点32-42
  • 4.1 对形式法治层面几近苛刻的追求32-35
  • 4.1.1 法律规范细密而严谨32-33
  • 4.1.2 执法公正而严苛33-34
  • 4.1.3 服从规则治理的理念深入人心34-35
  • 4.2 对实质法治层面“有保留”的维护35-38
  • 4.2.1 社会权利优于个人权利35-37
  • 4.2.2 社会秩序重于个人自由37-38
  • 4.3 浓厚的法律工具主义色彩38-40
  • 4.3.1 法律工具主义色彩的具体表现39-40
  • 4.3.2 法律工具性与法律信仰相互兼容40
  • 4.4 精英之治与法律之治的有机结合40-42
  • 第5章 新加坡法律治理模式之反思与启示42-50
  • 5.1 新加坡法律治理模式引发的争鸣与思考42-45
  • 5.1.1 围绕新加坡法律治理模式的争鸣42-43
  • 5.1.2 对新加坡法律治理模式的反思43-45
  • 5.2 新加坡模式对我国法治现代化建设的启示45-50
  • 5.2.1 法治的西方资源与本土资源的有机结合45-47
  • 5.2.2 正确对待法治的形式价值与实质价值47-48
  • 5.2.3 培育官民普遍守法的主体意识与行为习惯48-50
  • 结论50-52
  • 参考文献52-55
  • 致谢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磊;冷酷的真实——评先秦法家的民众观[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李广义;;论儒家伦理对新加坡的影响[J];东南亚纵横;2008年09期

3 郭伟伟;;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成功实践——透视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J];东南亚纵横;2009年11期

4 侯健;新加坡的法治模式及其价值基础[J];东南亚研究;2004年04期

5 林丛;;论法家重刑的法学思想及其影响[J];东岳论丛;2009年08期

6 邹平学;新加坡法治的制度、理念和特色[J];法学评论;2002年05期

7 许哲;;法社会学比较视野下的中西方法治观念差异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8 高猛;许烽;;贤人之治的当代民主嬗变[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04期

9 张华;;西方法治理论的历史演变及其借鉴意义[J];晋中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李玲;;儒家思想在新时代的成功演绎——对新加坡推行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浅析[J];孔学研究;2009年00期



本文编号:7951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7951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d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